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文学作品教学新视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作品论文,新视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学作品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针对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学习目标:“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为达成这一目标,课标要求学生的语文学习应“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则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一、新课程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之痛
(一)陈旧的教学参考书
教学参考书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主宰地位。而新一轮课改对语文教学参考书触动不多,教学参考书的编写依然存在着思想封闭、视角狭窄、内容单一等问题。这里仅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师用书中《祝福》一课有关资料为例,其中唐荣昆《关于祥林嫂的死》一文选自《名作欣赏》1986年第4期,沈振煜《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则选自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采英》。仅从资料创作时间上看,就可见教师用书提供给教师的课文相关资料存在老旧的致命缺陷,这样的教师用书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探究欲望、阅读兴趣的激发,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二)因循的文学鉴赏视角
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参考书的运用上较之于课改前,依然存在着一味认同、过分依赖等倾向,存在着对教学参考书的膜拜心理。这种思想倾向的实质,就是对陈旧文学鉴赏视角和文学评论方法的因循,就是文学评论新方法、新视角的备受冷落。语文教师日复一日地重复扮演着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忠实执行者的角色,只能导致教师在文本解读中自我判断能力的缺失,导致文学作品丰厚内蕴在语文教学中深层次发掘的式微,导致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死水微澜、生机绝无。
二、高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新路径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进一步解放语文教师的教学创造力,而解放的第一步,就是教师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多种文学评论新方法,开创多元文学鉴赏新视角,打开语文学习新天地。
(一)借鉴文学评论新方法,打开文学鉴赏崭新视界
案例分析一:再探鲁迅《祝福》的主题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人们一般把《祝福》的主题归结为以下两种:(1)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2)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师用书认为:“《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在它的全部描写中,包含着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那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呼吁,包含着为此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从中我们可以见到鲁迅这个伟大的现代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巨大身影。”
这些观点都是20世纪50年代政治话语模式下文学评论的产物,人们多以革命的眼光审视《祝福》,认为祥林嫂是一个被压迫与被奴役者的形象,从此角度人们就自然会提出是什么压迫、奴役着她等问题,也暗示了革命的必要性与正确性,以及反抗的必要性。这样的观察,固然可以突出祥林嫂形象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但同时也遮蔽了《祝福》的另外一些重要主题内涵。
文学评论需要新方法、新视角。我们何不尝试用这样一些新方法,从这样一些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文学作品,我们的文学作品教学兴许就会为学生展现出一派新的境界、新的天地。
1.人性分析的方法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从人性的角度还原文学作品中人的一切意愿、心理和行为。刘心武认为《祝福》的主题,就是表现人性中对于倾诉的渴望,就是表现人性中要求别人接受倾诉的渴望。他说:“我认为《祝福》的最可贵之处,还并不在于‘反封建’、‘反礼教’、或‘控诉旧社会’等层面上。《祝福》的深刻处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1] 88
2.“以意逆志”的传统文学鉴赏方法
《孟子·万章》曰:“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词,不以词害意;以意逆志,是谓得之。”“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或根据文本的整体立意来探求作者当时的心志。
把鲁迅的小说、杂文等多种作品做整体立意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其创作《祝福》的意图:正如许寿裳先生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牺牲者”三字大体触摸到了鲁迅先生倾心描写祥林嫂形象的真正内涵。祥林嫂的形象,不仅不是所谓的“愚昧与不觉醒”者的形象,恰恰是一个觉醒者的形象。祥林嫂就是一位“梦醒了”的人,从丝毫意识不到自己是人,到有了人的觉醒意识,这就是祥林嫂的人生价值,这就是祥林嫂这个形象的悲剧价值,“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鲁迅小说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他格外地敬重那些能够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怀疑的人,格外地敬重那些能够在人生的痛苦中觉醒的人。对那些在沉默中死亡的人,他固然表示出了极大的同情,而对那些在沉默中爆发的人,他则表示出了无比的敬意[1]91。
案例分析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哲学化解读
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现在的语文教学始终脱离不了剖析诗人思想情感、鉴赏抒情方式的俗套。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千古名篇,一般意义上的解读更是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仔细思忖,反复玩味,我们不难从词中发现许多对比鲜明、辩证统一的哲学意境:
1.历史与现实:思接千载——词人的飞扬思绪
词人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等“千古风流人物”引回到滚滚东去的大江边、赤壁畔,穿越时空,与现实中神游故国的“我”共情同思,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2.宏大与渺小:感慨万千——词人的空间遐思
词中之如画之江山、乱石穿刺之长空、惊涛拍打之无尽江岸、纷纷纭纭之千古风流豪杰无不尽显宇宙、天地、历史的宏阔壮美;在此天地间,“早生华发”的“我”则倍感自身的渺小。词人在宏大与渺小的强烈对比面前,可谓心生万象、感慨万千。
3.永恒与短暂:人生苦短——词人的时间断想
词中极力摹状三国周郎穿越时空,于众多被时间长河洗涤殆尽的风流人物中风流倜傥地走来,尽显英雄不可磨灭的才情和永恒气概;而词中却又现出词人对人生苦短、韶华易逝的哀叹。永恒与短暂在此矛盾地交织在有生有死的人的身上,如此断想,发人深思。
4.成功与失败:如烟似梦——词人的生命感悟
词中苏轼虽感喟韶光虚度、人生蹉跎,但也暗忖:风流易逝、周郎何在?大江东去,江月依旧,成败难料。人生如烟似梦,飘渺不定。
(二)搁置主题争议,加强审美教育
“文以载道”,传统语文教育始终将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重心放在作品主题思想的解读上,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文学属性,缺乏对作品个性化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的审美观照。
案例分析三:李白《蜀道难》之教学侧重选择
关于李白《蜀道难》主题,有众多说法⑵:(1)“危房杜说”,《云溪友议》卷二等谓严武镇蜀放恣,为人暴虐,房琯以故相为部内刺史,杜甫时亦客寓成都,李白恐房杜不免于虎口,所以作诗招其离蜀东归;(2)“刺章仇说”,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四等,谓章仇兼琼在开元末和天宝初镇蜀,期间曾有伐蕃之举,李白担心他不受唐王朝的节制,所以作此诗讽之;(3)“讽幸蜀说”,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奔蜀,朝野以为不可,李白此诗谓“侧身西望长咨嗟”,叹“问君西游何时还”,实为感唐玄宗幸蜀事而作;(4)“咏蜀说”,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认为,“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5)“送友人入蜀说”,李白通过写蜀道的艰危、政治环境的险恶,规劝友人王炎及早返回;(6)“寓仕途坎坷说”,郁贤皓认为此诗乃以蜀道之难寄寓人间行路难、仕进难之感慨⑶;(7)“无寓意说”,认为诗无寄托,只是吟咏蜀道艰险而已⑷;(8)“自然礼赞说”,《蜀道难》一诗以气势磅礴、淋漓酣畅的笔力极力描写了蜀道的峥嵘崔嵬、雄奇绝险,是诗人李白饱蘸浓墨倾力写下的一篇礼赞自然山水的诗篇[5】。
对见仁见智的众说,我们在《蜀道难》一诗的鉴赏教学中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采纳一说,介绍多说,进而引导学生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该诗主题的专题研究性学习。其实,此诗的教学完全可以回避连学术界都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主题问题,选择从李白古体诗的独特风格入手,重视审美价值挖掘,让学生着力鉴赏《蜀道难》这首最富浪漫主义的山水诗想象神奇瑰丽、夸张极尽能事的修辞运用,气势雄放、句式参差、韵律多变的语言特色,以及将神话与写景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
案例分析四:柳永《望海潮》的美学解读
《望海潮》一反柳词惯常风格,大开大阖、波澜起伏,浓墨重彩地铺陈了杭州的繁华、富庶、祥和景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师用书认为此词“虽为赠献之作,……是粉饰升平的歌功颂德的作品”,但还是“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平景象”。
然而,这样的介绍势必把教与学引向发掘此词思想内容的俗套,从而忽略柳永在此词中极力摹状杭州山水之美、百姓生活之乐的审美追求。
综观全词,我们不妨着力引导学生对词的文本内容进行重构,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结,发掘出“自古繁华”的钱塘(杭州)的厚重历史之美;品味“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灵秀绮丽与“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的雄奇奔放,体悟杭州刚柔相济的地势之美;涵泳词句,想象完形,勾勒杭州城市参差错落之构图美,再现词中展现的缤纷绮丽之色彩美、变幻多姿之季节美、明暗分明之昼夜美,以及悦人心脾之音乐美;体验杭州各阶层人士自得其乐、国泰民安之和谐美。
(三)多角度多侧面,多元解读文学作品
案例分析之五: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形象内涵发掘
对于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人鲨搏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师用书如是评述:小说描写了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渔夫桑地亚哥不屈服于命运,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与恶劣的环境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然而,我们不能只将眼光局限在桑地亚哥这一个形象上,在这个象征性的寓言故事中,作者设置的象征物很多,而其中的大马林鱼则是他着墨最多的一个,它蕴含着多层意思⑹:
首先,大马林鱼是一种宏伟目标的象征。海明威跌宕起伏的人生和文学创作经历与作品中曾经非常强壮,是个捕鱼好手,然而却久久不走运的老人桑提亚哥何其相似:年纪渐老,名声可能毁于一旦,却靠着坚忍不拔的意志,捕获了一条硕大无比的马林鱼。显然,这里的大马林鱼象征了人们企盼达到的宏伟目标。没有确立这种宏伟的目标,就不会去奋力拼搏,也就不可能有极大的成功。
其次,大马林鱼也是人类美好前途的象征。作品写老人经历连续84天出海均空手而归的厄运后,第85天继续扬帆出海。对于捕到大鱼,“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作品这些反反复复的描写,使人联想到人类自古到今不管经历了多大的灾难,对美好前途的信念未动摇过。正是凭着这种信念和希望的指引,人类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因此,大马林鱼实际上是人类美好前途的象征。
再次,大马林鱼还象征了一种非凡的光荣。作者多次通过老人的内心独白来直接赞扬大马林鱼是“那样的了不起”。文中老人对这个对手不仅不怀敌意,反而亲切地称之为“我的兄弟”“我的朋友”,在与大马林鱼搏斗的整个过程中,老人始终对它怀着尊敬、佩服和喜爱的心情。正如老人是人中英雄一样,大马林鱼也是鱼中豪杰,在搏斗中两者可谓旗鼓相当。虽然大马林鱼最终死在了老人手下,但它是在与老人进行了长时间的顽强较量之后死去的,它死得很悲壮、很英勇,因而,它代表了一种了不起的光荣。
从桑地亚哥到大马林鱼,不同的视角给我们打开了展示文学作品丰富内涵和独特风景的一扇扇窗户,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文学作品本源意图脉搏的丝丝悸动,感受到多元解读对开启学生心智、涵养其文学鉴赏力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