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实现中国社会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社会论文,跨世纪论文,讲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方针政策,设计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中国社会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纲领。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提出了实现中国社会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意义。
所谓讲政治,通常是指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以及政治敏感性,等等。为了实现中国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把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带入21世纪,必须按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要求的,切实执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各项方针政策,把我们的事情办好。因此,党的高级干部责任重大。这是由执政党的性质和高级干部的领导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高级干部是党的骨干力量。他们处于高层决策群体的位置,在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重大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水平直接决定着党和国家的性质、前途和命运。他们经常把握和处理的问题,是事关全局、影响重大的政治问题。他们所处的工作岗位要求他们在处理复杂的重大问题中,必须善于从政治上着眼。否则,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就要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必须要求党的高级干部讲政治,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素质、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
首先,从国际形势来看,讲政治,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善于总揽全局,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斗争中争取主动,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伟大社会变革中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既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性挑战。在世界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但是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未得到真正解决,世界并不太平。“冷战”结束后,由两霸争夺转向多极化发展,新的格局日趋明朗,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不断;日新月异的世界科学技术革命使多元结构调整加快,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日益密切。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临着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西方敌对势力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要“西化”和“分化”我们;他们策动台湾的李登辉搞“台独”,策动流亡在外的达赖搞“西藏独立”。周边国家的发展,更是要求我们具有战略意识,具有政治头脑。小平同志讲,“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不仅仅是就经济问题讲的,而是一个深刻的政治问题。他提醒道:“现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因此,从国际形势看,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从国际战略的高度,从国内发展的政治高度,把我们的事情安排好,积极地办好。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中国以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党的高级干部责任重大。在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他们具备什么样和多么高的政治素质、政治领导水平。因此,江泽民同志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有重大意义。
其次,从国内发展来看,讲政治,是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运用邓小平理论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
中国现在处于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刻。经过17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势头强劲,形势喜人。但是,我们在前进中也遇到了不少矛盾和困难,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经济生活中,它集中表现为体制转换过程中新旧体制的摩擦与碰撞,改革开放进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和生产经营困难,农业基础薄弱,通货膨胀和国家财政困难,粗放型经济造成效益差、浪费严重,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大,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等等;在社会生活中,体制转轨时期造成的负面效应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侵蚀也十分严重。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长蔓延,一些人失去了人生的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像王宝森、铁英等人由人民的公仆蜕变成腐败分子,向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面对国内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了摆在全国人民面前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不好这些问题,我们就不能顺利地进入21世纪。这是关涉中国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对党的高级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善于从政治角度认识和处理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及其他问题,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当然,这里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讲政治,决不意味着要搞“空头政治”,重新回到“突出政治”的老路上去。在以“左”的指导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月,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搞阶级斗争,搞绝对平均主义,鼓吹“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受尽了苦头。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记取。同样的道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我们决不能没有政治头脑,迷失政治方向。坚持政治与经济辩证统一的观点,善于从政治的角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醒过我们,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现在,江泽民同志警醒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体现了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远见卓识。
为了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江泽民同志提醒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是为了使党的高级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永远经受改革和执政的考验,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指出了两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也昭示了如何提高政治素质与政治水平的途径。首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认真改造主观世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一直把是否维护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我们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他反复告诫全党,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和衡量是非、善恶、美、丑、功过、得失、苦乐、荣辱的根本依据。凡是从党的要求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就能够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是核心问题。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深刻把握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在中国即将跨入21世纪的的关键时刻,关键是要解决好对事关中国发展大局的认识和把握。说到底,就是要不断提高和加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为什么会出现像王宝森、铁英等极少数人的蜕变,实质问题是他们丧失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想借用权势捞一把,利用人民的血汗“潇洒走一回”,从而走到了人民的反面。在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温小平同志的教谕:“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这个真理,有些同志已经不那么清楚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
标签:政治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讲政治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