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入路论文_李孝勤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入路论文_李孝勤

李孝勤

(山西省古交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山西 古交 030200)

【摘要】 目的: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入路进行分析,从而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条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所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名。利用随机原则把80名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名。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前入路组的组别命名为1组,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入组的组别命名为2组,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对别。结果:后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前入路组,住院费用少于前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低于1组,在对2组患者的术后随访过程中,2组的复发率为1.67%,1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结论:在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入式有着一定的优越性,相关的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入路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109-02

腹股沟疝是目前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其对于我国终老人群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目前在治疗腹股沟疝的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无张力修补手术,其对于患者的健康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前人式以及后入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奠定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腹股沟疝患者80例,男76,女4例,年龄21~65岁。其中双侧腹股沟疝6例,斜疝50例,直疝10例,股疝9例,复发疝5例,2例在施行开放前列腺手术时行同期疝修补,2例拟行完全前腹膜间隙补片修补术困难中转。

1.2 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由同一医生主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后入路组采用Kugel手术:在内环上方一横指做一4cm长切口,顺皮纹横形将皮肤、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将肌层钝性分开后将腹横筋膜垂直切开,显露腹膜前间隙后将手指插入外上方,向下、向上进行分离(保持在腹壁下血管和精索的深面)直达Cooper韧带下、耻骨联合后,沿腹膜将疝囊拖出并将其游离(疝囊如果存在过大情况,可在中间把它横断),完全分开疝囊与精索,使股环得以清楚的显露,将补片沿长轴卷曲后放入腹膜前间隙,网片展开时正好正对于Cooper韧带,内缘、后缘分别位于耻骨后及髂血管表面,向上将内脏囊前侧底部包绕,然后予以逐层缝合。(2)前入路组采用Lichtensten手术:作常规腹股沟区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腹外斜肌腱膜切开约4~6cm,分离精索与腹外斜肌腱膜下叶,并分开腹外斜肌腱膜上叶和腹内斜肌腱膜,且游离足够的长度(大约至腹股沟管壁上方约5cm处即可)。精索及其上面的提睾肌纤维向上拉起,从耻骨结节及腹股沟管后壁上进行游离。打开腹股沟管后,需确认和分离疝囊并高位游离回纳入腹腔。将补片修剪合适大小(约6cm×8cm),将补片内侧端剪成圆弧状,且形状保持与腹股沟管内侧角相一致,于耻骨结节上的腹直肌前鞘缝合固定,并将网片与耻骨结节、腹内斜肌、联合肌腱、腹股沟韧带等进行缝合并妥善固定,将贴近疝环处的网片剪开,使其将精索包绕,然后把剪开的网片予以缝合,逐层缝合。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的获得与分析均采用软件SPSS11.0,所有数据在本次研究中均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2.结果

后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前入路组,住院费用少于前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低于1组,在对2组患者的术后随访过程中,2组的复发率为1.67%,1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在中国,其发病率为0。3%~0.5%,老年患者居多,其中老年男性(>60岁)的发生率为1.16%,并常伴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冠心病、便秘等,对腹股沟疝发生、发展、术后复发、再发有不利影响;并且老年人的腹股沟区相对于年轻人要薄弱得多,即使成功修复,也有1%~2%的复发率。腹横筋膜分为2层,深层有一个环状结构的裂隙口,外层位于疝囊的外层,位置比较明显。我们发现,在疝顶入路手术中,当疝囊的外层被打开时,可以通过手指或镊子将疝囊顶、疝以及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这样能够避免损伤很多邻近的重要解剖结构,此外,腹横筋膜的完整性得以维持。疝顶入路没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并且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所有患者在接受此术式后均表示满意。

后入路腹股沟疝手术具有免避解剖腹股沟管的优点 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前入路修补为主,必须解剖腹股沟管,切口位于髂腹股沟神经分布区难免有出血、神经痛等创伤并发症的发生,受力作用点分布在疝囊结扎处及补片固定处,并非真正意义的无张力。后入路修补是进入腹膜前间隙进行腹股沟疝修补,不打开腹股沟管,利用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缝合修补,亦可用补片进行修补。nyhus报道,通过重建内环和利用髂耻束、腹横筋膜进行修补,术后复发率仅为0.8%。Patino等、王树声等、陈双等报道,采用后入路进行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复发率更低、并发症更少。因此在相关的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后入式的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后入路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及异物感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元刚.天津市成人腹股沟疝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2,1(1):13-15.

[2]邹峭梁.国内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J].海南医学,2013,24(17):260-261.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19(2):126.

[4]殷忠琼.疝囊顶入路腹股沟区腹水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9):127-129.

[5]王涛明.前、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5(09):65-66.

论文作者:李孝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2

标签:;  ;  ;  ;  ;  ;  ;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入路论文_李孝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