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二十五中学 158100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是教育”。生物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教师以教材为依据的前提下,要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素材,供教学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物教学与知识性、趣味性达到和谐统一,让生物课富有生活气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用学生熟知的古诗、故事等形式导入走进生物课堂
一堂好课良好的开头很重要,生物课亦如此。教师要精心地对课堂导入进行设计,用精彩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和目光吸引过来,会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
导入方式多样,可用学生熟知的古诗。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节中,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各描述了哪种绿色植物”引入课题,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消化和吸收》一节中引用“西瓜子历险记”的故事,加深了学生对人体消化道组成的记忆。
形式多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可以开启学生对问题思维的大门,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新知。
二、用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解释生物知识
使用一些直观的学生又较为熟悉的现象,可以解释得更加清楚。
如《植株的生长》一节中有关“无机盐与植物的生长”部分,“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好理解,但说到无机盐过多会引起“烧苗”现象时,学生难以理解,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在这段的教学中,我运用了生活中拌黄瓜这个例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黄瓜中加入盐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学生回答:有水出来。进一步提问:水从哪里来的?学生回答:从黄瓜中来。再次深入:多加点盐,且加得越多从黄瓜中渗出的水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越来越多。这时再解释“烧苗”现象就是无机盐过多造成植物细胞水分流失过多、植物枯萎,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三、用学生亲身的经历掌握生物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在“鸡卵的结构”教学中,我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前布置学生作业,回家小心把鸡蛋打碎到碗里,细心观察鸡蛋的不同成分特点;轻轻晃晃碗,看看鸡蛋黄里有没有小白点,如果没看到,还可以用筷子轻慢搅拌后再观察,对照教材你能认识鸡蛋的哪些结构?然后再准备一个煮熟的鸡蛋,轻磕碎,小心一层层拨开来观察,与生鸡蛋结构对比,找到相同的结构,认识各结构的作用。认真阅读教材,看看还有哪个结构没有观察到,记录下来。吃掉这个熟鸡蛋,吃掉了哪些结构?营养物质储存在哪里?课堂上,首先每个小组拿出备好一个熟鸡蛋,学生小组互相边剥边交流,解决回家作业中自己记录的不解之处,同时小组交流有疑义的、有异议的都做好记录。最后把这些记录说出来全班同学解决,效果很不错。生活事例走进课堂把抽象空洞的理论形象化,能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引起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用生活化的活动体验生物知识
课堂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氛围,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生活化的课堂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将生活中娱乐性的情节融入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乐趣无穷。
五、用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中,针对现在大多数学生经常不吃早餐、爱吃油炸食品、爱吃快餐、爱吃小食品、以饮料代替饮水等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课件出示营养配餐表,请学生列出自己的一日三餐,与营养配餐表进行对照,来讨论评价自己的营养状况,明确三餐必备谷物类、鱼、肉、奶、蛋、菜、水果,荤素搭配。由此,学生可自己设计搭配一份合理的早餐。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才从心里乐于接受,信服,帮助养成合理营养的生活方式和好习惯。
六、用生物知识装点生活中的生态环境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目前,人类活动使环境恶化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如人类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破坏动物生存的环境,废气废水的排放,温室效应等等。
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提前布置作业“调查本地生态问题及危害”,课上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近几年出现了雾霾、沙尘暴等,并分析其人为原因所在,森林面积减少了,植被破坏了,沙尘暴来了;人们生活条件好的同时私家车多了,出行方便了很多,但车的尾气排放多了,雾霾来了,温室效应也来了。针对以上情况,倡议学生“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小组合作交流共享,教育学生要时刻把环境保护铭记在心,并把这份计划从我做起,付诸行动。
总之,教师应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生物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会学、学会、乐学生物的欲望。
论文作者:李绍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学生论文; 生物论文; 课堂论文; 鸡蛋论文; 知识论文; 结构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