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时期我国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量分析论文,主导产业论文,时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九五”及更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其关键之一是发展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所具有的较强的吸收新技术能力和高技术进步速度、高关联度、高技术渗透力,减少物、能消耗,提高加工程度、提高附加价值,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关于确定主导部门的基本原则
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都表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由一个或几个主导部门的高速发展带动起来的。主导部门带动经济发展的使命一旦完成,就要发生主导部门的更迭。这种主导部门的更迭标志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且,主导部门的形成和更迭具有技术的、经济的内在逻辑性,并与这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所处阶段、国情密切相关。关于主导部门的规划原则,一般依据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研究所提出的三条基准,即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和关联效果基准。[1]从逻辑上看,这些基准来自主导部门分析理论,即主导部门具有的几个内在特征:(1)最大、最快地吸收新的技术成果、引入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部门技术进步快、生产率上升率高,以及生产成本的大大降低;(2)该产业具有相对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因而能保持高的部门增长率;(3)它的迅速发展能够扩大市场、扩大对其它部门产品的需求,从而对其它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的增长有重要的、广泛的直接和间接诱发作用。但是,笔者认为,仅有上述三个基准还是不充分的,它还忽视了主导部门的下述两个特征:一是主导部门不但能带动其它部门或整个经济的增长,而且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技术渗透和扩散力,使它对其它部门的技术进步也具有带动作用;二是在国内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扩大的情况下,主导产业还应有动态的比较优势或不断增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因此,主导产业筛选的基本原则在前述三个基准之上还应增加高技术扩散与带动基准和动态比较优势基准,即总的原则是:
①高需求收入弹性原则;
②高生产率上升率原则;
③高关联度原则;
④高技术扩散与带动原则;
⑤动态比较优势原则。
由上述基准可以看出,主导部门的选择既取决于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也与国家所处阶段即产业现状、技术、资金、资源状况密切相关。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面临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一个加速工业化(其中主要是制造业比重提高)的过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转换的主导部门仍将在制造业中产生。本文希望能够摆脱目前对主导部门的分析仅仅停留在以定性为主的基础上的做法。试图将定量与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主导部门的选择进行更加科学的分析。具体做法是:根据下面的流程图,依据上述各基准对制造业各部门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分别进行排序打分,然后计算综合得分,其排序结果即为主导部门选择结果的最终排序。
二.主导部门的定量分析
主导部门选择流程图示
(一)依需求收入弹性基准进行的排序
部门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国民经济或人们生活对某一部门的需求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程度。
决定部门需求收入弹性格局的主要因素是:我国所处工业化阶段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生产结构中的投入产出经济技术联系和世界工业发展普遍趋势等三个方面。
(1)从我国所处工业化阶段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近中期,影响我国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的因素是:
其一,在消费需求方面。从收入来看,有绝对量已相当可观的家庭进入富裕阶段,轿车、住宅等“十万元级”高档耐用消费品将陆续进入家庭,并且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在吃、穿、用等方面的需求量仍保持平稳增长,消费的升级表现为从“千元级”商品逐步向“万元级”商品的过渡,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对品种、质量和档次的多样化要求;同时,健康和退休保险、子女教育费用、旅游、文艺娱乐、外出餐饮、接受短期技能培训等需求也迅速增长。
其二,在投资需求方面。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高级化是“九五”面临的主要任务,从结构入手推动增长方式转变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用以微电子为代表的现代产业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第二,继续完成80年代引进的新兴产业的“深化”任务,发展相关、配套的上游产业;第三,发展即将进入家庭的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如多媒体、轿车等产业;第四,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自主开发、生产方面取得突破。上述四个方面将使投资需求中设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大上升。②受缓解瓶颈制约的需要,能源、交通、通信及城市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将是重点支持的产业。③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有加速的趋势,也将形成未来十几年以规模扩张为主的投资需求的又一大热点。
其三,对外贸易方面。由于我国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将长期存在,因此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还将长时期局限在以劳动、资金密集型的产品换取技术和技术设备的水平上。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仍会继续提高,由于机械设备和高级耐用消费品对进口的高度依赖,促进扩大出口、特别是促进机电产品的出口仍然是国际贸易政策的核心问题。
而从长远来看,到2010年,我国工业化任务将基本完成,产业结构将向高加工度转换,人均收入较快增长决定居民消费水平进入新的阶段,消费结构高级化趋势明朗:
最终消费需求中,农业、食品需求所占份额将继续下降(钱纳里标准模式中该阶段下降6个百分点),家用电器、通信、计算机及多媒体、住房及装饰、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进入家庭的比例大大上升;投资需求中,设备现代化、大规模化与机电一体化,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对以机械、电子为中心的重化工产品的需求份额上升。
其次是中间需求比重的上升。由于迂回化生产,主要产业用于中间需求的比重上升,同时,具有中间需求型特征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也趋上升。
与此相应,与新的需求关联较强的电子电气(主要是通信、办公设备,新兴耐用消费品等)、汽车、机械设备、石油化工等产业发展很快,其次是服装、皮革、出版印刷,而与传统消费联系密切的食品、纺织、烟草、煤炭等产业地位趋于下降。
(2)从生产结构中投入产出经济技术关联来看,影响需求收入弹性的力量主要是感应度系数,它表示其它各产业每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对某一部门产生的需求,感应度系数大的和趋于上升的部门,无疑将产生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日本重化工化和高加工度化时期的经验表明,重化工业的感应度系数具有较高的上升趋势。如1955~1965年,感应度系数上升的部门依次为运输设备、石油加工、电气机械、机械、纸制品及印刷、精密机械、化学工业;1975~1980年仍然为化学工业、石油加工、电气机械、冶金、机械工业。[2]1990年与1987年相比,我国制造业感应度系数趋于上升的部门依次为建材、金属制品、化工、纺织、电气、机械;而且从绝对水平看,化学工业为2.799、金属冶炼及压延为2.211、纺织工业为1.940、机械工业为1.615、建材工业为1.143、电力为1.098、造纸及文教用品为1.088、电气机械及器材为1.008,居各部门前列。
(3)从世界工业发展趋势来看,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结构变化,具有向重化工业(其中主要是以金属加工工业为中心)转变的特征。在此阶段,在制造业增加值中,食品比重由34.8%降为17.2%,下降17.6个百分点,纺织及服装由17.4%降为13.2%,下降4.2个百分点;橡胶、化学和石油产品等变动不大,在11%~12%之间;工业原料由9.0%上升到10.6%,上升1.6个百分点,木材、造纸及印刷业由10.4%增加到14.5%,增加4.1个百分点;而金属加工产品由16.3%,猛增到33.2%,上升了16.9个百分点。[3]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制造业部门增长有更详细的研究,结果是:战后高速增长时期(1969~1973年),以机械工业为中心的金属加工制品是大国经济增长中的领先部门。大国制造业增长弹性排序居前列的分别为:①专业和科学设备、照相器材及光学用品,②非电气机械,③运输设备,④钢铁,⑤电气机械,⑥工业化学品,⑦玻璃,⑧家具,⑨塑料制品,⑩、金属制品。[4]
从战后开始,包括电子、电气、机械、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在内的金属加工部门成为世界工业增长的领先部门,并且在八、九十年代仍然保持了这一趋势;但是,在金属加工部门内部主导增长的部门出现了变化,由60年代以非电气机械增长为主导,发展到80年代、90年代初的以电子电气机械增长为主导。1981~1990年金属加工部门年均增长速度为3.69%,居第一位,其次为纸及纸制品3.56%、化工3.33%、电力、煤气及自来水3.33%,它们大大领先于其它制造业部门。[5]金属加工部门中又以电子电气的增长遥遥领先。1980~1991年无论是美、日、德、法、英等发达国家,还是韩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电子电气工业速度都以高于机械、运输设备等近一倍或一倍还多的速度发展(见表1)。这主要是因为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不但形成了日益强大的电子与信息产业,而且以密集现代技术水平的电子装备、电子元器件向各产业、人们生活各领域渗透,并且以很快的更新速度发展,使电子、电气部门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大提高。
我们可以认为世界工业在80年代表现出的上述趋势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未来十年的产业结构演化与发展方向。通过表一的计算表明,1980~1991年世界重要国家制造业相对增长率的格局是:电气机械(联合国制造业分类中电气机械含电子、电气)1.75排在第一位,其次为塑料制品1.66、造纸及纸制品1.27、电力1.24、一般机械1.14、运输设备1.12、化学工业1.09、印刷、出版1.07。同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发达国家印刷出版、塑料制品有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发展中国家的化学工业、金属制品和冶金等原材料型重化工业有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
因此,从我国所处工业化阶段、现有产业结构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世界工业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综合来看,我国未来一段时期产业需求收入弹性排序前几位的将是:电子、电气、化学工业、机械、钢铁、塑料制品、运输设备制造、纸及纸制品等。90年代初以来我国高速增长所出现的热点产品主要由消费品中的空调、录像机、照相机、电子玩具,资本品中的程控交换机、数控机床、民用优质船、计算机、汽车,生产资料中的钢材、化工产品等构成就反映了这种趋势。
(二)依生产率上升率基准进行的排序
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动力之一。主导部门要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本身必须是创新活动频繁、能够迅速吸收新技术的部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技术进步速度)和不断降低的生产成本。
生产率上升率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速度,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来表示。下面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部门生产率上升率趋势:一是从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其在相似的发展阶段中各部门的生产率上升率格局;二是决定世界工业技术进步趋势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格局;三是我国工业化转入正常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部门的生产率上升率趋势。
(1)工业化国家工业部门生产率上升率特征
由于各部门技术经济特征和要素供给水平的不同,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率(技术进步速度)是不同的。国际比较表明,电子电气、机械、运输设备、化学工业等部门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技术进步速度)。从赶超发达国家取得成功的日本、韩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来看,电力机械、机械、运输设备、化工等都是生产率上升率居前列的部门。如日本在赶超时期的1955~1973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排在前列的是:电子机械4.42、机械3.14、运输设备2.53、化工2.50;韩国1960~1977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排序是:电力机械7.25、合金6.01、橡胶5.88、机械5.73、木材加工5.61、运输设备5.10。而经济发展成效不那么显著的土耳其的电力机械、机械的生产率上升率就没有日本、韩国那么高,居七、八位之后。[6]
同时,日本、韩国与老牌的发达国家美国比较,两者的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率格局是基本一致的。1965~1984年期间,美国制造业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排序是电机业包括电子、电气在内遥遥领先(1.64),其次为机械加工制造类、化工橡胶塑料制品类,其中:仪器制造1.23、化学工业1.19、服装工业1.18、精密机械1.07、机械制造0.98、橡胶和塑料制造0.84。[7]两者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子机械、化学工业、运输设备等高生产率上升率部门在技术经济特征上,具有较快吸收当代先进产业技术的能力。
(2)决定世界工业技术进步趋势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格局
七、八十年代以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特别是以微电子为中心的产业科技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及其产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当前世界产业科技进展来看,90年代对世界产业结构变动具有重要意义的科技发展仍将以上述领域为中心。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是与该部门投入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在销售额中所占比重直接相关的,并且,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的日本与韩国,在部门上具有相似的技术进步格局,很大程度上是各产业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用工业化国家各部门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差异来反映世界工业技术进步趋势。
从追赶发达国家取得成功的日本和韩国经验来看,无论是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韩国,还是处于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时期的日本,他们在电子、电气、机械、化工等部门取得高生产率上升率之后,继续保持了对这些部门的研究开发力度,其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值排序,日本1975、1980年、1983年三年平均是:电子电气机械4.053,遥遥领先于各部门,其次为精密机械2.887、化工2.783、运输设备2.293、橡胶2.233、一般机械2.070。[8]韩国的精密机械4.05排在首位,其次为电子电气3.44、其它化学品2.07、通用机械1.61、运输设备1.17,90年代继续保持了上述格局。由此可以看出,在研究与开发投入方面总体排序趋势是电子电气、精密机械、化工、机械、运输设备、金属及制品。[9]
(3)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部门生产率上升率特征
从我国情况来看,尽管80年代我国投资明显偏向轻工业,90年代投资偏向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中机械、仪器仪表、运输机械等重制造业明显偏低,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重加工制造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速度。据计算,我国1981~1987年各产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率中,制造业是生产率增长率提高最快的部门(大于制造业的其它产业仅有服务业),制造业中生产率增长率居前列的分别是:精密制造业、汽车业、机械、其它制造、其它运输设备制造、家具制造、造纸及纸制品、电机业、皮革、化工等。[10]而在1986~1992年间,我国制造业各部门中技术进步速度排序为: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化纤工业、仪器仪表、家具制造、机械工业、金属制品、服装、塑料制品、皮革等,而采掘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技术进步速度为负(参见表2),这一格局与前述我国工业化阶段和当代世界产业科技技术进步特征密切相关。
表1 几个国家1980~1991年工业部门相对增长率(以全部工业=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4》数据计算。
今后十年我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技术体系,主要是新的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以微电子为中心的机电一体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新材料、新工艺,而不是尚未成熟的新技术。因此,从上述日本、韩国、美国的技术进步速度趋势,和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特征,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工业技术进步速度基本排序仍将是: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机械、仪器仪表、化工、塑料制品、电气等,而采掘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技术进步仍将可能大大低于前述部门。
表2 我国1986~1992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注:全要素生产率按古典增长方程计算。计算时,资金总额按1985年可比价,其增量按工业总产值价格指数缩减进行调整,劳动力按年末职工人数,行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取α=β=0.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三)依关联度基准进行的排序
主导部门的特征之一是它与其它部门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一方面,它的迅速发展能够扩大市场、扩大对其它部门产品的需求,因而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表现为影响力系数要大;另一方面,其它部门的增长又对它产生了较高的需求,表现为感应度系数也比较大。关联度就是对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的综合衡量。这里我们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和来表示关联度,通过对我国1992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并辅以日本1975~1980年关联度系数的变化幅度,来揭示我国产业关联的变化趋势。
根据中国199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关联度系数的排序是:冶金、机械工业、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工业、建材、电气、金属制品、电子、造纸及文教等。除了中国的纺织工业关联度系数排序比日本纤维制品相对靠前外,其余制造业部门排序基本一致。
从关联度的变化趋势看,日本的经验表明,重化工业的关联度趋于上升,轻纺工业的关联度趋于下降。如日本1980年与1975年比较,其化学工业、电气机械、石油制品、金属制品、精密机械、一般机械、玻璃陶瓷制品、初次金属等重化工业的关联度系数上升,而纤维制品、食品、纸及纸制品的等轻纺工业的关联度系数则趋于下降。
而且,从上述关联度大的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来看,基本上带动的都是这些重化工原材料和机械、电子、电气等重加工业本身。如从感应度来看,电气工业主要受到电气业本身、电子、机械、仪器仪表业需求的带动;从影响力来看,电气业的发展又主要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工业产生需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受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本身、机械修理、交通运输业需求的带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又主要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产生需求。
根据日本关联度系数变化趋势的经验,结合我国的需求变动中投资品、机电类消费品和社会基础设施具有的上升趋势与这些部门在投入产出方面的经济技术联系,可以认为我国未来10年产业结构中关联度系数排序变动不大,只是略有调整,即从大到小依次为:冶金、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工业、纺织、电子工业、造纸及文教、电气、金属制品等。
表3 中国、日本制造业关联度系数及变化比较
注:关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
资料来源:根据相应年份《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和《日本编制和应用投入产出表简介》(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年)。
表4 制造业各部门技术扩散与带动度
注:(1)=以中国1992年部门关联度×中国1986~1992年技术进步速度
(2)=以中国1992年部门关联度×日韩研究与开发投入比重
(3)=以中国1992年部门关联度×日韩技术进步速度
(四)依技术扩散及带动度基准进行的排序
主导部门之所以具有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的功能,主要是由于它具有将其技术创新向其它部门扩散,带动其它产业实现技术进步的能力。主导部门的技术扩散和带动程度与主导部门的技术进步速率和关联度大小分别成正比,即技术进步越快,其技术扩散的势能也就越大;部门的关联度越大,技术经济联系越广,其技术扩散的范围也就越远。故这里采用技术进步速度或研究与开发在产品销售额中所占比重指标与关联度指标的乘积来作为技术扩散与带动程度的指标,从三个方面综合计算我国现阶段部门技术扩散与带动度:一是80年代中期以来的技术进步趋势与我国1992年关联度所决定的各部门的技术扩散与带动度;二是按赶超时期日本、韩国的技术进步趋势与我国1992年关联度所决定的技术扩散与带动度;三是代表80年代以来世界工业技术进步趋势格局与我国1992年关联度所决定的技术扩散与带动度。
(1)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扩散与带动度。
由于部门之间技术经济特征的不同,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技术进步速度和关联度。整体上来说,重化工业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速度和产业关联度,因而其技术扩散与带动度也较大。
依据我国各部门技术进步速度和产业关联度系数计算的1986~1992年我国各部门技术扩散与带动度排序是:交通运输设备、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化纤工业、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家具制造、建筑材料、仪器仪表、服装等。
(2)由代表80年代世界工业技术进步趋势的日本、韩国两国平均研究与开发强度与我国产业关联度所决定的技术扩散与带动度。
由代表80年代世界工业技术进步趋势的日本、韩国两国平均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比重与我国1992年关联度的乘积来衡量的技术扩散与带动度的排序是:电气、金属制品、电子、机械工业、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等重加工和重化工原材料部门。
(3)赶超时期日本、韩国的技术进步趋势和我国产业关联度所决定的技术扩散与带动度。
由赶超时期日本、韩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与我国1992年关联度相乘来衡量的技术扩散与带动度的排序是:机械工业、电气、电子、交通运输设备、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等。
由于电子、机械工业不仅仅象能源、原材料那样以物质要素的形式加入生产过程,更是以较强的技术力量去武装其它产业部门,考虑这一因素后,电子、机械工业的技术扩散和带动度还将大大提高。因此,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认为未来十年电子、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化学纤维、塑料制品、电气将是我国在技术扩散和带动度方面的主要部门。
(五)依动态比较优势基准进行的排序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但同时,比较优势是变化的。我国主导部门的选择,一方面不再是在封闭的经济环境条件下进行选择,所培育的主导部门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来要形成国际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从动态的角度出发,选择目前虽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具有潜在比较优势或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的较高加工程度、较高附加值的部门加以扶持,以实现我国的出口结构逐步向较高附加值转换,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缓解资源、环境的制约。
1987年是我国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时点,以此为转折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一改过去停滞不前的状况而大幅度上升。因此,我国1986年~1994年以来的出口竞争力系数(净出口与进出口总额之比)及其变化基本能够反映出我国工业行业出口竞争能力的当前水平和目前一段时期的动态趋势。出口竞争力系数为正,表明我国该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出口竞争力系数越大,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能力也就越大;相反,出口竞争力系数为负,表明我国该行业还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两个年份比较,出口竞争力系数上升,表明我国该行业具有一定的动态比较优势,出口竞争力系数下降,表明从动态比较优势来看,该行业国际竞争能力趋于下降。
从比较优势的静态指标来看,出口竞争能力强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初级加工型部门,它们的排序是:缝纫(竞争力系数0.94)、烟草0.91、家具制造0.86、饮料0.80、食品制造0.53、医药工业0.49、建筑材料0.43、金属制品0.39等。
从比较优势的动态指标来看,出口竞争力系数为正而且趋于上升的是:烟草加工1.49、电子0.77、建筑材料0.50、家具制造0.40、金属制品0.32等,表明它们正成为我国出口增长的主导部门。钢铁、交通运输设备、电气、仪器仪表、木材加工等虽然竞争力系数为负,但竞争力系数1994年较1986年增加幅度较大,表明它们具有较强的动态比较优势。机械工业、化学工业也具有类似特点,但增加幅度很小,表明这些行业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趋势,但国际竞争能力提高仍较慢、进口替代尚不十分明显。饲料、纺织、橡胶制品、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塑料制品等行业国际竞争能力趋于下降;同时,服装、造纸及纸制品、文体用品也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下降的趋势,但尚不十分明显。
表5 中国1986~1994年制造业部门出口竞争能力及变化估算值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统计(月报)》(1986年月12月、1994年12月)对相应产品进行行业归类计算。
注:出口竞争能力=(出口-进口)/进出口
动态竞争力=末期出口竞争能力-基期出口竞争能力
新兴工业化国家经验表明,它们的工业化初期阶段中表现出持续的重化工原材料和投资品的进口,而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将转为重化工原材料和投资品的进口替化、并逐步出现以此为出口主导的趋势。我国钢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电子、仪器仪表等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进口替代虽然还没有完成,其高附加值的产品品种如超大屏幕彩电、特殊钢材、关键电子元器件等依然依赖进口,但一些具有初级加工或组装特征的产品如收录机、一般彩电等已经完成了进口替代,并有转向出口的倾向。因此,仪器仪表、电子、电气、交通运输设备将具有动态比较优势,具有在近中期成为出口主导部门的能力。而机械、塑料制品、化工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缓慢,但前述分析表明它们具有较大的国内需求。因此,努力提高它们的技术水平,实现进口替代,并逐步由进口替代走向出口导向,是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三.主导部门综合排序结果
通过对上述需求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率、关联度、技术扩散和带动度、动态比较优势等五个方面的综合分析,我国主导部门的排序结果为: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及机械排在最前列,其次为电气机械和化纤、医药、化学工业,再次为仪器仪表、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等。根据各部门可能形成的规模,电子及电气、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化学工业(含化纤)应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主导部门。再结合国际竞争环境和部门技术经济特性,其中应成为我国政府重点支持的主要领域是:①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②电机一体化专用设备、数控机床;③大型成套设备;④汽车零部件、轿车;⑤电子元器件和机械基础件;⑥三大合成材料。
表6 依主导部门各基准进行的排序位次及综合结果
注:表中数字为排序位次。
(一)电子工业应成为我国主导产业的重中之重
(1)电子工业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部门,世界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都表明了这一点。
从7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工业以微电子及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其很强的吸收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很高的渗透性,使制造业从产品性能、工艺装备到生产过程的控制、管理及设计开发出现了根本的变化。由于电子机械取代传统机器,使传统产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在装备和产品的性能、质量、档次和整个生产体系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家庭用电子产品也飞速发展。同时,由于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生活的质量,使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于电子工业的上述特征,使电子工业成为80年代以来世界任何地区发展最快的部门。
电子工业的上述特征,也决定了它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首先,无论是在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是在满足消费结构的升级的过程中都有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如电子信息技术同其他学科的结合,可以不断开发出满足时代需求的新产品,诸如各种机电一体化设备、汽车电子装置、电子医疗仪器、办公自动化设备、智能电子玩具等;而且由于它的技术更新速度非常迅速,不断地出现新产品,迅速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如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大大提高产品和工程设计的效率与质量;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测试,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也可以降低能耗、材耗。同时从我国的实证分析来看,电子工业在新技术革命中所处的主导地位和高渗透性,决定了其关联度以及技术扩散和带动度也居各部门之首,并具有较高的动态比较优势。
(2)强化电子工业的战略地位,需求政府重点支持微电子工业的发展。
电子工业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推动力,基本原因是它的技术革新速度很快,对生产、对市场产生显著而迅速的影响。电子工业的技术革新又主要产生在集成电路等基本元器件和有关的软件领域。一方面,由于微电子技术具有很强渗透性,使集成电路等基本元器件对提高整个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加上它的市场巨大,因而竞争十分激烈。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使微电子产业本身的利润并不很高,而且微电子产业技术更新要求快,生产规模和投资强度很大,只有通过政府的支持,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国际环境当中才能有立足之地。一是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以微电子工业为中心的电子工业的投资力度;二是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联合,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三是国家增加对包括吸收消化引进技术在内的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并组织联合攻关;四是制定有利于培养人才、利用人才的机制和政策。
(二)机械设备制造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但却十分落后,需要政府加强组织协调,并选择有限重点择优扶持。
从世界趋势来看,尽管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但制造业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其中机械与电子的结合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61个国家的数据证明,“机械的集聚是国家生产力增长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建设现代化程度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取决于机械装备的性能、质量、效率和重新速度。”世界经验也表明了机械设备制造业在需求收入弹性、技术进步和关联度方面居制造业前列,是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如日本六、七十年代的重化工业主要是以机械工业为核心带动起来的。70年代以来,世界工业普遍出现了以机电一体化设备取代传统机械的趋势,并用以改变传统产业,大大加强了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也强化了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地位。
而我国工业生产中六、七十年代技术水平的落后设备还占有相当比重,设备老化、技术陈旧已经成为各产业提高增长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对机械工业上水平、上台阶的需求十分迫切,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中对机电产品很高的需求就表明了这一点。但从我国机械设备制造的生产水平和投资来看,一方面,我国机械设备制造存在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企业规模小而力量分散等问题;另一方面,对机械工业的投入也很低(发达国家用于机械工业、电机、运输机械固定资产投资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最低在13%,最高达30.4%,而我国1992年机械工业投资比重仅占3.9%),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在各产业中居末位。生产水平低和投资强度不足都制约了其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的提高,设备进口依赖现象相当严重。1994年用于进口的机械及运输设备高达515.64亿美元,约占机械工业产值的36.6%,其中代表机械工业技术水平的数控机床进口占国内需求的一半以上。90年代以来,上述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有增无减,使企业技术改造陷入困境,技术水平高的进口设备,价格很高企业难以承受;国产设备价格便宜,但质量难以满足要求。
因此,提高机械工业的制造水平和研究与开发水平,不但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而且也是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机械工业要上水平,改变落后状况,必须加大机械工业生产、特别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力度,必须加强政府对机械工业企业的协调组织,把改革、改组和改造密切结合。一是要推进联合,发展企业集团,提高机械工业的整体实力;二是大力支持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三是要与发展专业化协作密切结合,追求规模经济;四是要统筹考虑,加强组织,协调制造部门、使用部门、国防军工部门的力量和相互关系,协同攻关。
(三)汽车和石油化工、电气机械也因具有不断高涨的市场需求,对国民经济成长具有较高的带动作用,而成为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成长中的主导部门。
由于它们与市场紧密联系,自我积累能力相对较高,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成长。但目前由于投资分散,存在严重的规模不经济和研究与开发水平低的问题,因而需要国家通过技术标准、产业组织予以协调,促进规模经济和适度竞争,并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研究与开发方面加以扶持,在国内市场上给予有时限的适度保护。
注释:
[1]曾新群:“产业主导部门分析理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
[2]1995、1965年日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数据见《战后日本经济》([日]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1985年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1980年数据见《日本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简介》,中国统计出版社)。
[3]S·库兹涅茨著:《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中译本。
[4]《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势》,中国对外翻译公司出版社,1980年。
[5]《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92》。
[6]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P395~396。
[7]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美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8]根据《世界工业统计汇编1988》P219数据计算。
[9]《南朝鲜工业的过渡性转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P156~157。
[10]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美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