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积分评价模式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课堂论文,积分论文,评价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在博客中写下这句话:“学生喜欢电脑,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信息技术课?除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外,课堂教学评价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往往比较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关注点停留在知识点是否掌握和课堂任务是否顺利完成上,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分享与表达等基本学习品质却无从考查。如何采用有效的评价策略,设计符合实际的评价方案,并将它们切实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都必须思考和努力探寻答案的一个紧迫任务。 实施积分制评价模式的背景分析 我校初中部自去年起全面推进以小组合作、积分评价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之初,就有学生不时追问我:“老师,信息课怎么不课改呀?”看到学生对课改如此钟情和喜爱,我不禁也被学生的热情感染了,有点心动。但理智告诉我,课改光靠热情和一时的冲动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信息课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如果盲目照搬别人的课堂教学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所谓积分评价,简单来说就是教师通过制定一套积分评价制度,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及小组合作等各方面进行积分量化,从而综合评定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我们认真分析了目前初中段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认为采用积分评价模式后有如下优点。 首先,学科比较注重动手实践和操作。“实践出真知”在本学科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之间的动手操作能力差异很大,积分评价制课堂会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和时间,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其次,目前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几乎还没有相对正规的考试评价机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够,而积分模式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会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和发现、解决问题。 再次,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为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一般都以教师讲解为主,即使偶尔有学生展示和评价的环节,参与的学生人数也非常有限。 最后,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质都不一样,有些学生擅长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则善于语言表达,积分评价模式将让不同特质的学生都有了展示的舞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能指出同学中存在的问题,这都是采用积分评价机制的有利一面。 但正所谓有利必有弊,采用积分评价模式也会有难题需我们想办法去破解:其一,信息技术学科为非考试学科,学校和学生都不算太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时间肯定不会有。这就需要所有教学环节都必须安排在一节课内完成,这对老师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二,班级里按文化学科成绩组合的学习小组并不适合信息课。另外,我校电脑教室的座位目前还是传统的行列排列方式,从形式上来说也很难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其三,学生喜欢信息课,根本原因恐怕还是这门学科目前没有进入中考,没有作业和考试的压力。如果依照积分评价模式来上课,过多的教学环节和展示评价可能会大大压缩学生的自由活动空间,团队之间相互比拼的结果可能会让学生在学习上更急功近利,因此会失去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甚至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无聊和厌倦的感觉,这是我们学科老师所不愿看到的。 第一阶段的尝试 针对以上情况,在实施积分评价模式的第一阶段,我们采取了逐步渗透课改理念、以课堂积分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具体来说,暂时不采取小组合作模式,课堂评价主要以个人积分为主,根据每节课完成任务或作品的最终效果由教师给予一定的积分,当积分累加到一定的数值时,就承诺给予学生奖励一节自由活动课的激励机制。具体操作流程是:上课前5分钟学生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看书、自主学习课件或通过网络查询相关知识,然后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任务或作业(约20分钟),接下来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帮忙探讨任务或作业中的疑难点(约5分钟),最后由电脑随机抽签软件抽出至少三名学生进行任务或作品展示(根据课堂时间多少),其他学生可进行即时点评(约10分钟)。最后5分钟已完成任务并上交作业到教师机的学生可以上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对这个评价激励机制还是比较认同的,每节课首先就是关注自己的积分达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可以有一节课玩的时间。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比以前高了,效果也比以前更好了,以前那种没有完成任务就偷着上网的现象已经几乎看不到了。 第一阶段的尝试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能力强的学生不太愿意帮助操作慢的同学,原因竟然是怕影响自己的操作进度;第二,在教学实践环节需要帮助的学生太多,教师根本忙不过来;第三,在课堂评价环节个别学生怕影响到后面自己玩的时间,不愿意做过多评价,甚至主动评价者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强烈反对。第四,不遵守课堂纪律规范、上机课带食品进入、机房内乱扔垃圾、课后不按要求摆放物品等现象时有发生。 问题似乎反映在学生身上,但我们觉得根源却在于目前的课堂积分评价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完善。如何通过修改课堂积分评价激励制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乐意帮助和善意评价别人,逐步规范纪律和卫生意识,最终促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是接下来第二阶段需要我们重点去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的尝试 根据课改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第二阶段我们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 1.重新编排机房座位 打破和完善之前学生全部按班级学号对应电脑机器编号的固定座位编排方式。尽管之前按照班级学号编排机房座位非常有利于教师管理和考勤,但对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及同质学习团队的创建却非常不利。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依据学生操作能力差异(根据二次信息学业能力摸底测试结果)及相互关系、性格差别、思维习惯、男女比例等因素组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团队(根据机房布局特点按座位前后或同一排四位同学进行小组组合,如图1)。信息技术课堂整体评价模型的实践_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课堂整体评价模型的实践_信息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