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建筑工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模板工程的发展也随之加快。因为在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性环节,因此,严格保证模板工程的质量对于整体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模板技术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早在20世纪末已是建设部提出的在建筑业重点推广的十大新技术之一,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模板工程是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及支承模板的一套构造体系,在混凝土施工中起到一种临时结构的作用。
1概述
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往往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建筑行业是我国名副其实的高耗能产业之一。而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建筑工程数量逐年增加,对能源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但是,随着我国能源紧缺现象的不断加剧,建筑行业的改革势在必行。现阶段,各种新型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不断被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而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当前,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模板的材质也都由传统的木材变为了钢材。而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也越来越普遍,当前的高层建筑结构大多是现浇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够实现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而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也进一步推动了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作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只要是对建筑工程结构与构件尺寸进行检验,确保其能够与工程设计保持一致,并对构件所在位置是否准确合理进行检查。这就要求模板能够具有一定的强度与刚度,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中还应重视对模板的检查,主要包括模板的光滑度与模板连接是否紧密,尽量降低漏浆问题的发生概率。
2模板施工技术
2.1柱模板施工技术
(1)首先按柱的位置线与标高进行抹水泥或者砂浆,并找平,同时,为预防模板发生位移移,要依据位置线柱下脚焊好限位从四个面支撑住模板。安装完模板后开始对柱箍进行安装,柱箍一般选用Φ48钢管。柱箍紧固时要将柱箍放水平,如果木方与柱箍之间如果出现缝隙,要用木楔钉入楔紧。(2)为保障柱模的稳定性,每两个柱模之间必须用水平拉杆与斜杆进行拉结固定,固定斜拉杆处有两处可供选择,一是预先埋在楼板,二是固定在梁内钢筋棍上,柱模的垂直度均可调节与校正。同时,为避免在混凝土施工时产生倾斜与位移,固定牢固的柱模要设两道斜撑与拉杆,斜撑与地面一般以45°夹角最为合适。(3)安装斜撑后,要立刻对柱模板进行紧固,同时调整柱模板的垂直度,一人可在上口吊线锤测量上中下的垂直度,另一人对斜撑进行调整,垂直度要符合相关技术要求。(4)加固柱模并调整完后,把柱内清理干净,同时要封闭清扫口。
2.2模板配制技术
对于形状构造比较简单的构件,模板配置时就可以直接依据施工图纸来配制,同时,必须牢牢遵守图纸设计的尺寸,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在涉及到一些比较规范性的问题时,比如说,模板、横档和楞木的断面,它们之间的间距,还有支撑系统的配制。这些都要通过查表额方法或根据规定选择。对于形状构造比较复杂的构件,模板配置时就会比较复杂繁琐。以楼梯为例,在给楼梯配置模板时,只能采取“放大样”的方法。就是说,要根据图纸的描述,在地面上画出结构构件的实体形状,随后,测量出每部分的准确尺寸并制定模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放大样”的方法,有一个很显然的不可忽视的弱点———太过繁琐。如果现在有一个复杂的、需要一个大场地的构件,单要配置模板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某个构件很能直观画出又该如何?遇到这些情况时,就只能通过结合计算的方法来进行模板的配制。
2.3模板配置
施工人员还应加强对模板配置的控制力度,以便确保建筑工程模板的刚度与强度、稳定性等能够满足相关要求,进而为模板安装施工奠定良好基础。施工人员在进行模板配置时,应严格遵照工程设计图纸的相关数据,对于那些结构较为简单的构件,施工人员甚至可以直接以图纸尺寸来进行模板的构建。还需引起工作人员注意的是,在配置楞木与横档断面及其支撑系统时,决不能直接以图纸尺寸为准,而是应该遵照相关规范来对其进行配置与构建。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构件与楼体的模板配置时,应通过使用放大样方法来完成。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以设计图纸为构件绘制形状的依据,并参照图纸形状尺寸来进行模板的配置。此外,在绘制较为复杂的构件的形状与尺寸时,工作人员应注意通过使用一些科学的计算方法来对构件进行准确的测量,确保模板配置尺寸的准确性。
2.4顶板模板施工技术
(1)依据图纸标高在柱上标出本楼层的结构50cm线,并以此作为控制模板标高的依据,同时挂好木方下皮线,作为铺设楼面模板的依据,便于控制顶板模板的标高。(2)支撑立杆间距1200mm,双向设置。立杆要求位置准确。搭设完的顶撑、碗扣架(架管)经检查有足够的稳定性、牢固性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在柱的钢筋上标志好板面50cm控制线,拉线调整顶板模板的木方、龙骨及板面。顶板支模的房间跨度大于4m时,应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2‰。起拱方法为主龙骨调平,主次龙骨之间用小木片垫高。(4)主龙骨采用100X100mm木方,要求主龙骨居U托中间,不得偏心受力,且保证主龙骨在垂直其铺设方向不得有可移动现象,主龙骨沿房间短向铺设。然后调整标高,将主龙骨调整到结构板下皮减160mm高度。(5)调整标高,将主龙骨调整到结构板下皮减160mm高度,同时次龙骨采用50X100mmm木方立放,沿房间长向铺设,间距250mm,接头相互错开。调整标高到结构板下皮高度减12mm高度。(6)顶板边模在靠梁的木方上贴海绵条,要求粘贴顺直、上口平齐,同时楼板预留洞采用木模板,上大下小,高出板面50mm。洞口模板在钢筋绑扎完毕后再放置。要求位置准确,固定牢固。(7)顶板、梁清扫口留设在梁中,宽度150mm,待清扫完毕后再合模,同时梁柱节点处模板拼接时要求竹胶板与柱头模板拼缝平整,柱头模板支撑稳固,所有螺栓必须上齐。
结语
在混凝土工程中,模板工程是基础,它对混凝土工程的成型、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现有的众多建筑工程中,真正严格对待模板工程施工问题的并不多。同时造成的安全问题更是不胜枚举,我们经常会听到不少施工安全事件。而这样的现状,与我国迅猛发展的建筑工程不能同步。我们不能再随意地对待模板工程,要重视模板工程并努力发展我国的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孙华峰.刍议模板技术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2期.
[2]缪正兵.浅谈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J];价值工程;2010年27期.
[3]杨国荣.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5期.
[4]谭尚夫.建筑施工中模板制作与安装技术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10年06期.
[5]任贵杰.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7):126~127.
论文作者:刘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模板论文; 构件论文; 龙骨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标高论文; 顶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