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稻鸭共作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技术论文,稻鸭共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入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
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的粪便可作为肥料,在稻田有
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所以稻鸭共作技术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
目前,全日本采用稻鸭共作技术的农户已超过1万户,并成立了日本全国合鸭水稻协会。
日本稻鸭共作的技术要点:
1.防天敌:水稻插秧后,在稻田的四周用专用的脉冲通电栅栏围起来,防止野狗、黄鼠狼、狐狸、野猫等天敌的袭击。
2.防强光暴雨:为了防止强光照射和暴雨,在稻田的一角为鸭修建一个简易的栖息场所。
3.注意放养时间:插秧后1至2周,待秧苗活棵后,将1至2周龄的雏鸭(雌雄混合)放入稻田。从刚孵化的小鸭到1至2周龄之间,雏鸭应放在鸭舍里饲养,并在鸭舍里放置一些浅底的盛水容器,让雏鸭进行训水锻炼。
4.放鸭密度:一般稻田每1000平方米放10至20只,早期栽插的水稻田每1000平方米10只。
5.稻田放水深度:稻田里水的深度以鸭脚刚好能触到泥土为宜,使鸭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搅拌泥土,随着鸭的成长,水的深度也应逐渐增加,整个田面都要保留水层。
6.人工饲喂:为了给鸭提供辅助营养和建立人鸭间的交流,每天用辅助饲料喂一次鸭。辅助饲料以碎米、米糠、小麦为主,或者是玉米加鱼粉的混合饲料,也可以采用成鸭的配合饲料,辅助饲料量的多少根据稻田内的杂草、水生小动物的数量来判断。
7.及时收回鸭:因为鸭喜欢吃稻穗,所以水稻开始抽穗时就要将鸭从稻田里收回。
8.鸭品种选择:鸭品种有大、中、小型等种类,一般选择野鸭和家鸭的杂交品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体形的鸭品种,为避免鸭吃秧苗和压苗情况,注意培育体形较小的品种。
9.注意天气:鸭放入稻田的时候,以晴天为宜,寒冷的天气里有鸭因体温下降衰弱而死的情况发生,这时应尽早将弱小的雏鸭带回家并进行保温处理。
联系电话:0451-46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