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点巧拨促合作论文_杨侠

精点巧拨促合作论文_杨侠

山东省烟台第六中学 264000 

摘 要:适时、有效的点拨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突破思维障碍,走出认知的误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要使点拨真正的适时、有效,要求教师既要在小组合作之前做好点拨的准备,又要在点拨时注意点拨的形式和技巧,更要紧跟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时抓住点拨的时机。

关键词:点拨 适时 有效

点拨,即指点或启发。它要求教师用更加精练的语言,给予学生更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和启发性的指导。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科,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各种的协助与合作,所以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等优点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能使物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然而,在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较典型的就是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小组合作就是扔几个问题或是做个学案给学生,让学生几人为一组一起讨论讨论,学一学、做一做。这种缺乏教师跟踪与指导的小组合作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自然会大打折扣,所以到最后教师会发现该怎么讲还得怎么讲。教师的跟踪与指导在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而要想做好跟踪与指导,教师就必须精于引导、善于点拨。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精于引导、善于点拨的教师呢?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做好点拨的准备

首先,教师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点拨的问题和课上可能新生成的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密切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发现学生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寻找点拨的着力点,抓住点拨的时机。如果教师把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缺乏与学生共同进行学习探索的体验,那只会坐失点拨的良机,使小组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灵活变换点拨的形式

我们可以根据点拨的对象将点拨分为整体点拨、小组点拨和个体点拨多用于小组合作之前的引导或合作之后的提升。合作前的整体点拨可以说是教师为学生搭梯子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引领小组合作的方向,使学生的合作有的放矢。教师要抓住小组合作的关键点,通过问题引导、图片展示、 视频播放、实验演示等途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通过小组合作来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终解决问题;合作之后的点拨多是教师针对学生合作的整个合作过程进行的总结和补充,当然也可以是针对合作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和拓展。例如针对合作中的某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较合作之前的点拨,它更考查教师对小组合作整体过程的跟踪把握程度和以及教师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

小组点拨和个体点拨主要指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针对不同小组、不同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的个别跟踪和分类指导。点拨更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点拨方法和技巧。有的小组或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根本就不需要教师点拨,点拨的话也只需只言片语;有的小组学习能力较差,教师简单的点拨不足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就要采用一些知识迁移、类比等点拨方式,进行学习的牵引和诱导。但不管形式如何,点拨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都融入合作、投入学习、解决问题。这两种点拨与整体性点拨相比,更需要教师关注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及时抓住点拨的时机

过早的点拨不利于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点拨不及时又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降低课堂效率,所以教师要及时抓住以下点拨的时机。

1.在学生思维的关键之处点拨。在探求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往往比较肤浅、停留在现象的表面,这时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识情况,通过点拨、引导,搭建合适的桥梁,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突破口。

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我让学生尝试用普通的平面镜实验,观察能不能用光屏在镜子后面承接到像。在学生发现承接不到像的时候,就有学生提议换用玻璃板做实验。但是通过和学生交流,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换用玻璃板的认知有问题:他们误认为物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玻璃板在其后面成像。因此我又让学生验证:把光屏放在玻璃板之后能否承接到像。待学生亲自验证了用光屏同样承接不到像时,再通过让学生分析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后其他物品的位置关系,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利用“重合”的方法,即可以找到像的位置。通过这样一个学生自己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但能为接下来要学习的“实像与虚像”部分埋下伏笔,更能让学生意识到研究问题不能仅凭主观感觉,还要尊重客观事实,勤于动手,善于思考。这种立足学生、层层点拨和引导的方式,要比让学生机械地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去做实验,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也更能锻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合作中有疑惑之处点拨。小组合作讲求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思考和探索。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还很有限,考虑问题不是很全面,再加上组与组之间存在差异等,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存在疑惑或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必要的点拨。

例如,除了实验探究课,在复习课和习题课这两种同样比较适合小组合作的课型中,这种解疑性点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小组合作遇到难题又久攻不下时,教师的一句点拨可以为学生指点迷津、理清思路,使学生茅塞顿开,从而正确把握物理问题的本质。诸如学生在解决浮力问题时容易忽略的浮沉状态判断,在解决密度问题时容易忽略的等质量、等体积关系,在解决电学问题时电压和电阻不变的条件,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教师注意的点拨点。

3.在学生有争议之处点拨。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和实验的结果等常会有争议。这时教师要针对学生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引导和启发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方法、步骤进一步探讨,找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设计“测液体密度”的实验时,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就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说先测质量,有的同学说先测体积,有的同学觉得先测哪个都行。此时我就抛出了“有没有哪些情况会让我们测量的质量或体积不准?”“如何才能减小误差?”这两个问题,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学找出对方的实验方案中的不足,从而讨论分析,选出了最优的实验方案。如果学生讨论不出最优方案,教师还可以给出自己的方案让学生分析比较。在这种冲突与交流、对比与探讨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养成科学严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4.在合作可提升之处点拨。这类点拨是教师针对学生合作的整个过程或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加以分析优化,它更注重拓展性和开放性。

例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评估环节,有的学生提出了匀速拉动不好把握的问题。我就给出提示:“要想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使木块处于平衡状态。除了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能不能利用另一种平衡状态呢?”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能不能据此对实验进行改进。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很快想出了让木块静止,拉动下面木板的实验方案。

掌握适时、有效的点拨方法和技巧,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不要过多或是不合时机的乱点拨,点拨一定要结合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围绕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因为只有点拨适时、得法,才能实用、高效。

论文作者:杨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精点巧拨促合作论文_杨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