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率先实现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_农业论文

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率先实现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_农业论文

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结合: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乡论文,化与论文,东部地区论文,农业产业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途径选择上,世界各国都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高度重视。国际的发展经验表明,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条件和具体途径。随着农业产业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了“两化”结合发展的基础,也同时具备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由于“两化”的结合并非二者功能的简单相加,因而在发展的效果上,远远超出了二者之和的相加,更远远超出了单纯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或城乡一体化本身。它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重新配置生产要素,使农村的社会经济关系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生新的全方位的变革。

一、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结合发展是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具体途径

(一)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二者必须结合才能共同发展

农业产业一体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或中介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社会化为服务手段,通过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把农业再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和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运营机制。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1)农业生产的产前、 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2)实行种养加、 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3 )提高农业产中环节的比较利益和整个产业链的增值能力,以享受产业平均利润;(4)形成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机制。农业产业一体化实质上就是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在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发展过程中,城乡劳动者发挥各自的能动性从而发展全社会的生产,实现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复合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目标模式,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型, 基于这一认识,才能避免理论上的片面和实践中的偏差;(2 )城乡一体化体现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是一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也就不存在城市代替乡村或乡村代替城市的问题;(3 )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应体现的是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既确立了农业对工业的基础性作用,又不排斥工业对农业发展的推动的作用,因此,城乡一体化实质就在于城乡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换和共同发展;(4)城乡一体化的灵魂在于城乡的协调发展;(5)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全社会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上的平等,这是城乡劳动者全面发展的前提。

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是当前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也是一方区域经济实现现代化这一大问题的两个方面。虽然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即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实施,才能使城乡一体化有实质性的突破;也只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能促进和加快农业产业一体化的进程。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寻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为农业产业一体化拓展了发展空间。二者互为发展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两化”之间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二者必须结合才能共同发展。对二者关系的上述定位,主要基于对我国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考察:(1)二者产生的时间大致相同。 农业产业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都是在我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80年代中期产生的,并且都产生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1986年,中共上海市委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互推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山东诸城市也在全国率先提出“商品经济大合唱”的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为后来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正式提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2 )二者发展的载体相同。二者在发展中都紧紧依托于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二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3 )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实施本身就是城乡一体化形式的一种突出表现。(4 )二者都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两化”之间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二者必须结合才能共同发展。

(二)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结合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综合促进作用

虽然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一体化各自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二者的相互运动而产生的对农业现代化促进作用的发挥,决不是二者功能的简单相加,这种综合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二者之和。

1、农业产业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结合发展, 可以稳定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基础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由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自然和市场风险较大,又缺乏必要的保护机制,农民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使农业再生产缺乏应有的动力和保障。家庭承包经营虽然确立了农民的生产主体地位,却没有完全确立农民作为交换主体的地位,从而不能使农民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要确立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必须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和巩固农民生产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农民的经济行为向“购”、“销”两个领域延伸。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使承包经营的农户在成为生产主体的基础上,围绕自己的生产,进入“产前”和“产后”两个领域,与工、商以及其它经济组织和服务组织建立真正的商品交换关系,从而确立了农民作为交换主体的地位,最终使农民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而旨在利用现代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先进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按工业化标准发展农业的城乡一体化,一方面依靠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手段组织农业生产,一方面依靠社会再生产和资本周转原理,构建农业内部的一、二、三次产业分工模式,提高农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后劲,避免农业与工业、城市与乡村的对立。“两化”结合发展的路子,非常适合我国国情,既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又能把千家万户组织和带动起来共同发展,它们所形成的规模效益,比单纯的规模经营要大得多,发展也快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中国特色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

2、农业产业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结合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若不逐步向城镇转移,农业的经营规模就难以扩大,经济效益就难以提高。城乡一体化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结合发展,将为我们提供一条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在地区封锁、城乡分割、各自为政的旧体制下,乡村长期处于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状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物质能量的转换,生产要素之间的结合,主要在农村内部完成,而工业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则只能在城市的空间内实现。“两化”的结合发展,能够在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使生产力诸要素具有充分的活力和最大限度的活动领域,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在产业间、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这无疑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供了条件,并为我们提供一条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3、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结合发展, 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为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载体的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在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形成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在促进交通、通讯、教育、文化、体育、旅游、饮食、信息、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4、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结合发展, 可以促进“科技兴农”政策的实施。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传统农业是靠世代相传的经验来进行,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是靠农业内部提供,技术结合变化十分缓慢。为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资源型农业向科技型农业转变,就必须加快“科技兴农”政策的贯彻实施。“两化”的结合发展,将市场信息、技术、资金、设备、管理、科技等生产要素普遍注入到农业再生产中,促进产业间、城乡间诸生产要素的合理有序交换,促进农村由单一的农业结构向现代产业和现代文明综合发展转变,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5、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结合发展,可以搞活流通, 增加农民的收入。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对流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要靠流通组织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要靠流通组织来指导;一体化经营要靠流通组织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中心地位及其辐射功能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商品化动力及其市场导向机制的结合,使得二者相得益彰,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二、“两化”结合发展的滞后是影响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研究“两化”的结合发展,其目的就是要在我国农业和农村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后,进一步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探索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虽然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在整体上已经具备了“两化”结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并在许多地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在国内最早实施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上海、浙江和山东的部分地市,已经率先基本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但就整个东部地区而言,“两化”的结合发展却明显滞后,这严重制约了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一)我国东部地区“两化”结合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

1.城乡经济结构的失衡,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在“两化”相互脱节的状况下,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虽然实现了经济的非农化和工业化,但却并未相应地实现人口的城镇化,城市化水平不足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6%。这种结果使得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形成了极为悬殊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偏差,1997年的偏差度为62%。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部门的回报率(农业产值比率除以劳动力就业比率)相对过低,致使农民收入低下和增长迟缓,成为制约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掣肘因素。

2.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农业部门的沉淀,限制了农业环境的改善。“两化”结合发展的滞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了农业劳动力的过剩,造成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低下,限制了“科技兴农”政策的实施。“两化”的脱节发展,一方面使得城市大量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农业和农村缺乏科技的注入,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换代。

4.农业产业一体化的规模受到制约。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但由于“两化”结合发展的滞后,致使农业发展局限于农村内部,限制了农业发展的空间和一体化的规模,制约了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二)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两化”结合发展滞后的原因

1.理论研究的薄弱和认识上的模糊。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对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把握方面,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尤其在对农业产业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理论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实践中的混乱和“两化”结合上的脱节。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就相继推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但由于受当时的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除少数的几个工业化发展领先的地区收到了成效外,多数地区并没有真正品尝到城乡一体化所带来的甜头,所以在认识上也就缺乏对城乡一体化的深刻理解。90年代初,在“贸工农一体化”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农业产业一体化又在我国东部地区蓬勃发展,此时在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了“两化”结合发展的条件,这本应是“两化”结合发展的良机,却因认识上存在偏差,未能及时将“两化”结合起来,结果导致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单兵独进,影响了发展的效果。

2.缺乏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两化”的结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广,但由于旧的行政体制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城乡分割,使得各级政府的决策者难以从区域经济的整体出发,对产业发展和城乡发展做出全面的把握。

3.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缓慢。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劳动力、人才、资源无法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使许多在城市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民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限制了区域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4.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滞后。旧的垄断性农产品流通体制,实际上把农民排斥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之外,增加了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扩大了供求的振荡效应。

5.小城镇建设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发展。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目前只有32%,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也只有37%,低于世界46%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我国经济的非农化和工业化率。

三、推进东部地区“两化”结合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对策措施

(一)选准“两化”结合的结合点

推进“两化”结合发展,关键是选准“两化”结合的结合点。就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选择加强小城镇建设和将科技注入农业作为“两化”结合的结合点,是切实可行的。

1.加强小城镇建设——推进“两化”结合发展的最佳载体。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是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已基本形成网络,发挥了连接中心城市与乡村的桥梁作用。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导致农村工业化一定程度上的孤军突进,压缩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减缓了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从而也延缓了现代化的进程。现阶段农村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城镇数量不少,规模过小,功能偏弱;大中城市数量少,整体功能差,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城市基础设施不配套,建设水平低,环境质量差。东部地区当前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强化规划,优化布局,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重点建设好基础设施完善、辐射能力强、产业与人口积聚度高、功能齐备的现代化小城镇,使一批区位优、实力强、后劲足、辐射广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将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尽快提升到世界城市化46%的平均水平。真正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镇合理布局、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2.加强科技注入——“两化”结合发展的推动力。科技注入,就是将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进一步注入农业和乡镇企业,提高农业和乡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并以此推动“两化”的结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就目前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言,开发推广科技含量高的“两高一优”主导产品,是当前工作的重点。由于我们过去科研的重点过分集中于种植业(尤其是粮、棉种植),而忽视畜牧业及其它多种经营;过分偏向于农业生产的产中技术,而忽视产前、产后和加工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注入的力度。因此,必须加以调整。在农业科技体制上,应改变过去那种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机构重复、力量分散的状况,按“科技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原则,创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学科综合科技服务组织,并形成一定范围的网络,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农业的功能。

(二)创建有利于“两化”结合的推进机制

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结合发展,必须选择合适的推进机制。在“两化”结合的初始阶段,宜采用政府推进机制,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实施。政府推进机制的实质是对“两化”结合发展战略实施启动、引导、扶持和调控。待“两化”结合发展战略经过政府的启动、推动,并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后,再运用市场推进机制来驱动和调节发展。政府推动是关键,市场驱动是基础。

1.政府推进机制。(1 )建立有利于“两化”结合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进步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实现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建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转化新机制;建立适应城乡科技人员自由流动的科技管理体制。(2 )建立促进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机制。目的在于发挥政府在区域整体布局规划、政策信息指导、协调利益关系、调整市场供求、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的协调、指导、服务和保障的职能。(3)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多元化的投资、 融资机制,是促进“两化”结合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保证。政府应引导城乡金融机构在对“两化”结合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引导城市的工商企业、外资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建立以各类企业和城乡居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4)建立搞活土地流转的经营机制。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针对家庭承包制某些土地使用制度中的缺陷,注重加大农业土地制度创新的力度,加速构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使用制度框架,促进土地合理流转,适应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商业化发展的要求。

2、市场推进机制(1)建立市场化的农业资产运营机制。农业资产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流动、组合和运营,并以此实现保值增值。通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使城乡各种所有制企业的运营走向市场化。(2)完善“两化”结合中利益协调机制。 “两化”结合发展的各方,是以利益为纽带的互惠互利、共兴共衰的关系。要建立一种由市场决定的,以扶持生产、风险共担、自我保护为原则的,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3)建立健全城乡市场体系。 当前尤其要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副产品流通,以此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除了建立农村初级市场、批发市场,并使之规范化,促使农产品交易有序进行之外,还要重视培育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和各类中介服务市场。

(三)建立评价“两化”结合效果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指标体系

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结合发展,首先必须进行目标定位。“两化”结合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对传统农业进行彻底改造,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系列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两化”结合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两化”发展本身都需要一个相应的指标体系来衡量。这些指标是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指向,它们不仅具有质的规定性,而且具有量的要求。(1)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指标。 具体反映在支柱产业规模、商品基地规模和龙头企业规模三个指标上。(2 )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指标。贸工农一体化,具体反映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运销的一体化程度。农科教一体化可以从科技入户率、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贡献率来反映。(3)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指标。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桥梁,具体反映指标包括农村工业产值及所占农村总产值的比率、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农村城镇化率。(4)城镇建设指标。主要包括城市化发展程度、 基础实施配套化指标、交通通讯网络化指标、城镇文明卫生标准等。(5 )社会服务体系指标。主要包括:社会化服务的广度;社会化服务的质量;社会化服务的效益。

(四)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两化”结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限制了城乡人口的流动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是阻碍“两化”结合的体制性障碍。户籍制度改革,首先要允许农工通过劳动部门和劳务市场进入城市工作;其次是国家要逐步取消城市居民的一些特殊待遇,改革粮油供应、劳动用工、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创造条件。

(五)统一领导、统一规划

“两化”的结合,在产业上,既涉及工业、农业,也涉及商业;在空间上,既涉及城市,也涉及乡村;在行政管理上,既涉及工商、财政、税收,也涉及城建、公安、科技等管理部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必须从整个区域经济总体出发,对产业发展和城乡发展做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

收稿日期:2000—03—12

标签:;  ;  ;  ;  ;  ;  ;  ;  ;  ;  

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率先实现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