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2
摘要:公路桥梁经过多年的使用,有的早已不堪重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国加强了对公路桥梁的安全检测,以及对道路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减少超载情况的发生,对于老旧的公路桥梁实行重点病害的检测,采用科学的施工方式进行加固,保证正常的持久运行和人车安全。本文就对公路桥梁病害原因与检测加固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病害原因;检测;加固措施
1公路桥梁病害原因
1.1表面损坏
公路桥梁的表面出现损害是常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公路桥梁出现裂痕、坑洼等破损的现象,其主要的原因有设计与建设施工存在的不足车辆的不合理行为导致。我们现有的公路桥梁的表面大部分为沥青混泥土铺制而成,此外还有会专门防水的防水层、填平道路的混凝土层等辅助工程。在最早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常出现一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建设,例如最容易被忽视的沥青铺设不均匀、公路桥梁链接不精密或者链接工具不达标等问题。再加之繁重的运输任务,在长时间得不到及时的保养与护理,使得公路桥梁表面损坏现象一旦出现后会愈加严重。
1.2车辆超载、超限
由于利益的驱动导致车辆在运输时经常忽视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虽然近些年我国对于大型车辆进行了限量运输,但在局部地区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大量的载重车辆无视限载要求进行超载、超限运输,这种不合法的运输行为对于公路桥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长期以来不仅会破坏公路桥梁的路面更会对公路桥梁的承载力造成巨大的损坏从而加大了公路桥梁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因此车辆超载、超限的运行对于我国公路桥梁病害形成的又一大因素。
1.3塌陷
公路桥梁的塌陷问题主要表现在桥梁基层的损坏,以及桥梁周围地面的沉陷。公路桥梁的塌陷的主要原因是在建设初期对于公路桥梁基础地质没有进行详尽的监测或是监测手段与工具达不到很高的标准,再加之长期超负荷的运输,而导致后期公路桥梁出现的地基塌陷所造成的病害。
1.4裂缝
公路桥梁裂缝可能会导致桥梁承载能力的下级以及防水功能出现漏洞,裂缝已经成为威胁公路桥梁的主要病害之一。裂缝主要是由于现代公路桥梁结构上的问题所造成的。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广泛应用,公路桥梁的结构基本上都是采取混泥土浇筑。首先在建设前期由于可能出现的结构计算模型不合理,导致公路桥梁实际受力远大于其设计的受力,都会在后期导致公路桥梁的病害出现;其次在施工的阶段,由于规范的施工操作以及可能存在的偷工减料等行为都会使得混泥土浇筑的结构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
2公路桥梁的检测
首先,要对常规的检查工作足够重视。对桥梁的整体以及局部都要进行认真地检测。对于局部检测,通常包括构件规格和布置方法。对于桥梁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测,同时要做详细的相关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对桥梁进行实时检查,及时发现桥梁的病害,进行分析,制定出最优的解决方案,最快完成对病害的修复。
其次,鉴定检查工作也十分重要。用无损方法检测混凝土,这种方法很好地融合了机械法和物理法,使两种检测方法发挥最优效果,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这种方法严格控制了检测的误差率。对裂缝的检测也很重要,如果桥梁出现开裂,要以最快的速度开展检查工作,通过对开裂情况的分析,包括其形状、位置、程度等,找出最可能的成因,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时对裂缝进行处理,同时,对开裂程度的危害性也要做详细分析,并对这一系列过程做详细记录,对相应的人文、水文、地质情况以及天气状况都要做相应记录。在对裂缝做评定工作的时候,要以JTG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为基础,照此执行。
最后,对桥梁的承载力进行检测,在测定桥梁承载力时,较为常用的方法有:①实物调查比较法。根据车辆通过桥梁时,桥梁各部位的应力、挠度、裂缝等数据进行测量与分析,从而确定桥梁荷载等级;②分析计算法。采用桥梁结构计算理论和相关经验系数来对分析与计算,从而评定出桥梁的荷载能力;③荷载试验法。该种方法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其又分为是动载试验以及静载试验两大类。主要通过现场荷载测试与试验来得出桥梁的安全承载能力。
3公路桥梁的加固工作
针对公路和桥梁的病害原因和特点,依靠先进的检测技术,施工人员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固工作,采取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对于公路桥梁表面的塌陷或破损,是最常见的症状,引发病害的原因也很多,如在长期的使用中承载能力超负荷、施工使用的混凝土质量较差、受到自然灾害或极端天气的影响。施工人员要先去除原来破损的表面,然后根据情况加入与原来相同的混凝土等材料,并且铺设钢筋网,保证公路桥梁的抗压性和抗弯性。对桥梁的加固工作,不同的桥梁类型、不同的桥梁部位,进行的加固作用都不相同。对于T梁跨度大的桥梁,要先进行相应的清理,再进行加固,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美观。对于拱类桥梁,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拱圈,加固过程包括对混凝土的加固和钢筋的加固,如果侧桥墙面发生倾斜,需要再次施工。对桥面系的处理工作量最大,因为对桥面及栏杆都要进行加固。
在对于桥梁下部结构的常规检查中,如果发现梁底部混凝土保护层有裂隙,利用检测技术查明开裂原因后,去除表面混凝土,了解内部钢筋情况,对钢筋的锈蚀部分进行修复,可以使用环氧砂浆进行清洗处理,这种方式简单、快捷,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如果发现主梁发生较大的偏移或者扭曲,在保证桥面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要对现浇横向悬臂挑梁进行设置,并且安装预制板,确保两边桥墩的支撑,将病变部分用钢筋网包裹,再于桥面中铺设两层油毡,可以保持表面的温度和桥面的稳定。而如果公路桥梁发生整体较大的病害,那就要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得到最系统的破损位置,施工团队要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然后统一进行拆卸或者更换部件,但是加固过程要保证公路桥梁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更不能因为疏忽而造成二次返工。
结语
总之,要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维护好公路桥梁,提高其运输与承载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要强化对公路桥梁常见病害成因的监测分析,加大维护保养力度,才能保证公路桥梁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鹏.浅谈普通公路桥梁病害分析及处理方法[J].建筑与预算,2016,(05):90-92.
[2]杜菊平.公路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措施[J].山西建筑,2016,42(05):190-191.
论文作者:连光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病害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桥面论文; 表面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