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三字经”——香港印刷业经营管理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刷业论文,香港论文,三字论文,经营管理论文,四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此文是出版印刷界前辈王益同志所写长篇访谈录《香港印刷业经营管理经验一日谈》的一部分,原文写成于1996年11月,现已收入《香港印刷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一书。为了内地印刷界增进对香港印刷业经营管理的了解,现予以摘发。文章标题系编者所加,限于篇幅,文字略有删节。
两个月以前,从香港来了一位老朋友,他是来北京旅游的。我要求他系统地谈谈香港印刷业经营管理的情况,越具体越好。他在香港干印刷这一行30年了,现在已退休。他说:“对香港印刷业的全面情况,我也只了解一个大概。我所说的也可能有片面性,仅供参考。”接着,他就侃侃谈起。我把他的谈话转述如下。
(一)
我那家公司是一家彩印厂,规模中等偏上。设备有电子分色机、拼版设备、四色胶印机、精平装联动线等,没有轮转机。这些设备都是欧洲造,跟你们的设备差不多。员工人数10年来(1986年~1995年)一直控制在182~200人之间。其中生产工人占78%,管理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占22%。印件主要是海报、挂历、公司说明书、彩色儿童读物、画册等。客户本港占40%,美、英、日和内地等占60%。1987年销售额为5000万港元(以下简称元),1995年上升到21000万元,为1986年的4倍,即增加了3倍。1986年税前利润为679万元,1995年上升到2784万元,也增加3倍。10年增加3倍,效益是不错的,但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上也不过增加1倍多。1995年,人均创利为14.5万元,这样的效益也不错。我们取得高效益,靠的是什么?我们有几部“三字经”。
第一是经营三原则。第1条是保持高销售额。销售额是制造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大前提。没有销售额或销售额不足一切都谈不上。我们10年间销售额的增长,每年始终保持在20%以上。要尽量使机器和工人满负荷运行,不能让工人和机器闲着。当经理的常常到车间去转,看活满不满。如果不满我们和工人都着急。第2条是要保持一定的毛利率。销售额很重要,但必须是能赚钱的销售额。如果不能赚钱,即使能增加销售额,这样的生意我们也不做。一般要有20%的毛利的生意才接,20%,除去10%的管理费,可得税前利润10%。10年间税前利润率一直保持在11%~15.5%之间。旺季高一点,淡季低一点。我们公司在不景气的年代,只要有点毛利生意也做。第3条是要保证做了生意把钱收回来。香港的规矩,交货后都有两个月的欠帐期。如果客户信用不好,到期不能付款即使有钱可赚,这种生意也不能接。我们的客户信用一般都很好。最好的是交货后立即开给银行的信用证,等于给了银行担保的期票。香港能开给信用证的客户不多。我们的财务部对应收帐款抓得很紧,经常检查,如果有逾期收不回的帐款就使劲催。10年来,发生坏帐损失很少。
(二)
经济效益好不好,与工人生产效率高低有很大关系。例如一台四色胶印机,我们配备2人,广东3人,内地4人。装订联动机,香港一台只配备6人,内地配备10多人。拼版的效率,内地至少比香港低一半。内地管理人员也多,香港1个人要做许多工作。从统计数字看,香港管理人员占22%,并不太低。这方面要具体分析,管理人员并不是越少越好。有些管理人员直接与保持高销售额有关系,这样的人不能少。与发展生产无直接关系的人员是越少越好。其次,香港工人工作时间长。内地实行5天工作制,一周工作40小时;香港是6天工作制,一周工作48小时。香港一般每天至少开2班,开1班的很少。有时还实行2班人开3班的制度,即加班4小时,一班干12小时。香港老板们常说,如果只开1班,非亏本不可。开2班可以保本,开3班才能赚钱。工人也关心加班多不多,因为加班才能赚钱。2班人干3班活,一年大概有100多天是这样干的。香港1个工人1年大概做工3000小时,内地大概是2000小时。效率高再加工作时间长,有人计算过,香港200人干的活,内地要1000人才干得出来。按人数比,香港与内地是1:5;按效率比,香港与内地是5∶1;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是固定不变的,同样的房屋设备,干活越多,成本越低,所以我们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我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们经济效益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效益好的又一个原因是,香港印刷业一般都尽可能多种经营,这一点过去我们不怎么谈起。我们公司是做纸生意。印刷公司给客户垫纸,都可以有一点利润。其实,不仅仅给客户垫纸,还可以向同行卖纸。香港纸张进口商,订货不到一定数量,不与你往来。我们公司一年经营纸张几千吨,自己不过用几百吨,大部分是转卖给出版社或印刷同行的。这一笔销售也计入公司的销售额,因此人均销售额就大了,人均创利也大了。这是与内地印刷业不可比的一条因素。多种经营在香港叫业务多元化,也叫复合经营。
经济效益好的第三个原因,是发外加工。接活多了,自己干不了,就转包出去,叫做发外加工。这一块也有利润可得,销售额也算在自己帐上,过去这方面影响不大,故不大谈起。1990年以后,香港印刷工人缺少,工资越来越高,而内地实行开放政策,欢迎港商到内地投资,因此香港印刷业就把劳动密集型的工种转移到内地去(深圳或广东其他县市),在那里设厂,或设分公司。分公司与总公司是一个老板,但分开核算。把活转移到内地去,也算发外加工。发外加工的工价(付出的工价),是按内地的价格,运回香港,是按香港的价格。这样,设在香港的母公司,销售额和利润都大大增加了。这是近几年来销售额和利润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一点,内地印刷业也是跟我们不可比的。内地现在非但没有发外加工,自己都吃不饱,窝工现象严重,所以经济效益大大下降了。这是我们经济效益高的除经营三原则外的三条原因,也可以说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三项措施,这是第二部“三字经”。
(三)
香港印刷公司多,竞争非常激烈。客户发订单,也是货比三家。怎么能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主要在三方面要胜过竞争的对手:(一)品质(内地叫质量),(二)服务,(三)价格。竞争激烈,品质是第一条,品质差,客户根本不会上门,这一条如能取得客户信任,有时即使价格较高客户仍愿把活交来。我们公司已取得ISO9002证书,有竞争优势。服务也很重要。要记住客户至上,处处照顾客户的方便,不怕麻烦,不怕困难,一定要使客户满意。准时交货是最主要的一条。为了保证准时交货,总是把活提前几天赶出来,放在仓库里等船期,宁肯付栈租不可失约。为了赶急活,不惜加班加点,多付加班费。说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们有时竟连续干26小时之多。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耽误交货期之事。当然,如能计划得好,既不付栈租,又不多付加班费,最为理想。再说价格的竞争。一般说价廉物美,好像价廉非常重要。根据我们的经验,价格低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价贱无好货,所以我们不以低价格去竞争。如果品质有保证,价格又低,当然最富竞争力。我们是以合理的价格与同行竞争。用低价格去竞争,是自相残杀,不是正道。以上是竞争三要素,也算一部“三字经”。
(四)
公司要办得兴旺,最根本的一条是老板们要团结,要互尊互让。我们是一家合伙企业,老板连我在内是3个人,我们很团结,都认识到团结的重要。人都是有缺点的,人与人之间也总是有矛盾的。能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把团结看作高于一切,什么矛盾都能解决。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又说,三人同心,土变黄金。我们确实尝到了土变黄金的甜头。团结不是一团和气,有不同意见,还是可以争论的。团结也不是讳疾忌医,相反,我们提倡找工作中的毛病和不足之处。找到了毛病和不足之处,就是找到了潜力。找到了潜力,就找到了效益。我们每年年终,都要认认真真坐下来找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团结是要有基础的。这基础就是目标一致,方针一致。我们3个人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多赚钱,也就是要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当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不是坏事,没有经济效益,什么提高印刷技术、改善职工生活等等都谈不上了。经济效益与技术革新是互为因果的。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有了好的经济效益,才能有钱进行技术革新,这是良性循环。不想赚钱,就别做生意。但是决不能赚不义之财,不能见利忘义。这一点职业道德,我们是能做到的。我们三个老板思想一致,团结有基础,这又是根本的一条。
老板们团结了,思想一致了,全体职工从部门经理到每一个工人也要团结好。提高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可说是根本的根本。在管理上要严格,但不能苛刻,要体贴照顾。要大公无私,奖罚分明。老板赚钱了,职工的工资也应该提高,我们每年全体职工增加一次工资。提高的幅度,要高于通货膨胀的幅度,但还是低于生产发展的速度,如果职工工资福利的增长,超过了公司生产发展的幅度,公司就没有发展的后劲了。关于如何团结职工,内地做得很好,我们是向内地学习的。以上是我们治理公司的三条根本思想,也是一部“三”字经。
我讲了一大套,但是,谈谈容易,真要做到,也不太容易。这叫做“知易行难”。我也相信“知难行易”,两者要结合。《孙子兵法》大家都学过,为什么有人打胜仗,有人打败仗。这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