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控一体化"的电网调控中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论文_李爱清

基于"调控一体化"的电网调控中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论文_李爱清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山东东营 257091)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的总体布署,国网东营供电公司积极进行了“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其中,“调控一体化”建设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新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调控中心+维操队”模式,即将原来的变电监控、变电运行维护全面分离,将监控业务与调度业务融合,与传统的“监控中心+维操队”运行模式相比,“调控一体化”模式减少了电网运行管理的中间环节,缩短了电网调控的日常业务流程,电网应急能力得到有效加强,整体提升电网调度运行精益化管理水平。调控员面临比以往更多的挑战、安全风险和安全生产责任,所以要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分析并采取预控措施,加强对电网运行和设备监控的管理,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危险点;预控

0引言

“调控一体化”建设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电网的调控工作是电力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调控员面临比以往更多的挑战、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风险。这就要求调控员始终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守“安全”底线,避免误操作、误调度事故,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因此,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分析并采取预控措施也就成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1电网调控工作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即危险点

危险点就是指易引发人为失误事故的潜伏点。结合调度现场工作实际,本文浅谈电网调控工作中的危险点主要有以下几点:“调控一体化”后,调度对部分变电设备实施遥控操作,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电网运行整体安全绩效,但同时增加了调控人员“误操作”的机率;调度、监控人员在统一场地工作,互相受到一定的干扰,应对突发性电网事件的风险加大;调控员面对大量的影响电网运行的信号和信息的监视,特别是事故情况下信息量激增,不能迅速及时捕捉到有效信息,有效信息被淹没在海量的重复信息中。此外,发布调度指令和执行遥控操作时无人监护,容易导致误调度、误操作事故发生;对运行方式考虑不周安排不当引起的倒闸操作误停电甩负荷;拟定的调度操作指令存在错误,在执行遥控操作时误操作;电网事故处理时不按规程规定处理电网突发事故;在受理工作票时审核不仔细,电网设备临修时有关安全措施考虑不周等。

2电网调控工作主要危险点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电网调控是一项整体的、连贯的工作,前后各项工作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一旦调控员发生失误,查找原因时肯定会追溯至几值人员,包括计划编制、保护及运方校核、班长审核、主管领导批准等多个环节。在电网调控工作中,调控员不直接面对相关设备,而通过远方遥控和维操队来执行调度指令的,因此,一个失误的调度指令被下达后,不具有直观性,不易被觉察。同时,调度值班人员是两人一班,而且两个人各自工作的独立性较强,当有不安全因素和行为发生时,不易发现、互相监督易失控等。误调度的事故发生后,调控员自己一般是不会受到伤害的,然而却会对维操队人员和设备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会影响整个电网的运行。根据调控工作的性质和危险点的特征,认为构成调控工作危险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1)调控员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仅凭自己的经验主观臆断,造成调度和遥控操作失误;(2)没有完善的调度工作现场规程,对电网系统资料缺乏管理,这样就使调控员在调度运行和设备监控中无据可依;(3)调控员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差,对系统运行状况不清楚,在操作中特别是在事故处理中,对于执行工作程序和流程不规范,延误送电。(4)工作联系和业务传递手续不全或不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当工作量大,操作任务比较繁重时,拟写调度操作指令票时容易出现错误;在与现场进行核对的过程中,由于现场汇报不清或交接班时没有对工作交接清楚就匆忙进行操作也容易造成误调度、误操作。(5)电网设备检修计划性不强,检修质量不过关和检修工作配合差,造成电网设备的无序重复性停电检修,从客观上增加了调控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构成危险点机率。要通过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充分分析停电设备工作的必要性,大力提倡、推广集中检修工作,整理各项检修试验工期,避免出现重复停电、临时检修现象,提高输变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同时,电网不及时进行检修,当出现故障时,造成电网设备无序重复性停电检修,使电网调控工作在作业过程中会客观地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同时,人为的失误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只能采取预控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或者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3电网调控工作中危险点的预控

(1)加强对调控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人是工作的主体,人的意识在工作中起关键作用,在电网调控工作中,调控员安全意识的强弱决定了调度工作的安全与否,所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使调控员端正思想认识,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工作责任心,为安全运行夯实思想基础。将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挂钩,设立调控安全专项奖金,提高调控人员的待遇,充分调动调控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加强调度监控业务培训。调控人员不仅要学习调度和监控业务的相互融合集成,还要增强驾驭电网、设备管控、应急管理的能力。特别是应急状态下,要善于利用技术支持系统的信息,进行故障性质的初步判断,以便尽快恢复电网正常运行。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客观上要求调控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因此,要加强对调控人员的电力技术专业培训,同时,要经常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电网系统仿真技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确保电网安全运行。(3)电网调控操作任务繁重,需要完成必备的人员配置。在原电网调度业务基础上,增加电网监控职能,不但要对电网系统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还要全面监视设备实时运行状态,执行远方遥控操作,工作内容和任务繁重,而且事故发生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所以要求人员配置满足公司五值三运转的规定,加强调控人员的融合,使调控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况,才能精力集中,具备正确故障判断、及时处理问题、能同时处理多处和不同性质的事故的能力。(4)严格调度运行管理。首先,就是认真贯彻执行规程制度,坚决克服一切习惯性违章现象。遇有外来干预调度运行,以《安规》和《调度规程》为准,不讲私情,按照“严、细、实”要求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严肃调度纪律,确保电网调控指挥操作畅通;(5)建立调控安全内控机制,完善闭环监督管理机制;(6)从技术方面防范调控人员“误操作”问题。开发应用调控防“误操作”技术,提供辅助决策。(7)做好调控信号和信息的分类。调度和监控业务的整合将使调控人员面对大量的信号和信息,特别是事故情况下信息量激增。做好信号和信息的分类工作,既要能及时捕捉到有效信息,又要避免有效信息被淹没在海量的重复信息中。(8)提高管理水平,给调度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切实解决调控员的实际困难,关心和体贴职工工作和生活,切实保障调控员的合法权益,让调控员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二是,及时解决调控员工作、生活中的难题,采纳合理化建议。(9)养成良好的劳动纪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况。调控员在下达调度命令和执行遥控操作时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情绪稳定。这就要求调控员增强责任心,下班时休息好,当班时才能安心工作,处理问题时思路才能清晰,才能保证正规的科学的命令和操作程序。对临时改变的工作计划及电网出现的事故、异常情况不盲目图方便、凭印象去处理。(10)在极端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下,调度向操作站移交监控职责,以及按电网风险要求落实管理干部到岗到位等。

4结束语

安全来自预防,危险在于控制,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在电网调控运行中,加强对电网运行和设备监控的管理,做好各项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工作,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勤.调度操作危险点分析与预控[J].农村电气化.2008.6.15.

[2]光在超.浅谈电网调度中的危险点预控[J].中图分类号:TM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6-0162-02.

[3]焦忠杰,成东旗.调度工作危险点分析与预控[J].

作者介绍:李爱清(1968.09.18),男,技师,专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网调控运行,调度自动化

论文作者:李爱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基于"调控一体化"的电网调控中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论文_李爱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