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民族主义浪潮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主义论文,浪潮论文,当代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冷战终结及其后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国际组织的全球化及经济领域全球化也不断得到加强,这使政治与经济领域的民族主义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与消解;而文化民族主义正在蓬勃兴起,发挥前所未有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试图对当代文化民族主义的类型、表现与特点作一探讨。
文化民族主义的起因
当代的文化民族主义是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外因来看,有几种因素促发了当代的文化民族主义:冷战后的科技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共享的文化空间的建立,文化意识上升;这一变化同时加剧了原有政治、经济不平等,其影响力直接反应为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现代化潮流冲击民族政治、经济与价值观,造成民族认同的危机,促使人们关注于民族性;经济水平的高度发展,使人不再限于衣食住行,而更多地关注于文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需求与组织形式,使不同国家注重以文化民族主义激发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
从内因看,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人的需求由物质转向精神,民族主义也表现为一种倾向于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差别的趋势。在乌兹纳杰那里,它被认为是具有先验性与群体性的主体心理状态的的模式,即心理定势。而以荣格的观点,民族心理定势的最深层表现是“集体无意识”。它是人类存在以来,进行社会活动的心理积淀所形成的精神模式,具有先验性与普遍性,规范与支配着人的精神活动,成为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当它受到外界的冲击与压抑,则沉入到人的无意识中去,与本能结合,伺机突破。其在量上的积累,常汇聚成无意识的激流,引导其爆发的方法是象征。文化精英正是利用传统的文化观念及符号的象征意义,将受压抑的集体无意识导向为力量强大的民族主义洪流,当这一潮流由文化突破时,文化民族主义便产生。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种(民族主义的最终结果也取决于需求)。即集体无意识与现实适应的矛盾斗争的胜负取决于外界事物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对外界事物的需求越大越易造成文化适应,反之则越易顺应集体无意识。
文化民族主义的类型
文化民族主义在世界各地展开,从地理与文化空间上大致可分为如下类型:
1.扩张型:主要表现为文化帝国主义或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是,发达国家不仅依靠雄厚经济实力、先进科技水平、自身的实力与影响力,操纵国际政治、经济局面,同时还对世界各国文化实行渗透,借助媒体投资、采用全球卫星技术、互联网络、商品战略、跨国公司垄断等方式,输出西方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
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无孔不入,从物质到精神包罗万象,冲击了民族所固有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语言文字,并内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的心理意识。这种文化殖民主义行为对不同国家造成了不同影响:对发达国家而言,通过大规模的文化入侵,殖民国达到了对被殖民国文化体系、价值观的破坏与动摇,并培植了新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水准;通过全球性的文化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社会心理的文化观念在全球树立了牢固的威信,它伴随政治、经济实力,巩固了原有的政治影响,强化了其政治控制与支配力量,导向其政治目的,同时又造成了新形式的财富掠夺。对被殖民国来讲,造成了价值观的失范与误导。原有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受到文化殖民主义所鼓吹的梦想取代。西方的价值标准造成了被殖民国对本民族文化的怀疑与自卑,进而形成推崇西方、模仿西方的势头。造成了新的奴役与被奴役、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被殖民国进一步沦为商品生产地及倾销市场,造成财富源源不断流向西方。
文化殖民主义就其实质是旧帝国主义的继续,是在全球民主化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帝国主义采取的新式殖民方式。它是以文化为突破口,从根本上对被殖民国的整体意识进行导向,进而达到强化政治霸权,获取巨额利润、继续奴役与掠夺的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表述具有代表意义,他首先提出“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在国外促进民主与人权不仅是一种道义上迫切履行的义务,而且是一种支持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可靠战略方式。”(注:转引自王晓德《试论冷战后美国对外“输出民主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2期。)
文化保护主义和文化复兴主义即是这种类型。文化保护主义:许多国家政府面对文化殖民主义的强大攻势和本民族民族意识淡化,民族传统迷失的危险时,通过多种途径,控制文化殖民主义的影响,保护本民族传统的利益。一方面表现在政策与条约的制定,通过国家权力限制外来文化渗透,发展本民族的信息传媒力量,控制民族文化领地。另一方面,各被殖民国还努力复兴或振兴本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观。重视民族文化认同中的文化因素,通过不同渠道加以强调,以此增强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从而自觉地排拒外来文化的渗透。而文化复兴主义主要反映在后一方面。
文化保护主义维护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及其传承,其积极意义是在一定程度遏制了全球化中的政治、经济不平等,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其消极意义是阻碍了文化间的交流。
2.排拒型:文化排拒主义即属这一类型。文化排拒主义一般多发生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对本国文化怀有优越感,加之现代化过程对本民族文化的挑战,使这些民族对外来文化产生排拒意识。极端民族主义在文化上的反映就是典型代表,它的核心是民族与种族优越感的极端化。它要求维护本民族血统的纯洁,保持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和生活方式。郝时远在《极端民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全面研究。他认为,历史上的极端民族主义的目的一般是“反动统治阶级往往通过宣扬和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利用和加深民族矛盾,促使民族主义向极端化的方向发展来维护其阶段统治和实现其政治主张。”而极端民族主义的根源是阶级社会的不平等。其形成与表现是“民族的社会地位不平等形成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对抗,而对抗的前提都是建立在维护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民族自我维护的要求,不仅需要严格地区分民族界线,而且需要通过抬高自我、贬损他人、为追求本民族利益不惜损害他民族的利益来实现时,当这种要求发展为一种狂热的民族激情时,民族主义的盲目性将使对本民族的标榜、炫耀和对他族的偏见、歧视和伤害发展到不受理性制约的极端地步。这种极端性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方面强烈地表现出来,甚至会发展到从生物遗传学意义上进行种族、民族的优劣划分。”而冷战的终结促发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的发展。“民族分离、国家分立所引发的民族仇杀和战争,难民如潮的冲击,西欧国家普遍的经济衰退和失业困扰,都使民族主义的排他性日益强烈。”(注:郝时远:《极端民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世界民族》1995年1期。)
同时,在发展中国家中的文化保守主义本身就包含着排拒性,而且也会产生对外来文化的极端态度。
3.创生型:以文化界定主义为代表。文化界定主义是指通过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族群身份界定,为民族认同提供统一标准。文化界定主义一般发生于原苏联、东欧地区或非洲及一些亚文化地区。文化界定主义一般可分为:其一是以文化复兴为主的,主要表现在原苏联、东欧地区。它通过唤醒原有的民族传统及民族精神,为新的民族国家提供整合的依据,以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其二是发生在非洲地区,许多国家在摆脱贫穷落后与政治不平等及发展民族经济、政治的过程中,意识到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民族主义整合部族主义、以国家意识强化民族意识,为国家发展提供理性依托。其三是在传统的亚文化地区。以日本为例,日本通过抗拒他人而界定自己,将中国与西方文化视为普世文化,并据此认为他们是处于普世标准确立的中心文明的过缘。
文化界定主义就其实质是为民族国家的合理性寻找依据,以维持长期的稳定与发展。是以文化标准支持政治独立,进而实现民族国家强盛。它有利于政治独立国家的出现,实现国际政治中的力量均势,从而有利于国际关系中的民主化趋势。
4.聚合型:主要表现为泛民族主义和世界民族主义。泛民族主义:指以共有的文化因素为感召,力图将大范围内的具有文化同质性的民族或国家归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运动。它将文化的自然疆界理念化。泛民族主义运动在冷战结束后颇为活跃,一些弱小民族为维护自身利益、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新的联合方式。民族主义在新的世界环境下,虽然包含了一种抗拒帝国主义、振兴民族的理念。但是它以种族、宗教、民族为基础的聚合仍体现出强烈的排它性,而其政治化的发展则往往会构成对主权独立国家的挑战。
世界民族主义思潮由来已久。在当代,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使世界一族、地球村的观念越来越被广泛接受。不同民族在进行政治、经济联合、共同处理生存、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时,强调共同性。这一观念具有数百年传统,而法尔克和马瑞恩的观点具有代表意义:世界民族主义的明确形式是世界联邦制,并将联合国作为一种世界政府。它与世界主义的哲学传统和全球化的观念类似。世界民族主义观念尽管在不断得到发展,但它仍然受到来自个体民族的民族主义的困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中这样讲到:在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的情况下,我们将愈加珍视从内部衍生出来的传统的东西。(注:约翰·奈斯比特、帕特里夏·阿伯迪妮:《2000年大趋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这正是全球化与民族主义悖论的写照。
世界民族主义有利于国际关系与国际协作,对不同民族文化、政治及经济的发展具积极影响,但文化独立性的问题也提上日程。
文化民族主义的表现
文化民族主义涉及多个领域,大致表现如下
1.由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直接促发的文化民族主义
交往促进经济发展,经济中的交往是以不同的分工为目的的,它所要求的是特色与多样化。经济所促发的文化民族主义在以下几点上表现较为突出:
(1)贸易与旅游业的发展:国际贸易日益显示重要性,1997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3250亿美元,顺差404亿美元。在我国出口的商品中,传统手工艺品、食品、药品、保健品功不可没。在出口创汇的促进下,大批产品基地、生产厂家蓬勃兴起。其所造成的经济及社会影响,不仅加强了全民族对此的重视程度,亦引发了民族自豪感,从而使这些特产在商业意义之外,还同时具有文化意义。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先生总结近年来旅游的新趋势:“人们现在旅游需要的不仅是阳光、沙滩,更需要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秀山异峰……。”(注:沈进康:《中国旅游业前程似锦》,《国际市场》1998年第12期。)旅游业在全球的勃兴为发展传统文化提供动力。这两者对文化民族主义的影响在于,它们由外部需求引发内部响应、由对文化的功利层面的认同发展到精神层面认同。
(2)对传统人文景观的重视加强:传统人文景观是文化民族主义中典型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象征符号,历来深受各国重视。通过本国传统特色的人文古迹,在向世界展示本国文化特色、人民创造力、文明程度的同时,增加了本国人民对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的自豪感、认同感。在旅游业中,各国一方面加强对古迹的修缮、保护工作。一方面开发、建造新的景点。我国先后对长城、故宫、乐山大佛等一大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进行了修复。同时又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观、民族园、民族文化街,还修建了反应56个民族的特色的“中华民族园”等景观。再如菲律宾政府拨款建“缩影公园”。公园内部设计和建筑犹如缩小的菲律宾,集中反映了全国几十个省的风土人情和山区土著民族风格各异的民居,公园内有民族舞蹈表演,还设民族风味小食店,民族博物馆展出菲律宾各民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及精美的工艺品。
(3)饮食业的民族特色:贸易、旅游业发展直接带来了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对异民族特色食品的兴趣,使民族烹饪和饮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开发与创新、高贵的御膳走向平民、各地的特色名吃不断得到重视与发掘、许多老字号纷纷涌现……。为对抗外来饮食文化的渗透,民族饮食在适应时代中寻求发展。1997年8月当麦当劳在莫斯科开到第15家分店的时候,俄国人自己的快餐“俄罗斯快餐”应运而生。莫斯科一夜之间出现了40余家俄式快餐。法国和菲律宾也不甘示弱推出了适合本民族饮食习惯和口味特点的传统食品。
(4)器物文化层面得到大力发展:对传统器物进行保留与发掘,对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器物所包含的人类智慧与精神的认同,使传统的工艺品、器物、服饰等具有了超越民族界线的价值。外部的认同引发了内部的共鸣。中国的丝绸、瓷器,日本的漆器,非洲的木雕……各民族颇具特色的优秀传统器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重视与发展。1999年2月在纽约举办的中国千禧年时装展颇具代表性,展出中国历代各款纺织品和服装,华夏古风熠然重视。国货运动:国货运动所显示的深厚民族认同,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民族主义意味。韩国政府大力宣传国货运动,国产的各种商品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诸方面,国民自觉使用国货已蔚然成风。中国人的国货意识也在增长,抽样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倾向于选择国产品牌而不是外国品牌。
(5)民族、民俗文化复兴:经济发展对社会与民族的冲击,使最具传统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勃兴。在我国,各种文化节、庙会纷纷出台。本着“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原则,各地运用自身的文化特色举行文化节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招商引资活动。沉寂多年的庙会也重新回到市民的生活,许多庙会甚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庙会挖掘整理出许多濒临消失的老玩艺,有民间老艺人的手工艺品,也有传统的曲艺、杂耍及传统的风味食品。这正是传统文化逐渐被新时尚取代时,人们对传统的回归。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也都按照本国民族文化的特点开展民俗旅游。
(6)传统医药的发展: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引起人们对生存质量的日益重视。中医药所具有的治本、整体调理、副作用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世界性的关注。我国对中药的开发与生产大大加强。许多民间、祖传秘方被大量发掘和投入生产,新研制的药品、保健品层出不穷,传统中医药理论同时被应用于保健和治疗新的疑难病症。各医学院或医学机构纷纷举办各种中医临床、中药、按摩、针炙学习班。据一些报刊介绍,在医学传统深厚的印度,民众对传统医药具有同样的热情。在传统医药基础上,利用草药制成的一种增强记忆的补脑丸,不但使百姓趋之若鹜,亦使许多国会议员与著名人士大加赞赏。
(7)影视业的发展:当代文化帝国主义的倾向,以美国影视业全球性的扩张最为典型。美国电影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美国电影业以极强的渗透力占据60%左右的全球市场。并通过两个卫星频道(花花公子电视频道和科学频道)将节目送到欧洲,对欧洲各国公共电视台造成冲击。在美国视听产品全世界侵袭的浪潮刺激下,展示本国历史与文化的影片得到发展。俄罗斯电影从禁锢中解放之后,在短暂地模仿美国之后,观众对具有优秀传统的俄罗斯民族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近几年电影艺术家把目光投向俄罗斯的经典文学作品、掀起了改编热。中国也不断开掘描绘传统的电影,出现了大批反映传统的影响作品,如《秦颂》《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鸦片战争》。同时,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先后用十几年时间,将四大名著搬上屏幕,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掀起了热潮,弘扬了民族精神、普及了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我国影视界还推出大量反应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它们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以打开国际市场为目的。同样的倾向也出现在日本电影业,日本的世界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梦》用西方易于理解的电影语言将东方的精华介绍给西方,被国际影评家寓为古典美术品。在视听企业走向繁荣发展的同时,文化保护日益引起世人的重视。世界深受美国影视影响的国家,除以协约形式遏制美国的渗透,还大力发展本国的影视业。韩国政府对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音乐、电影的入侵进行严格限制,1994年开展了一场以减少外国文化对青少年影响为主旨的运动,使一些美国乐队因此而被拒之门外。
(8)信息业和广告业的民族化发展:文化民族主义在随着新产业的出现而得到扩展。计算机网络在全球化使各国致力于建立本民族语言为主的网络以对抗网络中的霸权。除英语之外,尚有中文、德文、阿拉伯文、希伯莱文、韩文、日文等文字的网络系统。1997年国际网络中还出现了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的杂志的网站。我国自1994年加入联网,已建有多个网络,全球性的中文网络也正在迅速发展。各国政府还充分利用广告形式,强化民族意识。法国强调打入法国市场的外国商品应使用法文,韩国在广告牌、商品标签上都有“身土不二”的标志。除从政策上反映外,广告的内容上也有所表现。各国广告中均出现典型的民族象征物、民俗风情、传统艺术特色。
2.政治影响着文化民族主义
(1)冷战的意识形态真空效应:冷战意识形态对峙终结,造成传统文化、信仰复兴填补了意识形态的真空,这在前苏联地区表现突出。以宗教复兴为例,从1988年俄罗斯东正教筹备基督教传入俄罗斯1000年开始,宗教复兴就拉开序幕。而其在当代的大规模复兴不得不归于政治的影响。在民主化与新思维指导下,戈尔巴乔夫颁布新宗教法《关于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取消了国家对宗教的一切限制,对宗教的复兴进行了首肯。
1991年原苏联解体促进了俄罗斯东正教全面复兴。随之而来,宗教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叶利钦就任总统曾接受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的祝福,而"8·19"事件期间,阿列克谢利用电台支持叶利钦则表现了二者之间的默契。事件之后,俄罗斯政府宣布禁止共产党活动,废除原有的政治思想教育制度。东正教势力便填补了意识形态上的真空,得到空前的发展。许多人一夜之间就成了虔诚的教徒,有的人甚至以信教为自豪。上教堂、做礼拜、施洗礼、作安魂祈祷、喝圣水、购买圣经、圣画、圣物的人越来越多。教堂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之一。军队中军人工作委员会也与东正教教会达成协议:向部队发放《圣经》,基本上人手一册。在军人工作委员会中设立了宗教事务处,军事院校也准许设立宗教研究室,开设宗教历史课等等,用宗教教义加强军人的精神道德、爱国精神、保卫国家的责任感。宗教节日在1992年俄罗斯官方废除了传统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十月革命节后取而代之。莫斯科政府还按照传统的方式庆祝了东正教“主降生日”和复活节,恢复了废除多年的传统仪式。在政府的支持下,全俄成千上万的教堂和修道院都被迅速修缮一新,教堂的一些设备实现了现代化。宗教在传媒与出版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东正教会还组织社会服务网,对贫困者给予物质或精神帮助。法律允许教会开办主日学校、宗教学校、神学院、神学研究机构等各种类型的宗教学校,这些学校招生额年年增加,宗教在政界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政党都在争取宗教界的支持。
(2)民族意识的泛化:拥有共同民族文化因素的传统深厚的民族国家正在发起联合的运动。泛伊斯兰主义正把传统上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凝聚在原教旨主义的旗帜下,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探讨一切可能的联合,它不仅有政府的首肯,也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在当今社会影响极大。泛突厥主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它以召开国际性突厥人大会、倡导统一语言与文字、加强突厥民族的联合而形成气候。泛斯拉夫主义、泛哈萨克主义是冷战终结后活跃于原苏东地区的泛民族主义运动,它已得到原苏联的一些国家积极响应,反应了一种恢复旧日帝国辉煌的愿望。泛蒙古主义也一度兴起,1993召开过世界蒙古人大会。
3.文化发展促进文化民族主义
(1)民族语言的复兴。语言作为一民族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法国政府为维护法语和法兰西文化的纯洁性于70年代中期便制定一条禁止在广告和政府文件中使用外来语的法令,1994年2月,又在此基础上扩大至经贸交际中。为了抵制英语对法语的侵袭,法国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全国性的法语听力比赛,这一传统深入民心。新加坡在多年英语教育后,再度掀起华语运动,历届新加坡政府领导人都强调华语和吸收中华文化的精华的重要性。政府还成立“华语运动委员会”组织华语运动。制定华语运动的口号编印学华语的教材与词汇手册。采取率先示范、重点推广的方式,各政府部门成立华族公务员推广华语委员会,开班学习华语会话,并找出特殊对象(榜样)进行重点推广,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华语比赛。同时实施双语制,借助大众媒介,促进华语在社会上应用。原苏联地区各国注重使用本民族语言,各国现在都将本民族语言定为国语,波罗的海国家甚至规定不能流利讲国语的人不能到国家机关中任职,哈萨克斯坦规定医生开药方也要用哈萨克语,这使俄罗斯人在政治发展和日常生活方面面临严重困难,因此他们强烈要求把俄语同当地民族语言一起并列为国语。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原来都使用俄语,所有的官员、译员都受过严格的正规训练。但在国际交流与会谈时,他们却提出在正式场合使用本国语。广州市1999年8月1日起实行《地名管理条例》,要求不以外国地名作本市地名。日本地名标志多用汉字书写,但汉字下有按照日文的发音罗马字母拼写,坚持主权立场与民族尊严的意识可略见一斑。
(2)文学的文化民族主义:在我国当代文学中就有明显表现。伍方斐进行了如下概括:“文化民族主义以后殖民时代西方文化渗透为背景。韩少功、阿城等的寻根文学和文化小说、张承志、张炜等基于地缘政治和文化批斗的一系列长篇作品、王蒙的文化反思小说……他们第一次通过文学作品对“民族”概念与民族神话进行反思,无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如何,是激进主义还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他们都恪守着民族主义的文化决定论立场,个人主体性在文本中只是对民族主体性的一种富于个性的叙述。在目前的后殖民文化语境中,文化民族主义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本土”等概念。”(注:伍方斐:《现代性:跨世纪中国文学展望的一个文化视角》,《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另据报刊记载,1999年春节期间,北京音乐厅举办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促使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进一步升温,古诗词成为新春热卖。
(3)教育的文化民族主义:在现代化过程中几乎各民族都要强调教育的民族性问题。以墨西哥为例,墨西哥9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所设立的教育现代化模式,明确规定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墨西哥教育现代化强调的是教育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主张对青少年进行热爱祖国和民族文化的教育。香港许多教育界人士也主张改进公民教育,将树立国家民族观念确立为公民教育的总目标。新加坡对华语的推广也带有这一色彩。
(4)跨国界或族界联系:推进民族文化复兴出现了突破国界与族界而走向世界的趋势。法国也积极表示愿意对以法语为第一外国语的国家或地区给予津贴和帮助。俄罗斯从1994年开始向原苏联其他国家的俄语学校和文化设施提供资助,研究制定帮助学俄语国家的短期和长期计划。为推广西班牙语、传播西班牙文化,1991年西班牙成立由政府拨款的“塞万提斯协会”。该协会在海外有30个教学中心,主要集中在与西班牙有共同历史源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北非、亚洲地区。“塞万提斯协会”海外中心致力于教授西班牙语,举办种类绘画展、电影周、召开文学讨论会等。协会还协助各新闻机构编排有关西班牙语的教学和声像节目。香港无线电视台举行的国际华裔小姐选美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世界华人的民族认同。参赛者在客串成中国历史人物的司仪的引导下,通常经过包括唐朝服装、古装式晚装、旗袍装、书法比赛等项在内的角逐,以新奇的方式引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除此之外,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认同感也在增强,1999年春节期间,我国在新加坡举办“北京-兔年-春节”文化节受到热烈欢迎。北京民俗村4天迎接来客超过30万人。
(5)对本民族历史的怀旧:原苏东地区各国显示了对本民族历史的怀旧情绪。属于旧日帝国的文化符号被重新提出。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刮起更改地名之风,将城市街道名称恢复十月革命前的叫法。1993年莫斯科政府建议迁走位于红场列宁墓中的列宁遗体,把原来置于红场中心的“莫斯科解放者”——17世纪初抗击波兰入侵莫斯科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塑像重新竖立在红场中心的历史原址。
(6)对民族象征物、文物关注:韩国选定包括传统服装、韩国文字、跆拳道、泡菜和烤牛肉、石窟岩和佛国寺五个文化象征,以便让世界认识韩国,提高国家与民族形象。近年来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正在把收回和保存珍贵的文物和艺术精品等历史遗产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惜重金购买。为保护泰姬陵这一历史古迹免受环境污染侵蚀,印度最高法院于1996年底颁布法令,关闭泰姬陵周围292家污染严重的厂家。1996年年初加拿大政府掀起的“热爱加拿大”运动。开展了赠送国旗的活动,政府设有电话预定免费赠送国旗的服务,还规定每年2月15日为加拿大国旗日,并要求民众经常悬挂国旗,安排国旗日那天在全国飘扬百万国旗,强调其作为国家精神象征的意义。我国于1992年至1998年底依靠投资与捐资8400多万元整修黄帝陵,开工23个项目,改善了祭祀条件。1999年4月5日上万名海内外同胞汇聚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庙广场,隆重举行了“已卯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这些现象都表明,各民族在加强对本民族象征物的关注。
主要特点
现代的文化民族主义是冷战终结后,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延伸,与世界政治格局转换及现代化进程加速密切相关。首先,本次浪潮是在大规模的国家分化、整合的政治民族主义运动之后,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是为新的民族国家提供存在的合理依据与界定,同时寻求新共同体稳定与秩序化的价值观念。其次,民族主义的震荡与现代性加剧造成的潮流冲击现有的国家,动摇了维持其稳定与秩序化的传统价值观。各国面临着在剧烈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过程中保持民族存在、发展而对民族性进行重新界定的问题。其三,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文化民族主义既是长期被冷战压抑所造成的文化复苏;又是由于政治的霸权主义受到遏制,文化成为新时期取代政治的新方式。在这种形势下,文化民族主义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范围广、共时性强:与近代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相比,当代的文化民族主义在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影响下,具有多层面的特点。它的影响面较广,尤其以经济较为发达、文化传统相对浓厚的欧洲、亚洲、北美洲最为典型;类型多样,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涉及语言、历史、宗教、教育、生活方式等文化的多个领域。不同地域与领域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又彼此互动,使当代的文化民族主义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2.动因的多样化:当代的文化民族主义由于处于空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动因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它既有间接的动力、又有直接的动力,既有从文化的差异引发的文化民族主义,也有通过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干预引发的文化民族主义;既有出于对外来文化的抗拒、又有通过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引发。对抗拒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侵蚀,如伊斯兰主义的出现及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文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而经济发展所促发的文化民族主义则是通过其他民族对本民族文化所做的价值肯定反过来影响本民族对自身进行重新认识实现的。
3.常常与政治、经济民族主义相纠葛或转化:当代的文化民族主义由于涉及多层面,常常与政治民族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缠杂,具有向后两者转化的倾向。泛民族主义积极探索着从文化理念向政治运动的转变,而欧洲对美国影视业的抗拒也在保护文化的主旨中夹带着经济的意味。
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直接促发了文化民族主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与合理分工,这首先以经济特色的多样化为前提。意味着各民族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本民族特色,交流是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特色产品在市场经济的流通中,满足不同民族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并由此得到更广泛的认同,这种认同引发了该民族的自豪感。文化消费的功利层面变化引起了精神层面的变化。
政治影响了文化民族主义的潮流,冷战后两极格局的转化的过程中,国际间竞争使各国越来越强调政治力量的重要性,政治手段及国家意志的有限性使各国借助于文化。文化因素的广泛性与深远性使其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政治大国以古老的信仰填补意识形态的真空,借助于信仰的力量平息人们对现实的怀疑与躁动,以信仰来整合民族,实现秩序化。弱小民族以文化联系同类,谋求政治力量的强大,以加强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
文化意识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出现而上升,经济一体化扩大了民族交往的范围和程度,在频繁的民族交往中,民族文化间的同质化加强,各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本民族民族性的问题,在趋同的潮流中寻求自身的界定,因而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因素及遗产、象征符号加强关注。进而大力发展、宣扬以在趋同中展示独特性,并强化民族认同,增强凝聚力。
4.政府参与多,影响大:首先,由于文化空间的出现对传统疆界形成挑战,政府以制定政策来排拒他民族文化渗透、强化本民族文化影响、保障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的趋势增加。新加坡政府积极推广华语,美国、法国、西班牙政府推广本国文化,加拿大政府鼓励人民热爱祖国国旗,都有政府的参与。其次,也出现了政权依赖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争取稳定的局面,俄罗斯政府维护与尊重东正教,反映了在社会动荡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依赖民族文化中影响重大的因素来维持自身及政局稳定的倾向。
5.当代的文化民族主义与以往的文化民族主义有诸多不同。文化民族主义在近代常作为民族国家独立的领土要求的先导。即在意识形态领域构建完善的民族精神,寻求族群认同为民族国家的政治合理性提供动力与历史依据。它经过了由反对旧势力到构建新价值,并将个人利益、价值与之联系,是知于前而行于后,民族国家是长期酝酿的结果。文化民族主义是政治民族主义的前锋;而当今的文化民族主义是在政治民族主义浪潮造成国家分化、整合之后而出现的。一方面,当代文化民族主义在原苏东地区兴起,意味着新兴国家在历经剧变后价值观上的迷惘状态。文化民族主义的出现首先是对长期专制控制,以意识形态取代民族性的错误政策的一种反弹。其次是新建国家由于未经长期孕育,而表现在早产儿的不稳定性。民族精英急欲以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唤起一致性,从而将族群认同泛化为国家归属。为民族国家尽快纳入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立于国际社会的竞争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文化民族主义是对全球化所造成的全球文化共享的一种回应。一类是以文化民族主义振兴民族精神,谋求强盛;一类是以传统文化来对抗现代性潮流所造成的普同效应,寻求新时代的族群认同,以传统价值观在变动不居中寻求平衡与稳定。同时抗拒西方借助政治经济优势而制造全球化中不平等及西方化导向。当今文化民族主义是国家过程中政治、经济发展的辅助与基础。它不再以视领土要求为目标的政治民族主义为归属,更是一种民族国家寻求主权独立、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当代文化民族主义潮流是两极终结后的民族主义浪潮的延续,它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全球化过程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复杂的表现形式。当代的文化民族主义潮流一方面促进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有利于人类社会对自身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彼此尊重、吸收与平等发展,使各民族文化的优秀因素成为全人类文化整合的源泉。另一方面,它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同时,将旧传统中的陋习与消极思想也一并加以宣扬;加强了本民族文化的保守性,不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彼此借鉴、交流与发展。对社会进步具有消极意义。
在文化民族主义方兴未艾的同时,全世界对全球性问题认识的加深正推进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民族发展的共同愿望正使各民族认识到必须放弃偏见、开放文化,在彼此理解、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共同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化机制。以全球的视角、在多样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吸纳不同文化所形成的多元共容的文化,必然是超越一切民族狭隘性的高度文明。它以多样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并指向和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它对民族文化提供指引,并以民族文化按自身的取向进行选择而不断内化的成果作为延续的动力,走向新的统一与多样。世界与民族文化在这一不断否定的过程中走向发展……。
标签:民族主义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民族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政治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殖民扩张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