中国特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特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开办经济特区是一项重大创举,是实行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实践,中国五个特区的经济都高速发展,但是特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其成因,值得进行比较研究,以求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经济特点和优势,实现持续、快速发展,达到共同繁荣。
就特区经济发展规模、速度、效益、水平的比较来看。大体上深圳、珠海、厦门处于成型阶段或提高阶段,汕头可能是向开拓阶段过渡,海南尚处于奠基阶段。五个特区的发展阶段不尽相同。
五个特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远高于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也高于“四小龙”,特区经济年平均增长达百分之二十几、三十几,甚至四十几,可谓超高速。而五个特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别也相当大。众所周知,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比非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自主权和体制改革的试验权,立法权则不是所有特区都拥有。那么,何以发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呢?
中国特区的经济差异的成因
这取决于许多复杂因素,如经济基础不一,人文、地理环境不一,以及政策的运用,机遇的把握,挑战的应对,还有建区的迟早,等等。但是,从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主要因素有:
(1) 引进的外资越多,“三资”企业的比重越高,经济发展就越快。
比如1993年实际利用外资,深圳达14.3亿美元,海南9.7亿美元,汕头6.8亿美元,厦门6.2亿美元(1992年),珠海5.6亿美元。就十多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看,也是深圳最多,建区至1993年止已达60亿美元。
由于引进外资多,开办的“三资”企业也多。如1993年深圳开办“三资”企业1059家,厦门581家,珠海536家,汕头527家;“三资”企业工业产值:深圳363.6亿元,占该特区全部工业总产值59.55%(下同),厦门115.8亿元、占56.46%,珠海76.6亿元、占48.38%,汕头53.7亿元、占27.14%,海南0.9亿元、占1.17%(992年) 由于十多年来引进的外资大部分投入工业,因而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越来越高,且“三资”工业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值在特区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之势。这种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结构差异成为引发经济发展速度、水平差距的重要因素。
(2) 结构变化,促使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首先是在十多年来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动,突破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三资”企业。国内私营经济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在经济中,非国有经济,股份制企业尤其“三资”企业竞争力强,因此成为经济发展的牵动力。
同时,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各个特区都向工业现代化推进,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发展工业为主。工业高速发展,工业密度也随之提高。例如,1993年工业密度(万元/平方公里):深圳3002,厦门1352,珠海1250,汕头958,海南22。可以说,深圳、厦门、珠海为工业高密度区,汕头为工业中密度区,海南为工业低密度区,这与其幅员广度和工业开展速度及国家宏观工业布局等因素有关。
从工业密度看,深圳迈向工业化的步子大,深圳的工业劳动者已达133万多人,占全社会劳动者总数63.3%,又例如工业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40.7%,构成深圳产业的基础,也是深圳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石。
(3) 高科技产业比重越大,经济发展越快。
生产力高速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特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三来一补”起步(这也合乎特区实际),初期多数为出口加工型经济,即使资源开发型经济的海南,也没有逾越这一发展阶段,然后逐步由“三来一补”以劳动密集为主转向以技术知识密集、资本密集为主,而后者意味着劳动装备程度提高,体现着高新技术物化于固定资产(主要为机器设备部分)的生产力,发挥关键性作用,导致劳动生产率高,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从而加速生产力增长。
例如,几个特区劳动装备程度(固定资产(元)/劳动者(人)高低,依次为:珠海99254,深圳83048,厦门40804,海南35479,汕头33812。反映了特区生产力提高的基本要素以其劳动装备程度为转移,生产力的提高与劳动装备程度成正比。一般而言,劳动装备程度越高,生产力越高。经济发展速度同劳动转向资本的生产结构起了决定性作用。其结果,反映在劳动生产率上,例如,1993年工业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元/人)依次为:深圳45788,珠海44835,厦门41938汕头18081,海南8069(1992年)。在这期间,深圳逐步从以加工为主走向以制造业为主,努力发展高新技术,面向国际市场。1993年,深圳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已达77.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4.2%,工业品在国内的地位也日益提高,足见深圳已初步实现工业化。显然,经济超高速发展有赖于工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4)外向程度越高经济发展越快。
外向经济是特区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十多年来,特区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例如,1993年外贸出口额,深圳148.8亿美元,厦门23.6亿美元,汕头16.9亿美元,珠海10.6亿美元,海南9亿美元。深圳外贸出口额最多,居全国大中城市外贸出口之首,而且工业品出口占该市工业总产值近60%,农产品出口占该市农业总产值50%。1993年外汇收入(包括现汇),深圳达16.1亿美元,汕头6.9亿美元,厦门 4.7亿美元,珠海3.7亿美元(1992年)。反映了特区创汇能力差距也相当大。出口贸易的扩张、外汇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外向程度的提高,从而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5) 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经济发展随之加快。
特区领对外开放风气之先,又借建立市场经济之便,抛弃了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突破发展第三产业的种种障碍,在发展特区工农业生产的同时,注意发展第三产业,以后又不失时机把它作为支柱产业加速发展,如发展交通运输、通讯、旅游、房地产、金融、信息等行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大大加快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润滑了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轮子,不仅增加大量就业岗位,而且成为积累资金的重要源泉,把过去的包袱,变成了聚宝盆,特别是金融业(其中证券市场发挥了特殊功能),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起来,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且看各个特区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深圳41.5%,珠海38.3%,厦门37.3%,汕头33.7%,海南32.7%。这是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结果,例如1993年比1984年的增长倍数,深圳为14.8,珠海14.4,汕头4.9,厦门3.7。深圳、珠海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这与第三产业发展快关系极大。
(6) 经济体制市场化与管理、经营科学化的程度越高,经济发展也越快。
投资环境硬件和软件配套发展,才能发挥生产的综合能力,而生产的市场化,管理、经营的科学化,则是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环珠江三角洲的深圳、珠海特区建区最早,且地理上与港、澳接壤,也最早试行市场经济,易于吸取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灵活的经营方式方法,而市场体制与经营管理两方面的发展相辅相成,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发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能量。
如果市场体系趋于完整和完善,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能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减少经济周期波动,避免社会资源巨大浪费,令资源配置趋于优化,是有利于生产力的持续高速发展的。就是说,特区之间发展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化与管理经营科学化两个方面发挥得如何。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展望
五个特区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有不少差异,当前仍然共处于:第一,环球经济发展最快的环西太平洋地区的前沿,机遇殊多;第二,国内开放改革的大潮不可逆转的势态,有利于经济继续发展。
但是,特区也共同面临:第一,国内经济发展重心向上海浦东转移,特区某些经济效应发生递减;第二,如果中国能够“复关”,面对外资企业可享受“国民待遇”等挑战,压力不小,可能出现冲击。因此,在特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冷静思考,采取恰当措施,提高适应能力。
深圳尤其要认真冷静思考,进一步学习和利用香港的优势,如果促成深港经济一体化,向自由港战略目标推进,重点抓发展高科技和管理,再造优势,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中求效益,将是可取的。
珠海处于珠江出海口西侧,近几年发展特别快,且注重西区的开发,经济发展前景宽广。
汕头原有经济有一定基础,而改造起来也有不少难题,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以及结合韩江流域农业的工业化,提高外向经济比重,将有利于该特区的发展。
厦门接近台湾,利用台资处于优势地位,由于它又拥有众多人才,文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海南起步较晚,但热带作物繁多,工业资源丰富,加上幅员宽广而人口少,作为资源开发型大特区潜力巨大,其经济发展将后来居上。
中国特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取决于众多复杂的因素,怎样去发挥这些因素,重要的是如何用尽用好政策,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点,缩小经济发展的差距。
标签:经济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海南房地产论文; 珠海经济论文; 中国珠海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