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综合测试中历史试题的特征及其复习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文科综合论文,建议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测试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3+X"综合测试已经实行三年了。据闻,文理大综合的模式在少数省份试行后产生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估计文理科分开的"3+X"模式还要稳定一两年。考试改革的核心是命题改革,几个学科综合在一起,如果各科命题没有变化,那么这种综合形式就缺乏实质意义。综合测试的命题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跨学科综合为铺。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历史试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仔细研究三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历史试题既传承了单科命题的一些成功经验,又体现出综合测试的能力要求。只有准确地把握综合测试中学科命题的特点,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减轻考生复习负担,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拟从题型入手,分解综合测试中历史试题的特征,由此提出复习建议。本刊从本期开始为下一届考生开展“跟我学”工程,此文也权当开场白。
一、文科综合测试中历史选择题的特征
以课时的多少确定综合考试中各学科的分数比例,历史应当占文科综合卷300分中的110分左右。以今年春季高考卷为例,历史科约占106分,其中选择题占52分。选择题的成功率对考试心理有直接影响。选择题的命题特征也对整体复习思路有启示作用。综合测试中的历史选择题为了体现学科内综合,大多以主题组合形式出现。对这些主题的着眼点稍加归纳,就呈现出考查的一些基本要求。
选择题的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截止到今年春季高考文科综合卷,出现最多的是纵向综合联系的主题。例如:以科举制为主题,下设两题: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以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为主题,下设4题:对甲骨文以前刻符的正确表述;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准确表述;对秦始皇“书同文”的认识;对新文化运动中有人提出废除汉字的认识(2001年试验教材地区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产生发展为主题,下设4题: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对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正确表述(2002年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三年的高考文科综合卷,共出现13个主题式选择题组合,其中有7个主题属于纵向综合联系。今后纵向综合联系的主题还会占多数,因为这正是历史学科知识自身的特点。学科内综合命题多采用纵向综合联系的形式是很自然的。这种形式下的试题一般都具有如下特点:
1.从古至今,着眼于现象之间的联系。比如:松江地区明代棉纺织业兴盛,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近代以来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及其后果是什么?又如:自孔子兴学以来,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宋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19世纪后半期,教育的历史性变化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笈留洋”热潮的影响是什么?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宗旨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获得巨大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这样的纵向联系打破了古代史与近现代史的界限,着眼于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究变化的原因。这与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专题复习是不一样的。教学中的专题复习着眼于分解教材,把一本中国古代史分解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国古代文化……,把两本中国近现代史分解为中国近代化问题、国民党史和中华民国史、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等等。很显然,这样的专题割断了一些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容易忽略很多有纵向联系的问题。
2.试题的难度仍在于选项的设计。在高考历史单科命题中,中高难度的选择题一般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正确选项的文字表述,从不照搬教材原句,而是概括了教材内容;二陪衬着干扰性、迷惑性极强的三个错误选项。文科综合测试中的一些历史选择题继承了这种技术。例如:回答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笈留洋”热潮的社会影响,正确选项是“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教材虽然没有如此文字表述,但是深入一步却能抽象出如此含义。同时,选项“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具有较强的干扰作用。如此作法使考生不能完全靠记忆做出判断,从而考查了理解能力。这是高考命题多年来惯用的手法。
第二类是横向比较的主题。典型的是将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设计了4道选择题。第1题是比较这三次革命的共同之处;第2题是比较各自的特点;第3题是从有关三次革命成功的叙述中识别正误;第4题准确判断三次革命的重大意义(2002年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在这组横向比较的试题中,命题者抓住了共性与个性的表现,发挥了高超的命题技巧,使每道题都需要仔细分辨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如共性列出4个选项:A.都体现了封建制度必然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B.革命武装都打败了王党军队;C.都处死了国王;D.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其中B、C容易排除,A、D则要仔细辨别,A项的表述是否合乎美国独立战争?D项的表述是否符合法国大革命?又如对各自成功特点的表述是否正确,列出4个选项:A.英国靠战场上的胜利完成了革命;B.大陆军队攻克英军最后据点随即宣告美国独立;C.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是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历次议会的努力奋争;D.都以颁行宪法为革命成功的标志,这4个选项哪个正确?A、B都不正确,C项正确吗?也不同于教材的表述,但是正确的。
以横向比较为主题的选择题组织,在文科综合测试中还不多见,但教学中要注意这种比较,认识共性与个性,因为这种综合比较特别体现学科能力。
第三类是以重点内容为主题。考查主干知识、重点知识是高考再三申明的命题原则,历届高考也是如此实践。重点知识考查的频率高,教学中也能够充分关注,但考查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可能在于一些教师不能透彻地分析一些现象,而高考命题往往不断变换角度,考查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例如罗斯福新政、门户开放政策,都是多次考查过的内容,如果将有关试题全部集中起来,就能发现围绕这些重点的试题没有简单重复的。2000年文科综合测试以罗斯福新政为主题,编制了两道试题,其中一道要求概括新政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很多考生错选了“实行计划经济”一项。孰不知计划经济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面上看都是行使国家权力干预经济,但根本的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计划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概念不清必然导致选择错误。而正确选项“扩大内需,刺激生产”又是对教材内容的概括,这样就区分了考生对基本史实的理解程度。有关“门户开放”的一组试题更具典型意义,在此不再赘述。总之,重点知识仍要重视,考学生实际也是考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问题进透,学生临场就难免出错。历史学科的特点就是这样。
二、文科综合测试中历史非选择题的特征
文科综合卷题量、分值如果依据教学课时分配,应当以政治、历史为主。三科并重的说法不能成立。过去试卷可能有此现象,但今年不会这样,今后也不该这样。以分数的分配计算,非选择题保留一道历史学科内综合题是合理的。如果将非选择题都搞成跨学科的综合试题,命题大概比较困难。另外,跨学科综合题也不见得一定从政治热点切入,因为学科之间的综合必须是合理的,不能为综合而综合。那么,将非选择题中的历史学科命题与跨学科综合命题分开考虑,也不难抓住命题的倾向。这样提出问题似乎有引导应试教学之嫌,其实高考对教学的影响很多是正面的,也是无法排除的。只要不搞猜题、押题等误人子弟的招数,但求方向一致就无可非议。
三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卷中只出现两道历史问答题。这两道题的形式与"3+2"历史单科考试中的问答题没什么区别,但是赋分高达35分,不能掉以轻心。单从这两道题看,我们还不能总结什么规律,但有两点值得注意:
1.侧重中国近现代史命题。文科综合测试中历史只有110分左右的命题空间,一道问答题就占35分,单从中国古代史中命题的概率几乎为零。按《考试说明》的规定,选择题要占近50%,假如这道问答题仅从世界近现代史中命题,那么,选择题和跨学科试题中历史问题就只能限制在中国史的范围内,这样的配置似乎浪费了命题资源,也不大可能。加之中国近现代史历来所占比例最大,又强调学科内综合,因此,这唯一的一道历史问答题应该偏重于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联系中国古代史或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
2.从比较中认识历史现象。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答案的设计就非常简洁,往往成“三点一线”式。“线”就是线索,即围绕一个线索设计的问题,至少有三点(或许更多)重要的史实说明它的发展脉络。如:从20世纪三次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从黄宗羲、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看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水平的发展,等等。这样的问题都在考查对同一类现象的比较性认识。如果仅仅罗列出现象得不到高分,命题的立意在于综合这些现象之后的结论。
注重基础知识的道理教师们普遍都知道。历史成为历史学,一是力求将史实弄清楚,二是怎样认识历史。基础教育中选择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搞清楚的了,认识又不要求很高很深,只是一般性的道理或结论,而且高考中要求达到的认识层次大多还没有超出教材的水平,因此,复习中只要把史实搞清楚,认识正确(文字表达准确),无论什么形式的试题都能迎刃而解。
文科综合测试中最用不着刻意准备的就是跨学科综合试题,若汲汲于此无异于刻舟求剑。
高考跨学科综合试题的最大特点,就是问题的设计都是“并列递进式”的。即:给出材料后提出的问题互相之间不存在推理关系,结合政治、历史、地理的问题是并列关系。考生不会回答问题(1),不影响回答问题(2),即使问题再多,只有同一学科的连续提问,可能互相间有关联,学科之间的联系只是一种“联想”式的。如今年春季高考,以北京申奥成功为主题,第(1)问要求分辨元、明两朝的北京平面图,并说明选址的自然原因及其在都市中发挥的作用。第(2)问元代漕运的原因和措施。这两问虽然都是历史问题,但相互之间也没有逻辑关系,考生完全可以先答第2问,后答答(1)问。第(3)(4)问涉及现代大气污染和申奥成功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作用,与(1)(2)问更无推理关系。2000年与2002年的试题也是同样形式。高考多年始终强调“稳中有变”、“稳中求变”,而今年很多省份(如江西)还是第一次参加"3+X"考试,因此可以推测,跨学科的这种形式不会变。
不用刻意复习跨学科问题的第二个理由是,命题着眼于合理综合,但跨学科综合所占分数比例比较小。教学大纲和现实高中所开课程决定了高考内容。因此,跨学科综合可能涉及的历史问题就没有特别的要求。整个文科综合卷大体上是三学科的“拼盘”,实际上跨学科试题也是“拼盘”,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而形成的各科问题组合。倘若将其中的历史问题剥离出来,就不难发现,都是些很简单的问题。如上例春季高考试题: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什么实行漕运?实施漕运的具体办法?要求回答:大都人口众多,需要南粮北调,开凿运河等等。又如2001年关于非洲的试题,据图提问的是20世纪初非洲被瓜分完毕的原因,答案在教材相关内容中还比较集中,如果复习时注意到了就不难。2001年关于农业问题的跨学科综合试题中还问及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更是熟知的内容。总之,跨学科的问题无须花费很多时间准备。跨学科试题涉及的历史问题都是基础知识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典型内容,提示学科间的联系,但没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教学对策与复习方法建议
文科综合测试中历史试题的上述特征,反映了考试目标侧重理解、综合和运用。如果考试时间提前至6月上旬,那么,以后的考生还面临复习时间短的问题,因此,提高复习效率就至关重要。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精力花费多,效果未见得成正比。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考试的要求,我们对复习提出以下建议,仅供教学参考。
1.减轻记忆负担,理解必须到位。
历史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但都记住了不见得学得好。实际上,多年来高考历史考查单纯记忆的试题都比较少。例如年代,近三年文科综合测试中,包括非选择题,也只涉及20世纪一二十年代、40年代等大致时间,没有考查过精确的时间。单科考试的时候也极少考年代。不是说不考年代,年代就不用记忆。重要的年代要记,大事件发生的先后不能搞错,但很多不重要的时间就不必刻意要求记忆。史实也是如此,不重要的就不必记。学术上有新结论的不用记。例如原始社会,教材上说元谋人是已知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这里的170万年就不用记。170万年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推测,元谋人也未必就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但是要明确理解,元谋人已学会制造工具(打制石器),否则她就不属于早期人类。再如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和战后影响不仅要记忆,而且还要充分理解。但战争过程大致了解就可以。因为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战争结果迫使中国社会转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测试中若细致地考查战争过程就没多大意义。这毕竟是一场落后对先进的战争。站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历史应当记住那些为国捐躯的将领,但战争处处暴露了当时中国的落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材对“鸦片战争”的修改,过程不断地简化,但“背景”和“影响”的文字总量不仅没有精简,反而有所增加。又如新修订的高中试验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已删掉了“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这很有道理。从这两个国家迄今为止的历史和欧洲发展的主流来看,这两件事偶然性的成份更大一些,中学教材没必要选择这两件事。尽管《考试说明》还将它们列入考试范围,但除非有关人士已黔驴技穷,否则以他们的水平是不会在此命题的。
举几个例子说明道理容易,但若逐章逐节分清主次,提出哪些必须记住,哪些可以模糊记忆,哪些不必记忆,则非本文所能完成。这正是本刊“跟我学”工程要做的事。
2.重点知识,加深理解。
高考强调考查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高考试题也是反复在重点知识中命题。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罗斯福新政、门户开放政策,等等,都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文科综合测试仍在这些内容中命题。上文所述纵向联系的主题,涉及的知识也大多是重点内容。历史问答题更是寻找重点之间的联系。高考反复在重点中命题,重点中还有命题的余地吗?回答是肯定的。重点知识中还有很多没有考查过的问题。例如英国革命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复辟改变了王权的来源,君权神授转变为王权由议会授予。这个问题就没考过。还有,复辟为什么不能成功?根本在于经济基础已转向资本主义。法国大革命也多次命题,但也仍有问题空白,如7月14日做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依据就没有考查过。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了。重点知识一定要加深理解。理解中还要准确把握概念。“跟我学”工程会帮助考生全面掌握重点。
3.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联想。
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是文科综合命题的着眼点。知识之间的联系一是学科内的,二是跨学科的。学科内的联系指同类现象的发展变化。如春秋战国中介绍了城市,唐朝介绍了长安城的特点,北宋介绍了东京的规模,元明又介绍了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近现代也涉及城市(如上海),那么,有关城市发展变化就应联系起来考虑。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是指相关知识的联系,如地理课也讲城市问题。城市形成的历史、地理、经济因素就形成一个基本完整的知识体系。商业、对外贸易也是这样,历史学科讲不同时代的商业、外贸,地理从经济地理的角度也讲这些内容。历史与政治的联系也是如此。历史只讲现象,不讲政治原理。如法兰西第一帝国至第二帝国,政权反复更迭,工业革命也正是在这个时间内完成的。这些现象反映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运行规律。
就目前综合测试的试题水平来说,知识之间的联系基本上还属于联想式的。本文已指出了这种特点。作为学科教学实在没有必要去解决跨学科问题。但是,提供给学生的辅导性资料,可以提示一些联系。本刊“跟我学”工程拟在相关内容中提出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到为止,联想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或许能够加强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