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_罗丽丽,杨宇

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_罗丽丽,杨宇

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537000

摘要:观察巨细胞病毒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价值。对某医院收治的73例巨细胞病毒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多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中等发热伴喘息,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免疫球蛋白

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由人巨细胞病毒所引起,多数感染为隐性感染,少数有临床症状,感染后可长期带毒,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病变,也是导致先天性缺陷的主要原因。CMV属DNA病毒大类中的疱疹病毒科,种类很多,人类感染只由人巨细胞病毒(HCMV)引起,通过母婴传播、水平传播途径侵入人体,在人体细胞内增殖,同时造成组织病变。CMV借其包膜蛋白与细胞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病毒DNA被转运至细胞核内,在其中完成复制过程,产生子代病毒。CMV感染后,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成为CMV感染和其它疱疹病毒感染的特征。

一、资料与方法

对某医院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3例巨细胞病毒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符合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发病年龄<6个月者51例,占69.9%,6个月~1岁者11例,1~2岁者9例,>2岁者2例。临床症状以咳嗽为主,伴有重度发热,听诊以湿性啰音伴哮鸣音为主。从发病时间分析,春冬季发病人数最多,11月份至次年3月份共发生65例,占89.0%,其余月份共发生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7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3),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7.5±1.9)个月,对照组中男24例,女9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7.4±1.8)个月;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监护人在治疗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此次统计表示同意支持。本次调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并备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方法

对照组:在给予氧疗、祛痰、止咳平喘等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采用常规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5mg/kg·12h)进行抗病毒治疗,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0.75g/kg·d,在治疗初期连用3d,抗病毒治疗疗程同样为7d。

三、疗效评价标准

①痊愈:发热、咳嗽症状消失,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无湿啰音无哮鸣音,X线片阴影消失;②好转:发热、咳嗽症状消失,肺部听诊湿啰音及哮鸣音范围明显缩小,X线片阴影存在,但范围较局限;③无效:积极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者。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四、统计学方法

采集到的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五、结果

经过1周连续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7%,二者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六、讨论

巨细胞病毒在人群中广为流行,在成人多以肿瘤、艾滋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多见,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其成为了巨细胞病毒最常见的易感人群[4]。

从本次调查对象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多以中等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听诊湿啰音伴哮鸣音,X线出现片状阴影。发病时间以春冬季节为主,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为主要发病者。治疗上,本次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抗病毒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案,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七、结语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由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 ovirus,HCM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双链线状DNA病毒,具有潜伏-活化的特征,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潜伏的CMV就被激活,容易发生病变。CMV广泛存在于尿液、唾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以及母乳,新生儿的排泄物中也存在CMV。在我国普遍存在CMV感染,其先天性感染率高达3.7%。研究表明,北京地区早孕妇女检测CMV-IgG阳性占90.75%,这提示着该地区孕女感染CMV几率较高。由于CMV感染的育龄妇女体内存在循环抗体,能部分保护孕期母婴垂直传播,也能够降低宫内胎儿CMV受感染的几率,最终减轻对胎儿损伤。本研究新生儿尿CMV-DNA 阳性率为52.63%,这可能与新生儿母亲乳汁CMV-DNA活性有关。新生儿围生期感染巨细胞病毒主要通过分娩时的产道感染或经宫颈逆行感染及产后喂乳感染等,出生时多无感染症状,2~4个月后发病,多为亚临床型,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系统症状为主,如刺激样咳嗽(呈百日咳样)、气促、发绀、间质性肺炎表现,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的病死高达30%,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为主要的直接死因

参考文献:

[1]Enders G,Daiminger A,Bder U,et al. Intrauterine transmission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248 pregnancies with primary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relation to gestational age[J]. J Clin Virol,2011,52:244-246.

[2]ZHANG Chuanbao,LAI Huiying,XU Hongtao.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determining cytomegalovirus viral DNA load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2,125(19):3575-3577.

[3]琚端,张颖.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产前诊断及预防研究进展[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2,31(1):63-71.

[4]尹延娥,严超英,孙智勇. 40例新生儿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5-186.

论文作者:罗丽丽,杨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_罗丽丽,杨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