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新生儿脐部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论文_李霜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淮安 223002)

【摘要】目的:比较暴露与包扎两种新生儿脐部处理方法在脐炎发生率及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方面有无差异,以指导临床选择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7月-12月足月分娩的健康新生儿2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对照组112例。对照组断脐后采用包扎法处理脐部,观察组断脐后脐部不包扎,使脐带残端暴露。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脐炎发生率为0.89%。对照组脐炎发生率为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残端暴露法可降低脐炎发生率,而不影响残端脱落,优于传统脐部处理方法,并可节约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处理;暴露;脐炎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31-02

新生儿从母体娩出后经脐带结扎、剪断,建立自身血液循环而成为独立的个体。新生儿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门户,若留有创面且脐带处理不当,则较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可导致败血症,继发性腹膜炎[1]。传统的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均是在断脐并消毒断面后待脐带断面干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2]。WHO关于脐带护理方式的临床指导是“干燥清洁法(dry and clean)”[3],提倡在出生后严格无菌断脐,暴露脐部,不包扎,等待脐带自然干燥脱落。我院从2014年7月开始采用暴露法进行新生儿脐部处理,并与传统包扎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现将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4年7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224例,出生时Apgar评分均为7~10分,体重在2500g~4000g之间,孕周在37~42周间,羊水清,无宫内感染。产妇产前无发热,血常规检测无感染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方法

1.2.1出生后脐部处理方法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75%乙醇消毒脐带根部皮肤直径5cm及根部以上10cm脐带,待脐带血管搏动停止后均采用脐带夹在距脐根部0.5cm夹紧同时剪断脐带,断端用3%碘酊烧灼消毒。对照组脐部包扎无菌脐带布,观察组脐部采用暴露法,不包脐带布。

1.2.2住院期间脐部护理方法 住院期间脐部护理均由护士操作,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满24小时取下脐带布和脐带夹。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满24小时取下脐带夹。两组新生儿脐部均每日两次用2%碘酊与75%乙醇常规消毒。两组新生儿沐浴、游泳次数及环境相同。

1.2.3出院后脐部护理方法 出院前护士详细告知产妇及家属预防脐炎的重要性,脐炎的症状并教会其脐部护理方法:每日两次用75%乙醇消毒脐部。确认其已掌握消毒手法并能够识别脐部感染迹象后办理出院,并提供消毒液。护士每周电话随访至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并记录有无感染迹象。

1.2.4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和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炎诊断标准[4]: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或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和脐周明显红肿发硬,分泌物呈脓性且量多,常有臭味。

1.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两组脐带残端平均脱落时间

分别为7.6天以及6.9天,两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有1例发生轻度脐炎,发生率为0.89%,对照组有8例新生儿发生脐炎,其中3例为重度脐炎,总发生率为7.14%,两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3.讨论

3.1 应用暴露法处理新生儿脐部可降低脐部感染发生率

脐部是厌氧菌的好发感染部位,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感染和出血,延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甚至引起全身感染,导致新生儿败血症[5]。采用脐部暴露法可促进脐带残端干结,避免细菌滋生,减少渗液、脐轮红肿,降低脐炎发生率,且易于观察局部情况,及时发现渗血。

3.2 应用暴露法处理新生儿脐部不影响残端脱落时间

新生儿出生后进行断脐,被扎住的脐带残留部分形成缺血性坏死、液化、干枯脱落[6],一般生后3~7天残端脱落[7]。表二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暴露法节省了一次性用品的消耗,降低了医疗成本,且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3.3 本研究期间发生的9例脐炎,均通过增加脐部消毒次数至每天3~4次,分别于脐炎发生后3~6天痊愈,未发生全身感染。

3.4 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

①分娩过程严格无菌操作,规范处理脐带。②对于合并胎膜早破、羊水Ⅲ度污染、产妇发热等可疑存在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加强监护,重视脐部观察和护理。③保持新生儿脐部及周围清洁干燥,尿布勿覆盖脐部,仅盖清洁、宽松衣服,让脐部暴露。④护理者注意手卫生,接触新生儿前正确洗手或用手消毒液消毒。⑤注意观察脐部感染征象:如脐周红肿、渗液、异味、发热等。⑥做好家长的脐部护理宣教指导,解除其对于脐部暴露的思想顾虑。告知一旦发生脐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提高其重视程度。住院期间护士做好脐部护理示范,确保出院后家长能正确护理新生儿脐部,识别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叶金艳,祝建军,杜玉梅.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析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1299-1301.

[2]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3.

[3] WHO.Care in Normal Birth Maternal and Newborn Health-Safe Motherhood.Division of Reproductive health[J].Geneva.WHO/FRH/MSN/96:24

[4]王卫平.儿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45.

[5]余柳红,李敏香.3种不同新生儿脐部处理方法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5):1671-8283.

[6]张聪,程慧,吕健.影响足月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1)867-869.

[7]王卫平.儿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99.

论文作者:李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两种新生儿脐部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论文_李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