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特色,工会工作到下一个层次_企业工会论文

创造特色,工会工作到下一个层次_企业工会论文

创特色,工会工作上台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作上论文,台阶论文,工会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几年,上海各级工会坚持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围绕工会工作的重点、难点,围绕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特色,争一流,有效地推动了上海工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跃上新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市总工会从1996年开始每年开展的上海工会特色工作成果评选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日前,98上海工会特色工作成果评选圆满降下帷幕,众多的工会特色工作成果犹如群芳争艳,令人耳目一新,她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上海工会干部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展示了上海工会工作绚丽多姿的时代风貌。

一、创造性、实效性和可推广性是工会特色工作成果的主要特征。

从每年上榜的上海工会特色工作成果看,其共同的特征与优势是:

(一)、具有创造性。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江总书记在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三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殷切希望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创造性是工会特色工作区别于其他优秀工作成果的明显标志。创造不是别出心裁,不是脱离实际的另搞一套。工会特色工作的“创造性”,是紧密结合工会工作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地工作,体现的是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比如,普陀区总工会把深化再就业工程与发展私营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了鼓励、扶持下岗职工到私营经济再就业的“绿色通道”。目前,全区已形成了有300 多家私营经济加盟的绿色通道就业供求信息联系网络,15家私营企业已成为区总工会再就业基地。仅1998年就有1116名下岗职工通过“绿色通道”进入私营企业再就业。普陀区的工会干部积极引导下岗职工到私营企业再就业,鼓励并扶持下岗职工自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闯出了一条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发展壮大私营经济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新路子。“绿色通道”特色工作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它不仅实实在在地维护了职工的就业权,推动了再就业工程的深化,而且有效地促进了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普陀区的改革深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绿色通道”特色工作充分显示了普陀区工会干部的实干精神、创新意识。南市区总工会在组织职工投身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帮助职工总结、提炼先进操作法,并率先以职工姓名命名先进操作法,使之迅速推广。这种把学劳模、学先进的活动与学身边人、身边事有机结合起来的工作思路很好地显示了南市区工会干部的开拓创新精神。

(二)、具有实效性。

工会特色工作成果必须是形式的新颖和内容效果的实在有机的统一,如果光有形式而无效果,这种“特色”就成了“花架子”,或变成玩弄文学游戏而已。应该说,实效性是工会特色工作成果的基础,无论是初选入围的还是最终上榜的工会特色工作成果,无不具有鲜明的实效性。

需要指出的是,特色工作实效性的前提是特色工作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而不是拍脑袋的结果。也就是说,只有把工会工作与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工会工作与改革深化、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与职工群众的意愿、呼声、建议,与工会当前亟需突破的难点和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使工作具有特色、才能使特色工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具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从而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此看来,如果要想在工会特色工作成果评选中显示其优势的话,与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实际结合得越紧密,与职工的意愿、呼声、建议结合得越紧密,与工会的难点、重点工作结合得越紧密,其优势就越明显。

(三)、具有可推广性。

特色工作不是特殊性工作,也不是特例。工会特色工作所体现的“特色”,在于它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意义。如果“特色”无法推广,最多只能是展品,是摆设,对于工会全局工作没有实际意义。可喜的是,这一点已经成为工会干部的共识。从评选上榜的特色工作成果看,普遍具有可推广性、可操作性,示范作用明显。比如,建工工会和徐汇区总工会推出的特色工作“民主选聘经营者”,机电工会推出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浦东新区工会推出的“借助外脑、调研先行”等,涉及的都是当前工会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都是当前工会重点工作中亟 需突破的“硬骨头”,使之更具有推广价值。

上海市总工会接连三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会特色工作成果评选,从一定意义上说,工会特色工作成果评选促进了工会干部争创特色、争创一流的意识,促进了工会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工会的整体工作上了一个台阶。三年来,工会特色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当然,由于名额、评委以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原因,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特色工作都能列入排行榜。但是我认为,各级工会推出的特色工作,只要符合上述三个特征,只要能推动工会工作上新台阶,即使没有入围排行榜,也应该视作名副其实的工会特色工作,予以发扬,予以推广。比如,长宁区总工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向区政府呼吁采取措施落实亏损企业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线,并通过多种渠道的疏通和协调,采取几条腿走路的办法,终于使亏损企业中的254 户困难职工家庭得到了定额补助,市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在长宁区亏损企业得到全面落实。在这一过程中,长宁区工会干部的工作思路和采取的工作方法无疑是颇具特色、颇有成效的。它同样是上海工会在1998年中的一项值得书上浓重一笔的特色工作。

二、关于特色工作成果评选的几点思考。

评选是对工作的一次评判,评选又是一种思想导向,即通过评选告诉各级工会,何谓优,何谓差。由此看来,我们很有必要对已经进行了三年的工会特色工作成果评选这项工作本身作一番思考,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以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各级工会干部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思考之一,如何使工会特色工作的评选更规范、更科学,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全会参与。

评选要有一个标准,有些标准可以量化,有些标准难以量化,而评选工会特色工作的标准就往往难以量化,而且相互之间也常常缺乏可比性,这就给评选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实事求是地说,市总工会在工作特色工作评选标准的规范性、科学性方面下过功夫。如在评委的组成方面,考虑到了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如给每个入围者介绍自己特色工作的机会等。但是不可否认,工会特色工作的评选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认为在制订评选标准时,这样几个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第一,要区别特色工作成果与优秀工作成果的差异;第二,要区别特色工作反映的是工会的重点工作还是一般工作;第三,要区别特色工作是工会工作突破性的进展还是仅仅是工作方法、工作形式的创新或改进;第四,还要区别特色工作的难易程度,有的特色工作是一级工会组织全会上下花一年努力才获取的,有的则是一项具体活动的形式的创新,两者不可等量齐观。

思考之二,如何通过工会特色工作评选这个载体,引导广大工会干部在工会的重点、难点工作上创特色、求突破。

包信宝主席在刚刚闭幕的工会十届二次全委会上,号召各级工会要改进工作方法,抓重点、抓特色、抓实效,并对1999年的工会重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由此使我想到,我们是否应该通过工会特色工作评选这一载体,把广大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注意力吸引到工会当前的重点、难点工作上去,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在工会的重点、难点工作上创特色、求突破。当前,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日益暴露不断对工会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工会工作也面临一系列攻坚课题。比如,工会如何在改革这一利益调整过程中真正成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如何协调职工队伍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矛盾?比如,新经济组织的工会,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工会,应该如何确定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再比如,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应该如何有效推进?等等。因此,我们应该用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工作,在特色工作与工会的重点、难点工作的结合上动脑筋,把工会特色工作的开创性与重点工作的突破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工会特色工作促进工会重点、难点工作的突破。用工会重点、难点工作的突破来推动工会特色工作不断上新水平。

思考之三,如何在评选的方法上求创新,使评选的过程成为交流、学习、推广的过程。

工会特色工作成果形成的过程是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过程,工会特色工作的评选也必须遵循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原则,这与评选办法的相对稳定应该是不矛盾的。

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大张旗鼓地评选工会特色工作成果,除了要鼓励、弘扬争创特色、争创一流的开拓创新精神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要通过评选使先进典型得以弘扬,得以推广。

’98工会特色工作评选除了评委初选、复议以外,还增加了给入围者以一定的时间介绍、宣传特色工作的环节。应该说,改过去关门看材料打勾到现在开门看材料、听介绍评选,这是评选方法上的进步。但是,我想能否思路再开阔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把单向介绍变为双向答辩,对相同类型的特色工作采用打擂台的办法择优,通过提问和答辩,可以使评委对入围的特色工作成果有一定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保证评选的质量。同时,也使评选过程真正成为交流、学习和推广的过程。

注重抓特色工作,坚持每年开展特色工作成果评比,这本身也是上海工会的一大特色工作。经过全会上下多年的努力,抓特色、创特色已形成风气,并结出累累硕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当再接再厉,把创特色的工作抓得更实在、更有效,使之长盛不衰,以更好地引导广大工会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共同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有上海特点的、特大型城市的上海工会工作新格局,开创面向21世纪的上海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标签:;  ;  

创造特色,工会工作到下一个层次_企业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