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祥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传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节能环保理念,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在保证安全用水的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方法,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方法
1.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首先,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伴随着环境的日益严重污染,因此,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部门也由此提出科学发展观。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过程中,我们应大大地增加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污染程度,使环境保护达到一定的效果。其次,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淡水资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的好坏。由此,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可以为人民提供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水资源,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目的。
2.建筑给排水中节能节水的压力
建筑工程给排水与节能节水存在密切的关系,给排水在建筑工程中耗电、耗水方面的比重非常大,导致建筑工程成为节能节水的重要对象。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给排水的消耗与日俱增,导致给排水面临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分析建筑给排水中节能节水的压力,如:(1)给排水的供水压力过大,导致部分水资源在给排水器具、管道中泄漏,在超负荷作业的情况下增加电能消耗、潜在客观的资源浪费。水压是给排水节能节水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因为水压过大引发明显的资源浪费,促使给排水的节能节水处于高压力的状态内;(2)热水资源浪费过度,我国存在很大一部分居民在使用热水时,先要排放掉水管内的冷水,热水供应系统缺乏节水设计,导致冷水被无故排放成为废水,直接浪费热水供应系统内的水资源;(3)建筑给排水中潜在诸多细节性的资源浪费,增加电能和水资源的节约压力,如循环加热、渗漏等,均为给排水中的浪费现象,建筑工程应结合给排水中对节能降耗的需求,规划并规范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改善现代建筑给排水的运行方式,优化建筑给排水所处的环境,由此才能发挥节能节水技术的价值意义。
3.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节水技术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电主要是指电能和水资源两个方面,分析建筑给水系统中的节能节水技术,优化建筑的给水环境,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建筑给水系统对节能节水的需求,分析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如下:
3.1分配市政管网的压力
根据我国的给排水规定,市政管网的压力在0.3MPa上下,基本可以满足建筑五层以内的给水压力,高于五层的楼层需要进行二次加压。但是建筑工程单位为降低给水的难度,利用蓄水库配合市政管网,用于满足整个建筑工程的给水,忽略了市政管网的压力,由此引发资源浪费,因此需要合理地分配市政管网的压力,防止浪费给水压力资源。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科学地安排市政管网压力以及二次加压,既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以避免压力过度引发的泄漏问题,节约给水供应的电能和水资源。
3.2合理分配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是建筑给水系统节能节水的重要部分,根据节能节水技术的需求,确保消防用水的合理性。建筑给水系统的消防用水,应按照市政管网的水压执行,没有特殊情况下不能随意更改管网压力,维持稳定的消防用水。给水系统的消防用水部分,在市政管网水压的作用下具有明显的优点,管网压力更为经济,其可在满足消防蓄水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水资源浪费,促进给排水的节能节水,同时市政管网能够有效保障消防用水的正常供给。
3.3改进热水供水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中的热水供应潜在很大的浪费,必须在热水供水系统方面强化节能节水,才能降低热水供应中的浪费。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分析其在热水供水系统方面的节能节水。该建筑属于民用工程,热水供水的需求比较大,起初该工程设计的热水供水系统存在诸多浪费问题,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后期经设计人员规划后引进了新技术,做好节能节水的工作。首先设计人员科学地设计热水系统,深化热水循环的理念,保障热水供水的循环性,便于提升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然后选用具有隔热保温作用的管道,降低热水供应中的能量损失,该工程在热水温度范围内,适当降低热度后确保热水供水的安全性;最后引进新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供热,缓解传统电能应用的压力。该民用建筑工程在热水供水系统设计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体现了节能节水技术的优势。
3.4选择节能器具
节能器具是建筑给水节能节水的必然途径,能够提升整个给水系统的节能效益。现代建筑行业内,已经有80%以上的建筑工程注重推行节能器具,用于提升给水系统的节约水平。比较常见的节能器具有节能喷头、流量控制装置等,满足给水系统中的节能节水需求,同时达到高效率的节约状态,为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4.建筑排水系统的节能节水技术
建筑工程内排水系统的节能节水技术,相对给水系统要简单,排水系统节能节水中应遵循开源节流的原则,既可以达到建筑工程的排水需求,又可以保障排水系统的节能降耗。以某高层建筑为例,分析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如下:
4.1中水回收
该高层建筑工程的排水量非常高,排放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必须要达到相关的标准,再重新投入到应用中。中水的成本非常低,不会增加重复利用的成本负担,该建筑重点设计中水回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建筑排水的重复使用,达到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该建筑在中水回收方面,选择集中处理的方式,重新回收建筑内居民的生活用水,完全净化并处理后,供给到该建筑的公共场所,实现中水的重新利用。该建筑检测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排水,可以达到公共场所安全用水的指标,体现出中水补给的优势。目前,该高层建筑排水系统中的中水回收,已经投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回收的中水应用在建筑生活区域,如浇灌草坪、冲厕等,减轻了排水系统的压力,与此同时该建筑在中水回收再利用的阶段,进行流量控制,全面体现开源节流的思想,保障持续性的供应回收中水,强调排水节能节水的重要性。
4.2雨水收集
该高层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已经投入雨水收集的相关设计,雨水的洁净程度要高于生活废水,其在净化处理方面不需要投入过多成本和技术,而且雨水的污染较低,符合排水节能节水的思想。该工程收集雨水同样是用在建筑的公共空间内,降低公共空间的水源投入量,最主要的是实现节能节水。雨水收集在该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高的节能效益,该建筑基本不需要调配公共用水,通过雨水净化配合中水回收,着实满足了该建筑公共区域的用水量,实现了高效率的节能节水。排水系统中的雨水收集,也能降低水资源供应中的电能消耗,建筑公共区域即使不采取电能泵送,也能达到相关的用水标准。雨水收集逐渐成为建筑排水系统中节能节水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节能节水潜力,有助于建筑排水的节能发展。
5.结束语
节能节水是建筑给排水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建筑单位应采取可行的节能节水技术,满足节能降耗的需求,一方面提高建筑工程水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降低给排水施工中的消耗,通过技术措施实现建筑给排水的节能与节水。我国将节能节水做为建筑工程给排水的规范标准,以此来强化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节水理念,推进给排水节能降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文.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2014,06:277.
[2] 崔伟莲.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节水技术[J].江西建材,2012,03:128-129.
论文作者:陈兴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给排水论文; 热水论文; 水资源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