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术后疼痛观察及护理体会论文_孙维莉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辽宁大连 116001

摘要:目的 对骨折术后病人疼痛进行监测,找出疼痛的规律,制订应对措施,减轻疼痛。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62例,通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对骨折手术患者术后10天内疼痛进行测量。结果 骨折术后疼痛,以术后第1天较重,然后依次递减。结论 骨折术后病人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与手术方式有关,应找出疼痛的规律,制订应对措施,针对性地给予术后疼痛护理,能够减轻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骨折;术后疼痛;护理

围手术期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又是骨折病人最普通、最常见的问题,由于疼痛的刺激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给病人的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特别对骨折术后病人的预后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疼痛已成为继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1]。随着医学的发展,了解疼痛原因、掌握疼痛特点,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要面对的护理问题。因此,围手术期疼痛监测、分析和处理尤为重要。为了准确及时地观察疼痛,以便医护人员的诊治和护理,我们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对骨折术后病人疼痛情况进行观察。

1.临床资料

本组62例手术病人,男28例,女34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48岁。病种:股骨骨折6例,转子间骨折3例,尺挠骨骨折13例,髌骨骨折11例,锁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8例。跖骨骨折6例。该组患者通过临床观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疼痛加重者仅8例,占本组12.9%.

2.方法

2.1由同一组医生对病人进行内固定手术,术后由同一组护士对病人进行连续10天的疼痛观察。

2.2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1]评分法,分值为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疼痛程度随分值增高而加剧,10分表示难以忍受剧烈疼痛。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护士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评分标准:0.01~2.50分为轻度疼痛;2.51分~5.00分为中度疼痛;5.01分~7.50分为重度疼痛;7.51~10.0分为非常严重疼痛。分别在患者术后回病室l h内,以后每4 h评分1次,至术后24 h。以最后平均分测量的分值为准。

3 结果

术后3天内平均疼痛值均高于4.1分,以术后第1天最高,平均为6.8分,然后依次递减。

4 讨论

4.1 骨折术后疼痛特点: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与其他骨病术后不一样术后疼痛与手术时间长度及手术创伤程度不同,因而其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术后疼痛表现也有所不同。

4.2术后疼痛与时间的关系从图表可以看出评分大于4.1分主要集中在术后3天内,3天内疼痛缓解明显。以术后第1天最高,平均为6.8分,然后依次递减。主要原因是骨折创伤大,导致乳酸、组胺、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的大量释放;同时,疼痛刺激可通过脊髓中的神经介质、交感神经反射性引起血管收缩,使切口难以愈合;且疼痛可使骨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影响康复[6]。因此,在术后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术后前3天疼痛护理。了解术后疼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方能有效地控制疼痛,顺利康复。

5.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护理策略

5.1 重视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多与患者交流并解释病情变化和疼痛的处理方法,使病人情绪稳定思想轻松可提高疼痛的耐受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根据疼痛的闸门控制理论,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教养的人对疼痛刺激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2]。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其通过看电视、听音乐、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式全身心放松,忘记疼痛的存在。骨折病人病程长,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要求家属密切配合,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状态、饮食、休息等。教育患者家属给其较多地体恤患者的处境,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慰和鼓励。避免因家庭成员的消极情绪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体,提高生活质量。

5.2疼痛的护理。

5.2.1采用冷敷、热敷等各种理疗方法,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和神经肌肉兴奋性,从而减轻疼痛。同时,改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氛围。病房环境安静、整洁,病室温度、湿度适宜,有良好通风与光线,床铺平整、舒适,利于病人休息和睡眠。引导病人过愉快、丰富的生活,帮助病人制订康复计划。

5.2.2疼痛的药物治疗。对于患者的疼痛,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使用镇痛药物[3]。对于疼痛性质明显、原因清楚的骨折后疼痛.应采用预防性用药,而不是等到疼痛难忍时再给药[4]。

5.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加强。要求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爱心及良好的沟通技巧。据文献报道[3],护士与病人仅做5~10min的必要谈话,可使病人的镇痛效果持续18h。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病人思想情况,给予必要地解释、安慰,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保持心情舒畅,可减轻或解除疼痛。

5.4提高护理技能

在术后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护士也应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要注意细节,如更换敷料时可选择柔软的敷料更换内层敷料,用消毒液将内层纱布浸湿后沿着切线方向揭除,包扎时要松紧适宜,以免过紧引起缩窄性疼痛。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提高患者舒适度。

5.5饮食护理:因患者受病痛折磨,使患者情绪受到影响,导致食欲下降,使患者营养状况处于低水平,不利于伤口愈合。应根据患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饮食习惯,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乳类、蛋类、鱼和瘦肉、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5.6预防褥疮:因患者疼痛有时可致长期卧床,由于局部长期受压,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褥疮。要经常保持床铺平整、清洁按摩受压部位,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6 小结

通过骨折手术病人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发现5天之内疼痛明显,应该给予关注,尤其在术后3天时应该给予特别关照。总之,骨折患者的疼痛虽然不能绝对避免,但骨科护士应正确认识疼痛采取准确的护理措施使病人舒适。要做到这一点,护理工作者必须转变陈旧的观念,掌握必要的疼痛护理技能.及时更新知识,从而更好地为骨折后疼痛的患者服务。及时有效地给病人止痛,缩短骨折术后疼痛时间,提高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Turner NM,van de Leemput AJ,Draaisma JM,et al.Validity of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as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self-efficacy in resuscitation skills.Med Educ.2008,42(5):503-511.

[2]陈志琼,温贤秀,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疼痛护理的文献评价[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1-12.

[3]黄慧萍,对患者疼痛的判断和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12(3):101-102.

[4]卫建平,骨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护理[J].实用骨科杂志.2001,4(2):159-160.

[5]李络丽.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护理服务质量的促进.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561-8562.

[6]傅爱风,黄日妹.护理干预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2,17(8):603.

论文作者:孙维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骨折病人术后疼痛观察及护理体会论文_孙维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