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市礼泉县教研室 陕西 咸阳 713200
摘 要:根据考试信息的反馈,近几年古诗词在试题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广泛探讨的重要问题。学生对于文言文整体感知,基础字词的掌握不准确,语句的理解和翻译的不到位等学习上的困难,从考试试题上得以充分体现。
关键词:古诗词 阅读能力 提高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文化的任务。现编的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多。由于文言文反映的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以及时代变迁,其中一些词语、典故表达方式与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学习时有较大的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老”教学方法老,“慢”进度拖沓,“费”费时间,“差”效果差的教学现状,使得对文言文教学必须进行一定的教育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及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并具体落实在考试中古诗词的答题技巧,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文言文非常重要。
文言文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延续的事情,要求学生多读文言文,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古诗词,扩大阅读面,优秀的古典名著,还要求学生多做答题技巧训练,对于文言文整体的感知,意象捕捉、归纳及翻译时语言的组织,都能有一个改善和提高。
一、提高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阅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首要条件,古人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距,只有经过重复诵读,才能加强其语感,从而取得初步的理性学问。熟读背诵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稳固学习成果的必要途径,是其他任何教学活动所不能取代的一种锻炼。每次阅读古诗词时,如果能坚持让学生写点眉批,夹批和总评,寥寥几语,对于训练思维,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着重锻炼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锻炼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能够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真懂或者半懂,荀子曰:“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练习文言文的现代语翻译,还能进一步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译文要精确标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的,开始训练时要求教师及时指出那些不标准、不精确的给以纠正,要求要严厉,那么精确标准的翻译是可以逐渐做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生对文言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言文作品的鉴赏能力是多种语文素养能力的综合,其中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领悟能力在文学鉴赏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需要在课堂上教师着力引导,细心培养。并且在鉴赏活动时,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地感受古文作品及作品中所表现时代信息和情感传递。
1.古诗词的思想内容。
阅读古诗词从整体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学会知人论世,这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
2.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古诗词中,因抒情的需要,常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内容,领悟作者的感情。
3.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作品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体现。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次,可以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主动地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鉴赏能力强的读者能透过描绘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古诗由感性但理性的升华,体会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四、答题技巧与答题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带着问题去做,注意重点语句,找出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含义的词句,或者在行文结构上能起到一定作用的语句,或抒发情感时、描写景物时使用的一些明显带有情感基调、景物特点的语句,这些往往是阅读题答题的切入点。
其次,必须对整理题材分类有清楚地了解,如:讽刺诗《硕鼠》,哲理诗《题西林壁》,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边塞诗《凉州词》(王之涣),咏史诗、咏物诗《卜算子?咏梅》,怀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对感知到的信息,具体的诗词内容通过对比、联想、拓展等方法进行综合加工,形成整体认识,准确的判断。
最后书面表达,一定要用词恰当,准确规范做答,把对古诗词的鉴赏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既是考阅读,又是考写作,教师培养学生看准题目,最好抓住比较突出的某一点,深入开掘,字句剖析,体现主旨,准确表达。
古诗词鉴赏是语文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位中学生理应具备的一项文化素养,我们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诵读鉴赏实践,还要加强诗词积累,提高理解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努力做到在应考中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从容应对!
论文作者: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文言文论文; 古诗词论文; 能力论文; 抒情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诗词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