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甸吉仁河水电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平,刘宗华,李世阳[1](2021)在《香炉山3-1号隧道不良地质分析及综合处理》文中指出香炉山隧洞3-1号支洞具有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多表现为碎裂结构和镶嵌结构,差异分化明显,岩石分类无规律性,有深部的富水,全风化及地下水发育的特点。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施工,加强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特别是掌子面超前地质钻孔作为具体情况信息的反馈,可及时发现特殊不良地质的位置及规模,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对于地下富水地段总体思路和原则是"预防第一、以堵为主、堵排结合、限量排放,统筹兼顾",提前引排地下水,是防止突水、涌水、突泥的有效措施,为保证开挖洞壁的稳定,对不良地质、节理裂隙发育的应及时注浆加固,防止牵引式塌方及初期支护变形。
孙晓慧[2](2020)在《快速隆升金沙江上游典型河段滑坡敏感性与风险性区划研究 ——以徐龙-奔子栏河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滑坡是国内丘陵山地最常发生的自然地质灾害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稳定快速提升,在全球已经跃居为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以前人迹罕至的地区,也陆续的开展了相应的基础建设与各类工程活动,因此,对这些地区进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相关评价已经十分必要。受到板块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缘在快速隆升的作用下,高程从4,000 m快速下降至1,500 m,区内水力资源丰富。金沙江上游河段就位于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区域内,区内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形起伏巨大、气候特征复杂,滑坡等灾害频发。因此,对金沙江上游地区进行滑坡灾害的相关评价,对保证当地人民财产安全与水力资源的安全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金沙江上游徐龙-奔子栏河段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敏感性与风险性进行研究,可对研究区内旭龙水电站与奔子栏水电站的安全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典型滑坡的基本形态特征,建立了基于地形地貌特征、可见光学遥感解译、InSAR技术解译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研究区滑坡空间调查方法,共在研究区内50 km河段内确定滑坡、不稳定堆积体等共61处,其中定曲河两岸的滑坡共有14处,右岸确定滑坡5处,左岸确定滑坡9处;金沙江主干河流两侧滑坡共47处,右岸确定滑坡24处,左岸确定滑坡23处,滑坡总面积约38.85 km2,滑坡总体积约1.96×109 m3,并制作了研究区滑坡编录图。结合研究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滑坡的规模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该区域内滑坡规模以中层-巨厚层的大型-巨型滑坡(堆积体)为主,研究区滑坡成因机制主要有五种,其中以弯曲-拉裂型(39处)与蠕滑-拉裂型(13处)占比最高。对影响滑坡成因机制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滑坡主要发生于金沙江构造结合带上,该构造带上的标志性产物金沙江蛇绿岩套,岩体破碎、产状近直立、为板片状岩层,滑坡极易发生。对比测年数据,确定研究区内滑坡基本都发生于晚更新世以来的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时期,隆升速率可达5 mm/a。通过对比研究区滑坡发生年代与冰期划分结果,发现研究区滑坡的发生与冰期也具有一定的联系。(2)通过总结滑坡敏感性评价常用的制图单元,分别选取了基于水文分析法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作为本文所用的制图单元,通过对两种制图单元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发现,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可以识别水平地表与倾斜地表,且划分的斜坡单元面积大小更为集中,形状大多介于等腰三角形与正方形之间,很少出现长条形单元,单元内部坡度与坡向变化更小,内部更均一。(3)基于地质环境分析与相关研究,选取岩性、构造、地形、植被、河流、降雨与地震7个大类,共计14个子评价指标作为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的评价指标。对研究区特殊地质特征:立体气候特征与快速隆升特征进行考虑。采用山地降雨经验公式对研究区降雨垂直分布规律进行拟合,采用斯特拉勒积分值表征单元内部内外营力的对抗作用。采用确定性系数分析研究区滑坡分布特征与评价指标关联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14个评价指标相关性,进行主成分提取,将包含14个预选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系统,转变为包含7个主成分的新的评价指标系统。(4)选取Logistics Regression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基于五折交叉验证、统计参数、Kappa系数以及AUC值,对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进行优选,优选结果显示,不论是基于水文分析法还是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对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表现最好的都为随机森林模型。(5)对比两种斜坡单元的评价结果发现,两种斜坡单元对研究区滑坡敏感性的预测精度相差不大,预测能力基本相同。但是针对两种斜坡单元的划分原理、划分过程、面积分布、单元形状、单元内部均一程度以及后续人工修改的工作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建议在相关的评价分析中可以优先考虑采用曲率分水岭法进行斜坡单元的划分。(6)针对研究区内滑坡进行敏感性区划,区域内滑坡敏感性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等级:极低、低、中、高、极高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斜坡单元的滑坡敏感性区划图敏感性等级在极高、高敏感性区域所占滑坡面积均超过滑坡总面积的85%,表明本文基于两种斜坡单元制作的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图都较为合理。(7)采用两种斜坡单元,选取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建筑物密度、道路密度与耕地密度五个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评价区域内滑坡易损性,评价结果发现,研究区内主要以极低-低易损性等级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中-极高易损性等级区域主要集中于金沙江与定曲河两岸的行政村中。(8)基于研究区滑坡敏感性与易损性区划结果,评价滑坡风险性,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滑坡风险性等级为极低-低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以上。中-极高风险性等级的区域主要位于从金沙江上游依次向下游分布的徐龙乡、茂顶村、奔子栏等行政村中,因此,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强滑坡灾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周鑫[3](2019)在《金沙江上游茂顶河段滑坡成因机制及敏感性研究》文中提出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其河流发育历史同该区域水电站、公路、铁路及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影响着长江中、下游的生产及生态环境。受到高原隆升及隆升带来的气候环境变化,高原区及周边地区的崩、滑、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而长江上游流域是发育地质灾害效应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对现今人类工程与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本文研究区所在的金沙江上游茂顶河段,由于受到快速隆升及河谷下切的影响,同样呈现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发现存在多处滑坡堆积体可能成为未来人类工程活动的潜灾体。同时该河段位于拟建旭龙坝址下游及斯木达坝址上游之间,为了可持续的开发该流域水利资源,有必要对该流域内的地质灾害进行成因机制及敏感性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取的成果如下:首先,滑坡成因机制分析。本文在收集茂顶河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遥感影像及数字等高线模型(DEM)等资料的基础之上,借助3S(RS、GIS、GPS)技术手段,通过室内遥感解译及现场地质调查,对两岸滑坡体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认为研究区存在着大规模密集分布的滑坡堆积体,且右岸规模分布明显大于多于左岸。发现研究区存在弯曲-拉裂(占67.9%)和蠕滑-拉裂(占32.1%)两种滑坡成因机制类型,其中主要成因类型为弯曲-拉裂。当结合堆积体所在地层岩性、产状、边坡结构特征以及变形阶段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后,可以有效确定滑坡的成因机制类型。其次,斜坡运动学分析。首先对斜坡地质条件、岩体结构特征进行描述,结合现场结构面调查(如层面、随机节理),进一步对结构面进行优势分组与描述,以期掌握斜坡的整体结构特征。在结构面的表达上采用的基于右手法则的表达方式将结构面走向玫瑰花图和产状统一表达出来。进而采用密度点法优势分组,将结构面分成四组。随后,基于运动学理论,判定斜坡可能存在的破坏模式,分别借助基于赤平投影技术的经典运动学分析及基于概率论的随机运动学分析对斜坡的安全坡角进行了评估。通过对潜在破坏块体破坏模式的判定,获取了贡达滑坡体上部和下部的安全坡角,分别为47°和23°,与现场实际判断较为吻合。再次,滑坡影响因子评价。结合前人研究基础及研究区实际,首先选取了可能影响滑坡产生的11个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了滑坡敏感性的评价体系,对每个影响因子进行详细的分类研究。通过对各影响因子的初步判断剔除了地震因子对滑坡建模产生的影响。随后,基于统计学理论,借助Arcgis平台的数据管理、SPSS的统计分析模块、Excel及Matlab的信息处理,通过相对面积密度法(频率比法)分析了各影响因子分类区间的重要性。进一步,对滑坡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方差膨胀因子和容差法、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发现降雨、植被覆盖及高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最后,基于信息学理论深层次筛选了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影响因子,分别基于信息增益法、信息增益比法及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技术对各影响因子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排序评估,将所得结果与研究区现场及基础资料对比,合理剔除了曲率、坡向两个对滑坡敏感性建模预测能力较差的因子。最后,滑坡敏感性评价建模分析及评价结果检验。基于筛选出的滑坡影响因子,构建了两个模型对研究区滑坡的敏感性进行评价,一种是基于组合赋权(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的信息量模型(AHP-PCA-ICM),该方法首先在权重的确定上融合了人的主观判断,随后又通过客观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权重进行了调整,最后应用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的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另一种为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粒子群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PCA-PSO-SVM),该方法依据机器学习智能算法客观完成,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解决了不同影响因子间的共线性问题,随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重要参数进行寻优,最后借助Arcgis、Matlab、SPSS等软件,应用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敏感性评价。通过Sridevi Jadi实验概率精度分析法、ROC曲线和Kappa系数三个指标对两个模型的效能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无论是Sridevi Jadi实验概率精度分析法、ROC曲线还是Kappa检验法均表明PCA-PSO-SVM模型较AHP-PCA-ICM模型的预测结果要有优势,基于三种检验方法的共同结果,建议以PCA-PSO-SVM模型所建立的结果作为该区滑坡敏感性评价结果用图。
王家柱[4](2017)在《金沙江上游特米大型滑坡运动及堵江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沙江上游水利资源丰富,是水电站较为理想的布置地,同时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大型堵江滑坡发育密集,研究该地区大型堵江滑坡的运动及堵江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金沙江上游的特米大型堵江滑坡为例,在对滑坡形成机制、运动特征以及堵江特征等相关研究成果与问题总结的基础上,从特米滑坡的地质背景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入手,以资料收集和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并结合钻孔勘探成果与岩土体试验,分析特米滑坡的发育特征与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特米滑坡的形成条件,研究特米滑坡的形成机制与运动堆积过程,最后通过收集金沙江上游地区40例大型堵江滑坡案例,对特米滑坡的堵江特征及堵江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根据滑坡区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并结合滑坡的发育特征,认为特米滑坡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河谷下切,岩体发生卸荷回弹;其次中部岩体发生滑移-倾倒变形;最后根部折断,滑面贯通。当岩体内剪切力大于了前缘岩体的抗剪强度后,坡体沿贯通面高速下滑,特米滑坡整个变形失稳模式可以总结为滑移-倾倒—滑移-拉裂式。(2)通过特米滑坡运动特征的现象分析,认为特米滑坡为高速滑坡。产生高速滑动的原因主要由于滑坡前缘锁固、滑坡区地震反复作用以及运动时的低阻效应。根据其运动特征,将整个运动过程分为剧动启程阶段、高速飞行阶段、碰撞堆积阶段。(3)对滑坡的堵江特征分析表明,特米滑坡具有堵江规模大、堵江时间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特米滑坡堵江的地质条件、河床条件、水动力条件,将特米滑坡的堵江机制总结为:河谷下切岩体卸荷回弹→顺层斜坡滑移-倾倒变形→高速滑动→前缘碰撞堆积→后缘推动形成一定冲高→完全堵江。
王研[5](2015)在《乌弄龙水电站对外交通路线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水电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物资、人员的进入,需要选择一条经济合理、方便快捷、运输能力满足电站建设需要的运输路线。由于水电站设计寿命一般为50年甚至更多,水电站在较长的运行期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进出场以及电站的维护维修、机电设备的保养更新,需要一条方便快捷的专用道路进出场。因此需要对水电站的对外交通做专门的研究,以满足水电站建设、长期运行、设备维修更新的需要。水电站建设需要施工设备、电站订制的特殊设备(重大件、超长超重设备)、钢材钢筋、水泥、粉煤灰、油料、木材、生活物资以及建设人员的进出场等的运输。本文以水电站建设对外运输作为研究对象,以乌弄龙水电站实际工程为例,结合现场调查、理论分析,详细分析了水电站建设时需要的物资数量大、运输时间集中、重大件设备的尺寸超长超重等特点,分析论证电站工期安排、外来物资的流向、交通量分析、重大件运输等四方面,研究了对外交通路线的运输模式、公路技术标准、公路技术条件、路线的选择、工程的设置关键技术、各路线走向、工程量对比、经济技术比较,提出对外交通及重大运输的方式及路线,以满足水电站建设的需要。
杜怡韩[6](2013)在《龙开口水电站宽阔河谷潜藏式深槽对高混凝土坝工程的影响及治理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混凝土重力坝坝高最高、荷载最大的坝段多位于现代河床部位,由于江水、第四系的覆盖,是勘探、试验相对薄弱的地带,因而较难揭露一些隐蔽性大的河床坝基工程地质问题,待施工期一经揭露,往往导致整个工程方案的重大修改甚至停工,造成巨大损失。快速及时查清这些地质问题的成因、岩体工程特性,并选取合理的治理方案方能把损失降到最低。本文以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为例,在施工期河床大部分坝段坝体已浇筑完毕的情况下,河谷左侧现代河床所在的11坝段坝基开挖过程中,发现深度40余米、最窄宽度仅6m的大规模潜藏深槽,深槽隐蔽性高,勘察阶段密集勘探网未能揭露。深槽典型特征明显,非构造成因,在金沙江中游河段坚硬玄武岩中出现如此狭长超深“潜藏式”深槽非常特殊。深槽形态上近似于“微型”深谷,槽壁岩体工程特性较原岩发生较大改变,在项目工期紧迫、深槽作业面狭窄、充填数十米厚砂卵石覆盖层的条件下,不能采用常规的勘探技术勘察深槽,进而展开对深槽工程特性及治理方案的研究。本论文以现场取得的大量资料及相近的大型工程的相关资料为基础,采用实证、引证、对比分析的研究思路,阐述龙开口潜藏式深槽形成的地质背景,阐明快速研究深槽的非常规勘察技术,以龙开口现场的多项资料去分析深槽的成因;在岩体质量、力学参数方面,采用岩体结构同类、岩级及力学参数相近的对照分析等研究思路,去研究深槽的岩体质量等级和力学参数,利用数值分析研究有关深槽治理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坝基潜藏式深槽的非常规动态勘察技术。本着动态勘察的思路,借助龙开口坝基岩体研究的经验成果,结合现场调查,利用地震波CT孔、对穿斜孔平行槽壁的钻孔控制深槽形态后,大量的潜孔钻孔、水平向钻孔及快速的完整性评价技术,先总体把握深槽空间形态及岩体质量,再随施工揭露逐层测绘并布设槽壁斜孔、槽底竖直孔,不断追踪、完善、细化研究成果,及时为治理设计施工提供可靠数据。(2)非常规勘察技术下深槽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及可利用性评价。包括深槽形态、工程地质条件及可利用性几方面:借助对穿斜孔、地震波CT探测总体控制深槽空间形态,随着深槽的不断揭露,逐步修正深槽空间形态,从横向、纵向、水平方向全面剖析深槽空间分布特征,最终形成深槽空间形态三维模型;系统开展快速、多手段查明深槽岩体结构、风化及卸荷特征。对揭露的槽壁及两岸平台裂隙进行精细测量,运用大量的钻孔、快速的完整性评价技术,借鉴龙开口及相关水电项目对玄武岩坝基研究的经验、方法,结合深槽自身特点,确定针对深槽的评价方法及标准,研究深槽岩体结构及风化卸荷;利用两岸竖直孔、对穿斜孔、水平孔研究深槽岩体质量及变化规律,采用临近岩体评价技术的衔接,以龙开口可研阶段、施工期评价岩体质量、力学参数成熟的技术、成果为基础,研究深槽岩体质量及力学参数。以龙开口高重力坝坝基利用岩体的标准为基础,评价深槽岩体的可利用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3)在全面搜集深槽所在地段区域地质环境,特别是与龙开口电站处于相同大地构造单元的相关大型电站勘察、施工获取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区域地质、金沙江中游河段河谷结构、第四系河床堆积特征、河谷形态及岩性、构造条件,充分揭示龙开口深槽的特征,结合龙开口河床形态、构造、岩性、堰塞湖纹泥、深槽工程地质条件等研究龙开口现代河床“潜藏式,,深槽的成因;(4)在对深槽综合工程地质特性掌握的基础上,比选深槽治理方案,综合考虑工程安全、资金投入及工程工期等方面因素,选定合理的深槽治理方案——深槽跨板洞挖回填方案,利用ANSYS对选定方案进行全过程分步数值分析,分别对施工期间和正常运行期间深槽岩体及上部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施工步对上部结构及坝基的影响;运用超载系数法和强度折减法评价坝基抗滑稳定性;分别对完整坝基、深槽坝基和深槽治理坝基及其上重力坝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坝基深槽对重力坝的影响及深槽治理效果。
周福军[7](2013)在《日冕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早期智能判别及危害模糊综合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地质灾害,因其突发性、泛生性、强破坏性、高危害性等特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极大重视。滑坡的孕育、发生与发展,受到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震作用、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滑坡发育的不确定性、复杂性,造成滑坡识别的不确定性与困难。伴随着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水电资源,作为一种清洁、廉价的再生性能源,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我国西南地区江河水系分布,且为山地地貌,江河落差大,降雨相对集中,孕育着大量的水利资源。仅金沙江沿线,规划将成为平均不到百公里分布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超大水库群。同时,西南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过渡地带,受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影响,局部河段与次级板块构造的缝合线重合,高地应力集中,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断层、褶皱、裂隙发育,岩层破碎,地形陡峭,沟床深切,且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且强度较大,风化作用强烈,坡体极易失稳,使滑坡等地质灾害发育频繁,对水电站的建设构成重大威胁。本文以2010年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西南大型水库库岸滑坡灾害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001008)为依托,以拟建的日冕水电站库区内发育的潜在滑坡体为研究对像。基于3S技术,分析库区岸段的稳定特征、库区滑坡稳定性早期状况、滑坡潜在危害程度,为研究库区滑坡和水电工程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本文研究目的,参考相关标准、规范与国内外研究文献,本文主要章节安排有九个部分:绪论、日冕库区工程地质概况、库区岸段稳定性划分、库区滑坡调查与分布特征、滑坡稳定性早期判别指标提取、滑坡稳定性影响指标属性约简、滑坡稳定性早期智能判别分析、库区滑坡危害性非线性预测、结论。本文针对日冕水电站库区,分析库岸易滑稳定性分区、评价滑坡发育与空间分布、建立滑坡稳定性早期智能判别模型、建立库区滑坡危害的非线性预测模型。对区内滑坡灾害发育特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对库区防灾减灾、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等工作的进行具有深远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缺点、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王宏刚[8](2013)在《基于ArcGis的日冕水电站滑坡敏感性分析》文中提出我国西南地区多为高山峡谷,降水集中,江河密布的区域。但其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各种地质灾害频发,其中尤以滑坡的危害影响最大,也是我国遭受滑坡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滑坡作为水库工程中库岸稳定性破坏最为严重的灾害,对坝址的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科学、准确地进行滑坡敏感性评价对于水电站的建设与防灾减灾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金沙江流域日冕(旭龙)水电站的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高分辨率的SPOT5遥感影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解译出滑坡和堆积体共25处,然后分别选取地形坡度,地形坡向,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流侵蚀,植被覆盖率为滑坡敏感性的评价因子,在ArcGis的支持下,采取50×50m为栅格单元网格,分别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法建立模型,研究整个库区的滑坡敏感性分区。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1.利用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和高分辨率的SPOT5多光谱遥感影像,建立库区及滑坡的三维数字特征,分别解译处滑坡发生的位置,大概的形态和规模,然后将坐标导入GPS导航系统,为现场的深入认识提供便利。通过这种方式,将RS,GIS,GPS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基于3S的滑坡研究思路。2.利用地形矢量图形和高分辨率的SPOT5多光谱遥感影像,结合以往对于滑坡的研究经验,利用Mapgis、ArcGis和Erdas等软件分别提取坡度、坡向、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流侵蚀和植被覆盖率6个敏感性评价因子,通过引入“等级权重”的概念分别讨论了滑坡分布与上述因子的统计关系。3.利用Arc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以50×50m为栅格单元网格划分,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法对研究区进行敏感度区划研究。通过绘制累计频度曲线来确定敏感度等级分区的界线阈值,最终得出研究区的滑坡敏感性区划图。4.利用ROC曲线的精度检验原理,分别绘制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法模型评价中的精度检验曲线,求取曲线下的面积(AUC)。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可靠有效,但信息量法的评价结果要优于层次分析法。
李树武[9](2012)在《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坝址右岸大型倾倒体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部环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区河谷深切,地形坡度大、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众多高陡斜坡(边坡)是孕育大型地质灾害、工程边坡大规模失稳的主要区域,尤其是分布面积较广的层状岩体地区,岸坡岩体倾倒变形,孕灾、成灾的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来,国内外对倾倒体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多数研究对象为纵向河谷岸坡倾倒体。本文研究的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坝址右岸大型倾倒体(Qd1),属横向谷岸坡上部发育的倾倒变形岩体,位于右岸坝顶以上部位,是威胁工程建设安全、运行正常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其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本文从倾倒体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及创新、岩坡初始结构、倾倒体变形的时空特征、成因、倾倒体的力学特征与稳定性评价等多个方面,系统地开展了研究:(1)由于倾倒体发育在横向谷,且分布于工程拟开挖区域的外部,在普通测绘中容易忽略,作者通过多层次不同精度的测绘获得了倾倒体的分布特征及分布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钻孔、平硐的综合勘探布置,从立体形态上查明了倾倒体的边界。(2)采用了SM植物胶护壁钻探技术,并对钻进参数和SM植物胶的配比进行了试验性调整,得到了适合倾倒体呈砌块状、碎屑状的原状岩体取样方法和技术;运用新技术-“缩封固定技术”,解决了倾倒岩体岩样难加工、难固定、难搬运等问题,基本上采集到了原状试样;并在MTS岩石试验机上进行了力学试验,获取了大量的力学试验数据。(3)以谷德振先生岩体结构理论及划分指标为依据,采用精细的层位测量、调查方法,在获得详细的资料基础上,针对该地层岩性、岩相复杂的特性,先开展岩组划分,再进行精细的岩体结构划分,较深入地剖析了倾倒体部位岩体结构为薄-互层状结构,坡体结构为横向斜坡,若考虑岩层倾向方面的地形坡度,在此方向有顺层结构特征。(4)根据右岸坝肩主要平硐揭露倾倒体结构面拉张的方位、开度等大量资料,分析了倾倒体拉裂变形对既有结构面的追踪特征,以较多的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研究了倾倒体的变形方向、变形程度、变形类型,以及变形深度和边界条件。(5)从地形地貌条件、岩体结构特征、岩性变化规律、断裂发育情况、河谷应力场特征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倾倒体的成因机制,并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顺层高倾斜坡的倾倒变形。(6)作者在分析倾倒岩体形成持续时间和成因机制及乌弄龙倾倒体严重变形典型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倾倒体原始层状地层与倾倒后地层“质点”的位移量值,提出分析倾倒体位移量值的新方法和利用地质年代初步获得倾倒体流变速率(含可能的少量突变)的新方法。采用FLAC3D程序进行反演分析,得出倾倒弯曲变形的总位移量与地层质点位移分析法基本一致。地层质点位移分析法的应用是对岩体流变参数选取方法的丰富,也是对倾倒体研究方法的创新。(7)选择代表性剖面和合理的强度参数,利用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强度系数折减法对倾倒体整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特别是对强度系数折减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倾倒岩体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便于后期针对各个参数影响的敏感程度,设计合理的治理方案。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工程处理建议。
谢晔[10](2011)在《碎裂岩体工程特性的等效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碎裂岩体为小的岩石块体构成,不含或少含泥质物,块体间的连接性差,一旦被揭露或暴露后,随着围限应力的释放,岩块回弹松弛,在这种情况下,仅能获得松弛条件下的力学参数,难以获得代表原位性状的力学参数。即使是开展室内试验,也难以获得可以代表真实特征的原状样试件。由于这些原因,碎裂岩体的力学试验和获得可表征原位状态力学参数成为当前岩体工程特性研究中,值得探索和突破的一个新的方向。通过参与多座大型或特大型水电站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和建基面选择研究项目,作者对碎裂结构岩体的工程特性开展了较多的研究。论文从碎裂结构的成因类型、形成及后期赋存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应力环境)入手,通过对公伯峡电站实例的研究和分析,论证了等效试验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新开发的获取碎裂岩体原状试件技术,并在室内测得表征原位条件下的密度,以此密度作为参照值,用获得的碎裂岩体的散状试样,从岩体或土体在压力下的变形主要是岩体空隙或土体孔隙的压缩变形的基本原理出发,加工了新的加压试验装置,在MTS岩石试验机上较为成功地实现了碎裂结构岩体力学参数的等效试验研究。试验初步揭示出碎裂结构岩体应力状态、物理性质与变形模量的关系,获得或预测了原位状态下碎裂结构岩体的变形模量,通过现场的检验,基本一致。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碎裂岩体的类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了归纳和总结,并具体对溪洛渡在完整的玄武岩中分布有较多的碎裂岩体构成的破碎带,而角砾熔岩却很少出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2)对碎裂岩体的赋存环境进行了研究,并以川西、滇西北高原为研究区,通过有限元计算,对碎裂岩体形成的应力条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证了构造运动的最大主应力量值可以在50‐100MPa及以上。(3)对不同类型碎裂结构岩体的结构面发育特征及统计方法做了归纳、总结,并以金安桥、向家坝、溪洛渡电站为实例,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类型碎裂岩体的块度分析方法。(4)以溪洛渡、白鹤滩、向家坝等主要研究场址利用新开发的双层原位试件取样技术取得没有松弛的原状样并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天然状态下的物理力学参数。(5)对已有的国外沉积物的自重压密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应力与干密度曲线,当沉积物压力达到50-60MPa左右,其干密度将在2.32.4g/cm3之间,该干密度与作者现场取样得到的碎裂岩体的干密度相当。(6)对公伯峡电站古全风化花岗岩、砾砂岩物理性质与应力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古全风化花岗岩与临夏组砾砂岩一起经历了同样的地质环境,加上二者在粒度成分上的一致性,虽然岩石名称各异,但物理性质是等同的。通过对这种天然状况下的物理压密成岩作用的分析,为作者的岩体工程特性等效研究提供了天然实例。(7)论证了碎裂岩体工程特性等效研究的基本依据或理论依据,并通过对6个试验样品的等效加压试验的结果分析,验证了室内试验与地质史上压密具有等效性且室内压密试验成果与国外地层压密具有等效性,同时,同量级压力下压缩模量有等同性,这为室内压密试验分析碎裂岩体变形模量提出了一个新研究途径。
二、中甸吉仁河水电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甸吉仁河水电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香炉山3-1号隧道不良地质分析及综合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不良地质类型 |
2.1 地质复杂,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
2.2 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高 |
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风险 |
4 综合处理措施 |
4.1 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
4.2 地下水处理 |
4.2.1 超前堵水灌浆施工要求 |
4.2.2 超前灌浆孔设计参数 |
4.3 软弱带加固 |
4.4 防止塌方的措施 |
4.5 防止支护变形的措施 |
4.6 开挖措施 |
5 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
5.1 钻孔遇渗涌水处理 |
5.2 灌浆中断处理 |
5.3 串浆、冒浆、漏浆处理 |
5.4 大耗浆孔段处理 |
5.5 围岩稳定观测 |
6 结语 |
(2)快速隆升金沙江上游典型河段滑坡敏感性与风险性区划研究 ——以徐龙-奔子栏河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 |
1.2.2 滑坡敏感性区划研究现状 |
1.2.3 滑坡风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与地貌特征 |
2.3 气象与水文条件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5.1 褶皱 |
2.5.2 断层 |
2.6 地震活动特征 |
2.7 人类活动 |
2.8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滑坡编录数据及滑坡特征分析 |
3.1 滑坡发育条件、滑动特征及其形态要素 |
3.2 基于可见光学遥感的滑坡解译 |
3.3 基于InSAR技术的滑坡解译 |
3.4 研究区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
3.5 研究区典型滑坡特征 |
3.5.1 滑坡堵江事件 |
3.5.2 古滑坡复活迹象 |
3.5.3 新生滑坡 |
3.6 研究区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6.1 地层岩性对滑坡成因机制的影响 |
3.6.2 地质构造对滑坡成因机制的影响 |
3.7 研究区滑坡与青藏高原隆升历史 |
3.8 研究区滑坡与冰期 |
3.9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与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4.1 制图单元选取 |
4.1.1 基于水文分析的斜坡单元划分 |
4.1.2 基于曲率分水岭法的斜坡单元划分 |
4.1.3 斜坡单元划分结果及划分效果对比 |
4.2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4.2.1 研究区地质特征分析 |
4.2.2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4.3 评价指标提取 |
4.3.1 岩性指标提取 |
4.3.2 地形指标提取 |
4.3.3 构造指标提取 |
4.3.4 植被指标提取 |
4.3.5 河流指标提取 |
4.3.6 降雨指标提取 |
4.3.7 地震指标提取 |
4.4 评价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1 岩性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2 地形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3 构造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4 植被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5 河流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6 降雨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7 地震指标关联性分析 |
4.5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 |
5.1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选取 |
5.1.1 Logistics Regression模型 |
5.1.2 随机森林模型 |
5.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5.2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检验算法 |
5.2.1 交叉验证 |
5.2.2 统计参数验证 |
5.2.3 Kappa系数检验 |
5.2.4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5.3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建立 |
5.3.1 数据准备 |
5.3.2 Logistics Regression模型建立 |
5.3.3 随机森林模型建立 |
5.3.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5.4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优选 |
5.4.1 统计参数结果对比 |
5.4.2 Kappa系数结果对比 |
5.4.3 ROC曲线结果对比 |
5.5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结果 |
5.6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结果比较 |
5.6.1 模型预测精度对比 |
5.6.2 滑坡敏感性区划图对比 |
5.6.3 两种斜坡单元综合对比 |
5.7 研究区敏感性区划结果分析 |
5.8 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滑坡风险性区划 |
6.1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 |
6.1.1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
6.1.2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评价指标选取 |
6.1.3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模型选取 |
6.1.4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结果 |
6.2 研究区滑坡风险性区划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金沙江上游茂顶河段滑坡成因机制及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与金沙江演化历史 |
1.2.2 滑坡发生的成因机制及其堵江事件解读 |
1.2.3 裂隙岩质边坡的运动学分析与安全坡角 |
1.2.4 区域滑坡的敏感性评价与影响因子选择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3 地形地貌特征 |
2.4 水文气象条件 |
2.5 地层岩性特征 |
2.6 地质构造特征 |
2.6.1 褶皱 |
2.6.2 断层 |
2.7 地震活动特征 |
2.8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滑坡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
3.1 滑坡的遥感解译 |
3.1.1 滑坡发育特征 |
3.1.2 室内遥感解译 |
3.2 滑坡堆积体空间分布特征 |
3.2.1 典型堆积体特征描述 |
3.2.2 研究区滑坡基本特征分类 |
3.3 研究区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3.1 研究区滑坡各类成因机制分析 |
3.3.2 研究区滑坡成因规律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斜坡运动学分析 |
4.1 岩体结构面调查 |
4.1.1 斜坡基本特征描述 |
4.1.2 结构面的测量与表征 |
4.2 岩体结构面优势分组 |
4.2.1 优势分组原理 |
4.2.2 结构面优势组数划分结果 |
4.2.3 结构面优势组特征 |
4.3 斜坡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
4.4 岩质边坡的运动学分析 |
4.4.1 经典运动学分析 |
4.4.2 随机运动学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滑坡影响因子的选择 |
5.1 滑坡空间数据库构建 |
5.1.1 数据源 |
5.1.2 制图单元 |
5.2 滑坡影响因子的选择 |
5.2.1 地质要素 |
5.2.2 地形要素 |
5.2.3 环境要素 |
5.3 影响因子分析 |
5.3.1 影响因子区间的重要性评价 |
5.3.2 影响因子间多重共线性分析 |
5.3.3 基于信息理论的影响因子选择 |
5.4 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滑坡的敏感性评价 |
6.1 AHP-PCA-ICM模型 |
6.1.1 影响因子组合赋权 |
6.1.2 信息量模型 |
6.1.3 模型计算结果 |
6.2 PCA-PSO-SVM模型 |
6.2.1 影响因子降维处理 |
6.2.2 支持向量机模型 |
6.2.3 模型计算结果 |
6.3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3.1 Sridevi Jadi实验概率精度分析法 |
6.3.2 ROC曲线 |
6.3.3 Kappa检验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金沙江上游特米大型滑坡运动及堵江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陡倾顺层斜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现状 |
1.2.2 滑坡运动特征研究现状 |
1.2.3 堵江滑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括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1.2 气象与水文 |
2.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3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3.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特米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
3.1 滑坡的形态与规模 |
3.2 滑坡的边界特征 |
3.3 滑坡分区特征 |
3.3.1 滑坡滑源区特征 |
3.3.2 滑坡堆积区特征 |
3.4 滑坡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4.1 滑坡堆积体特征 |
3.4.2 滑带特征 |
3.4.3 滑床及基岩特征 |
3.5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3.6 滑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
3.6.1 滑带土物质组成及物理性质 |
3.6.2 滑带土强度特征 |
3.6.3 滑带土高压固结试验特征 |
3.6.4 滑带土强度参数取值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米滑坡形成机制及运动特征分析 |
4.1 滑坡形成条件分析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层岩性及坡体结构 |
4.1.3 地质构造 |
4.1.4 地震 |
4.1.5 降雨 |
4.2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
4.2.1 滑坡形成机制的地质历史分析 |
4.2.2 滑坡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 |
4.3 滑坡运动特征研究 |
4.3.1 滑坡运动特征的现象分析 |
4.3.2 滑坡运动机制分析 |
4.3.3 滑坡运动特征值分析 |
4.3.4 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米滑坡堵江分析 |
5.1 堵江特征分析 |
5.1.1 堵江地质证据 |
5.1.2 堵江规模分析 |
5.1.3 堵江时长分析 |
5.2 特米滑坡堵江机制分析 |
5.2.1 滑坡堵江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
5.2.2 堵江地质条件分析 |
5.2.3 滑坡堵江机制分析 |
5.3 滑坡堵江危险性分析 |
5.3.1 评价方法选取 |
5.3.2 评价指标分析及其隶属度的确定 |
5.3.3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乌弄龙水电站对外交通路线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水电站对外交通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电站对外交通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电站对外交通研究现状 |
1.2.3 水电站对外交通研究采用的理论 |
1.3 水电站对外交通研究的内容 |
1.4 本文组织框架 |
第二章 水电站所在地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资料调查 |
2.1 概述 |
2.2 项目地理位置 |
2.3 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
2.3.1 区域地形地貌 |
2.3.2 区域工程地质 |
2.3.3 气象特征 |
2.3.4 水文特征 |
2.4 区域交通运输地理特征 |
2.4.1 公路现状与规划 |
2.4.2 铁路现状与规划 |
2.4.3 航空现状与规划 |
2.4.4 水运现状与规划 |
2.4.5 澜沧江上游水电规划 |
2.4.6 区域既有城镇与规划 |
2.4.7 祥云转运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电站对外交通交通量及技术要求研究 |
3.1 概述 |
3.2 乌弄龙水电站工程项目交通量预测 |
3.2.1 工程建设工期安排 |
3.2.2 工程外来物资流向、设备及供应 |
3.2.3 交通量分析研究 |
3.2.4 主要外来物资交通量预测 |
3.2.5 地方交通量预测 |
3.2.6 综合交通量 |
3.3 交通技术要求(重大件运输) |
3.3.1 重大件运输重量与尺寸 |
3.3.2 重大件运输要求 |
3.3.3 公路运输特种挂车的主要特点 |
3.3.4 荷载及限界标准的研究 |
3.3.5 主要技术要求下的公路技术标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电站对外交通经由路线对比研究 |
4.1 综合交通综述 |
4.2 道路设计核心技术研究 |
4.3 公路路线经由方案比较 |
4.4 各主要路段路况现状 |
4.5 各路线的技术比较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外交通路线优化研究 |
5.1 路线规划及原则 |
5.2 路线起点(物资转运站)比选 |
5.3 对外交通与重大件运输路线方案拟定 |
5.3.1 对外交通选择研究的主要原则 |
5.3.2 方案的拟定 |
5.4 路线交通规划对比 |
5.4.1 方案一交通规划 |
5.4.2 方案二交通规划 |
5.4.3 方案三线路现状 |
5.5 投资估算 |
5.5.1 投资估算说明 |
5.5.2 编制原则 |
5.5.3 编制依据 |
5.5.4 主要工程单价 |
5.5.5 需要说明的问题 |
5.6 对外交通线路方案比较 |
5.7 对外交通建设 |
5.8 选定方案路基、路面设计原则及施工方案 |
5.8.1 路基路面设计原则 |
5.8.2 路基防护 |
5.8.3 路基排水 |
5.8.4 路面设计 |
5.8.5 筑路材料及建设工期 |
5.8.6 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措施 |
5.9 对外交通的选定 |
5.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龙开口水电站宽阔河谷潜藏式深槽对高混凝土坝工程的影响及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坝基深槽及深厚覆盖层研究现状 |
1.2.2 岩体定量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深谷岩体卸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新进展 |
第2章 龙开口水电站地质环境 |
2.1 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区域构造演化史 |
2.2.2 区域新构造活动 |
2.3 坝库区地质构造 |
2.4 地形地貌 |
2.5 地层岩性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坝基潜藏式深槽的非常规勘查技术研究 |
3.1 坝基常规勘察技术 |
3.2 潜藏式深槽勘察技术研究 |
第4章 潜藏深槽岩体结构、风化卸荷研究 |
4.1 潜藏深槽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
4.1.1 潜藏深槽地层岩性 |
4.1.2 潜藏深槽地质构造 |
4.2 深槽空间发育分布特征 |
4.2.1 深槽不同高程平面特征 |
4.2.2 深槽不同地段剖面特征 |
4.2.3 深槽总体形态特征 |
4.3 潜藏深槽岩体结构特征 |
4.3.1 深槽岩体结构划分方案 |
4.3.2 深槽岩体结构基本特征及类型划分 |
4.4 潜藏深槽岩体风化程度研究 |
4.4.1 深槽岩体风化分带标准的选择 |
4.4.2 深槽岩体风化分带 |
4.5 潜藏深槽岩体卸荷深度研究 |
4.5.1 深槽岩体卸荷分带标准的选择 |
4.5.2 深槽岩体卸荷分带 |
4.6 小结 |
第5章 龙开口坝基潜藏深槽典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
5.1 坝址区河谷演化过程 |
5.2 深槽出现位置及潜藏特征 |
5.3 深槽典型特征 |
5.4 龙开口深槽成因分析 |
第6章 深槽岩体质量追踪评价及力学参数取值研究 |
6.1 深槽岩体质量追踪评价 |
6.1.1 勘探阶段河床坝基岩体质量评价 |
6.1.2 开挖阶段(深槽未揭露以前)河床坝基岩体质量评价 |
6.1.3 开挖阶段(1197m高程)深槽岩体质量评价 |
6.1.4 开挖阶段(1187m高程)深槽岩体质量评价 |
6.1.5 开挖阶段(1170m高程)深槽岩体质量评价 |
6.1.6 小结 |
6.2 深槽与临近坝段岩体质量对比分析 |
6.3 深槽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研究 |
6.4 深槽与临近坝段岩体力学参数对比分析 |
6.5 深槽岩体可利用性评价 |
6.5.1 深槽岩体概况及工程地质问题 |
6.5.2 深槽岩体可利用性评价 |
第7章 深槽治理方案数值分析 |
7.1 深槽工程治理方案比选 |
7.2 深槽跨板洞挖回填方案可行性研究 |
7.2.1 施工阶段槽壁岩体力学特性研究及可利用性评价 |
7.2.2 运行阶段深槽岩体力学特性研究及可利用性评价 |
7.3 深槽跨板洞挖回填方案数值分析 |
7.3.1 深槽跨板基础开挖数值分析 |
7.3.2 浇筑深槽跨板数值分析 |
7.3.3 跨板上浇筑混凝土重力坝数值分析 |
7.3.4 洞挖槽内覆盖层及槽壁加固支护数值分析 |
7.3.5 槽内回填混凝土数值分析 |
7.3.6 正常运行工况下深槽坝段数值分析 |
7.3.7 深槽坝段坝基抗滑稳定性分析 |
第8章 深槽对高混凝土重力坝的影响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7)日冕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早期智能判别及危害模糊综合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定义讨论 |
1.2.2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滑坡稳定性早期判别研究现状 |
1.2.4 滑坡危害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日冕库区工程地质概况 |
2.1 库区工程概况 |
2.2 库区自然地理概况 |
2.3 库区地形地貌 |
2.3.1 构造侵蚀高中山地貌 |
2.3.2 构造溶蚀中山地貌 |
2.3.3 构造剥蚀中山地貌 |
2.3.4 侵蚀堆积地貌 |
2.4 库区水文气象条件 |
2.4.1 气象 |
2.4.2 水文 |
2.5 库区地层岩性 |
2.5.1 中元古界 |
2.5.2 古生界 |
2.5.3 中生界 |
2.5.4 新生界 |
2.5.5 岩浆岩 |
2.5.6 变质岩 |
2.6 区域地质构造 |
2.6.1 大地构造分区 |
2.6.2 新构造运动及现今构造应力场 |
2.7 库区地震活动特征 |
2.7.1 近库区地震 |
2.7.2 坝址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
2.7.3 库区水库诱发地震宏观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库区岸段稳定性划分 |
3.1 易滑性地质条件与影响因素 |
3.1.1 易滑地层岩性 |
3.1.2 易滑地质构造 |
3.1.3 易滑地形地貌 |
3.1.4 易滑水文条件 |
3.1.5 其它诱发因素 |
3.2 库区岸段稳定性分段 |
3.2.1 右岸各段岸坡易滑稳定性分区 |
3.2.2 左岸各段岸坡易滑稳定性划分 |
3.2.3 库区各段岸坡稳定性分区特征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库区滑坡调查与分布特征 |
4.1 滑坡判别方法概述 |
4.1.1 库区滑坡地质遥感解译 |
4.1.2 库区滑坡现场地质调查 |
4.2 库区滑坡分布特征 |
4.2.1 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滑坡一般分类概况 |
4.2.3 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滑坡稳定性早期判别指标提取 |
5.1 滑坡稳定性早期判别方法分析 |
5.1.1 滑坡稳定性早期判别经验方法 |
5.1.2 滑坡稳定性早期判别数理统计方法 |
5.1.3 滑坡稳定性早期判别智能方法 |
5.2 滑坡稳定性早期判别指标概述 |
5.2.1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基本因素 |
5.2.2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诱发因素 |
5.3 滑坡稳定性早期判别指标提取 |
5.3.1 影响滑坡稳定性早期指标提取 |
5.3.2 滑坡稳定性指标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滑坡稳定性影响指标属性约简 |
6.1 指标约简方法概述 |
6.1.1 指标贡献率约简法 |
6.1.2 粗糙集属性约简法 |
6.2 工程数据的指标约简计算 |
6.2.1 滑坡数据收集 |
6.2.2 滑坡指标属性决策表建立 |
6.2.3 滑坡指标约简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库区滑坡稳定性早期智能判别分析 |
7.1 支持向量机理论方法概述 |
7.1.1 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 |
7.1.2 支持向量机后验概率估计 |
7.1.3 支持向量机的一般步骤 |
7.2 滑坡稳定性早期支持向量机智能判别 |
7.2.1 样本选择 |
7.2.2 样本训练与模型建立、测试 |
7.2.3 库区滑坡稳定性早期智能判别 |
7.3 滑坡稳定性早期判别结果分析 |
7.3.1 库区滑坡稳定性宏观判别 |
7.3.2 库区典型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库区滑坡危害性模糊综合预测 |
8.1 滑坡危害性分析指标提取 |
8.1.1 滑坡危害性评价概述 |
8.1.2 滑坡稳定性特征在危害性评价中的作用 |
8.1.3 滑坡滑动速度计算 |
8.1.4 滑坡滑动距离计算 |
8.1.5 滑坡涌浪高度计算 |
8.1.6 影响库区滑坡危害性其它指标 |
8.2 滑坡危害性指标组合赋权研究 |
8.2.1 权的最小平方法计算指标主观权重 |
8.2.2 熵值理论计算指标客观权重 |
8.2.3 组合赋权确定最终权重 |
8.3 库区滑坡危害性模糊综合评价 |
8.3.1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
8.3.2 评价指标隶属函数确定 |
8.3.3 库区滑坡危害性模糊综合评判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主要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ArcGis的日冕水电站滑坡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滑坡分布特征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2 气象水文条件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3.1 构造侵蚀高中山地貌 |
2.3.2 构造溶蚀中山地貌 |
2.3.3 构造剥蚀中山地貌 |
2.3.4 侵蚀堆积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5.1 构造单元 |
2.5.2 区域断裂 |
2.6 地震活动特征 |
2.7 研究区滑坡分布特征 |
2.8 研究区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第三章 遥感影像处理和应用 |
3.1 遥感影像的基本介绍 |
3.2 遥感影像的处理 |
3.2.1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 |
3.2.2 三维影像的生成 |
3.3 遥感影像的滑坡解译特征 |
3.3.1 滑坡要素 |
3.3.2 滑坡遥感解译特征 |
3.4 基于遥感技术的滑坡室内解译和现场调查 |
3.4.1 滑坡的室内遥感解译 |
3.4.2 滑坡的现场地质调查 |
3.5 植被覆盖率的提取 |
第四章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因子的选取和评价 |
4.1 滑坡敏感性评价因子的选取 |
4.1.1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4.1.2 滑坡敏感性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
4.1.3 滑坡敏感性评价因子的确定 |
4.2 滑坡敏感性评价因子分析 |
4.2.1 坡度 |
4.2.2 坡向 |
4.2.3 地层岩性 |
4.2.4 河流侵蚀 |
4.2.5 地质构造 |
4.2.6 植被覆盖 |
4.3 评价因子与滑坡发育的统计关系 |
4.3.1 坡度与滑坡发育的统计关系 |
4.3.2 坡向与滑坡发育的统计关系 |
4.3.3 地层时代与滑坡发育的统计关系 |
4.3.4 河流侵蚀与滑坡发育的统计关系 |
4.3.5 地质构造与滑坡发育的统计关系 |
4.3.6 植被发育与滑坡发育的统计关系 |
第五章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及精度检验 |
5.1 研究区栅格单元网格的划分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滑坡敏感性评价 |
5.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介绍 |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 |
5.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滑坡敏感性评价 |
5.3 基于信息量法的敏感性评价 |
5.3.1 信息量法的介绍 |
5.3.2 信息量法模型的建立 |
5.3.3 基于 GIS 的信息量法敏感性评价 |
5.4 滑坡敏感性分析结果的精度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学术论文 |
致谢 |
(9)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坝址右岸大型倾倒体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倾倒变形模式及机理研究 |
1.2.2 倾倒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
1.2.3 勘测与试验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取得的成果与创新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 |
2.1 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质环境 |
2.2.1 大地构造单元及区域地质 |
2.2.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3 区域地应力特征 |
2.3 坝址地质环境 |
2.3.1 地形地貌特征 |
2.3.2 坝址岩性、构造 |
第3章 大型倾倒体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及改进、创新 |
3.1 多层次测绘获得倾倒体的分布特征及分布范围 |
3.2 乌弄龙大型倾倒体勘探布置及勘探方法 |
3.2.1 利用平硐勘探从平面上揭示倾倒体的位置及形态 |
3.2.2 采用新的钻探技术全面获取倾倒体不同部位原状岩芯 |
3.3 用新的“缩封固定”技术采集固定倾倒体碎屑、碎块试样 |
3.4 倾倒体岩体力学特性试验 |
第4章 右岸大型倾倒体初始岩体结构及坡体结构 |
4.1 坝址右岸结构面发育的基本特征 |
4.1.1 软弱结构面发育特征 |
4.1.2 硬性结构面发育特征 |
4.2 岩体结构划分标准 |
4.3 乌弄龙坝址岩体结构特征 |
4.4 岩体结构划分方案 |
4.5 坝址岩体结构调查及岩体结构划分 |
4.5.1 各平硐岩体结构调查及岩体结构划分 |
4.5.2 右岸岩体结构及倾倒体部位初始岩体结构 |
4.5.3 右岸及倾倒体部位的坡体结构 |
第5章 右岸大型倾倒体变形时、空特征 |
5.1 右岸大型倾倒体变形的空间特征 |
5.2 右岸倾倒体变形时代(时间)特征 |
5.2.1 结义Ⅳ级阶地与倾倒体比高特征分析 |
5.2.2 结义阶地及倾倒体形成时代及历时分析 |
5.3 乌弄龙大型倾倒体的拉裂变形特征 |
5.3.1 右岸倾倒体所在斜坡岩体变形拉裂方向分析 |
5.3.2 右岸斜坡岩体不同方位拉裂(开)硬性结构面及形成类型 |
5.4 右岸倾倒体不同部位拉裂变形结构面优势方位分析 |
5.4.1 PD212 平硐岩体拉裂变形结构面特征 |
5.4.2 PD228 平硐岩体拉裂结构面特征 |
5.4.3 PD230 平硐岩体拉裂变形的追踪特征 |
5.4.4 PD232 平硐岩体拉裂变形优势结构面 |
5.5 右岸坝肩倾倒体拉裂量值分析 |
5.6 乌弄龙右岸大型倾倒体倾倒位移量值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乌弄龙右岸大型倾倒体成因分析 |
6.1 区内存在顺层斜坡岩层倾倒的现象 |
6.2 右岸倾倒体所在部位具备倾倒体形成的地形及岩性、岩体结构条件 |
6.3 右岸顺层倾倒体形成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6.3.1 模型建立 |
6.3.2 计算成果 |
6.3.3 反倾岸坡岩层倾倒数值分析成果 |
6.4 乌弄龙右岸顺层倾倒体倾倒过程 FLAC 数值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右岸大型倾倒体力学特性研究 |
7.1 倾倒体与未倾倒岩体接触面强度试验及参数取值 |
7.1.1 三轴试验 |
7.1.2 直剪试验 |
7.1.3 倾倒体与未倾倒岩体接触面强度参数取值 |
7.2 倾倒体内碎块状岩体强度试验及参数取值 |
7.2.1 三轴试验 |
7.2.2 直剪试验 |
7.2.3 倾倒体内碎块状岩体强度强度参数综合取值 |
7.3 倾倒体内较完整岩体抗剪强度参数 |
7.3.1 三轴试验 |
7.3.2 现场剪切试验 |
7.3.3 倾倒体内较完整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综合取值 |
7.4 小结 |
第8章 右岸坝肩倾倒体稳定性分析 |
8.1 计算剖面的确定 |
8.1.1 Ⅰ剖面形态的确定及边界条件分析 |
8.1.2 Ⅱ剖面形态的确定及边界条件分析 |
8.2 计算工况和计算参数 |
8.3 倾倒体稳定性计算结果 |
8.3.1 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 |
8.3.2 有限元法计算 |
8.3.3 强度系数折减法计算 |
8.4 倾倒体稳定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生产项目 |
个人简介 |
(10)碎裂岩体工程特性的等效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岩体结构研究现状 |
1.2.2 岩体质量研究现状 |
1.2.3 地应力研究现状 |
1.2.4 岩体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
1.2.5 碎裂岩体研究现状 |
1.2.6 与碎裂岩体有关的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碎裂结构岩体的类型及成因 |
2.1 碎裂结构岩体的基本标准 |
2.2 碎裂结构的成因及类型 |
2.2.1 构造作用形成的碎裂结构岩体及类型 |
2.2.2 风化作用形成的碎裂结构岩体 |
2.2.3 按结构体的原位状态划分碎裂结构岩体类型 |
第3章 碎裂结构岩体赋存环境研究 |
3.1 研究场址区域应力场分析 |
3.2 区域地应力测量成果分析 |
3.3 区域地应力场的反演 |
3.4 河谷应力场的特征研究 |
3.4.1 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垂直于河流河谷岩体应力状态 |
3.4.2 构造应力最大主应力平行河流河谷岩体应力状态 |
3.5 碎裂结构岩体形成的应力条件探索性研究 |
3.6 主要研究场地岩体或碎裂岩体历史地应力量值分析 |
3.6.1 研究地形总体特征 |
3.6.2 金安桥河流下切初期较低构造应力下现今河床部位地应力量值分析 |
3.6.3 金安桥河流下切初期高构造应力下现今河床部位地应力量值分析 |
第4章 碎裂岩体的结构指标及研究场址碎裂岩体结构特征 |
4.1 碎裂结构岩体结构面发育特征及统计方法 |
4.2 主要研究场地碎裂结构岩体结构体尺度研究 |
第5章 碎裂岩体的物理性质及其与地应力环境的关系研究 |
5.1 概述 |
5.2 主要研究场址碎裂岩体的物理性质 |
5.3 碎裂岩体重力压密与构造压密分析 |
5.3.1 碎裂岩体形成及压密概述 |
5.3.2 国外沉积物压密成果及分析 |
5.4 碎裂(碎屑)岩体压密的等效研究 |
5.4.1 新第三系砂砾岩成岩环境及邻近古全风化岩同步压密的环境条件 |
5.4.2 公伯峡电站坝址古风化岩以及第三系砂砾岩的粒度、物理性质 |
5.4.3 古全风化花岗岩、砾砂岩物理性质与应力环境的等效分析 |
第6章 碎裂岩体工程特性的等效研究 |
6.1 碎裂岩体工程特性研究中存在的难点或问题 |
6.2 碎裂岩体工程特性等效研究的基本依据或理论依据 |
6.3 各试验装置及加压测试系统 |
6.4 公伯峡电站坝址古全风化花岗岩、砾砂岩工程特性的等效试验研究 |
6.4.1 试验意义 |
6.4.2 等效试验试样及设备 |
6.4.3 试验成果 |
6.4.4 公伯峡新第三系砾砂岩、古全风化花岗岩等效试验成果分析 |
6.5 西南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碎裂岩体岩体特性的等效试验研究 |
6.6 赛格电站碎裂白云岩、碎裂玄武岩工程特性的等效试验研究 |
6.7 碎裂岩体等效压密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及有关问题 |
6.7.1 压密试验成果综合分析 |
6.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结论及问题 |
致谢 |
博士期间所做工作及成果 |
参考文献 |
四、中甸吉仁河水电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香炉山3-1号隧道不良地质分析及综合处理[J]. 杨海平,刘宗华,李世阳. 云南水力发电, 2021(06)
- [2]快速隆升金沙江上游典型河段滑坡敏感性与风险性区划研究 ——以徐龙-奔子栏河段为例[D]. 孙晓慧. 吉林大学, 2020(08)
- [3]金沙江上游茂顶河段滑坡成因机制及敏感性研究[D]. 周鑫. 吉林大学, 2019(10)
- [4]金沙江上游特米大型滑坡运动及堵江特征研究[D]. 王家柱.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5]乌弄龙水电站对外交通路线优化研究[D]. 王研. 长安大学, 2015(02)
- [6]龙开口水电站宽阔河谷潜藏式深槽对高混凝土坝工程的影响及治理方案研究[D]. 杜怡韩.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4)
- [7]日冕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早期智能判别及危害模糊综合预测研究[D]. 周福军. 吉林大学, 2013(08)
- [8]基于ArcGis的日冕水电站滑坡敏感性分析[D]. 王宏刚. 吉林大学, 2013(09)
- [9]澜沧江乌弄龙水电站坝址右岸大型倾倒体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 李树武.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1)
- [10]碎裂岩体工程特性的等效研究及工程应用[D]. 谢晔.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