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思考论文_葛莉,施冬秋

浙江一路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 325102

摘要: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使用,可优化对公路、桥梁质量的控制,提出技术使用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方式,有明确的施工工艺,并为技术的发展打下基础。本篇文章是以预应力技术为切入点,分析了它在公路桥梁工程的应用,以及施工过程与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技术;应用

引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公路桥梁的工程数量有明显的增加,且开始在工程施工中大量使用预应力技术,借助其优势,优化施工程序,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让其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1.1多连跨桥梁

多连跨桥梁多为大型桥梁,需承受不同程度的弯矩,桥梁的中间承受的是正弯矩,也就是桥梁的下部受拉,桥梁的支座承受的是负弯矩,受拉桥梁的上部。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可以承受的受剪能力、抗拉性都较少,所以,对于这类桥梁的施工,可用预应力技术加固混凝土,让其中间和支座有较强的抗拉能力,受剪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从而使整个桥梁的结构更为稳定。

1.2受弯构件

大多数混凝土的可受弯与受拉性不足,所以,施工人员会用预应力技术,提升构件的弯拉性能,如此,可充分发挥构件的受压能力,弥补它抗拉弯曲性较弱的不足。

1.3混凝土路面

在混凝土路面上加入预应力,是对混凝土的结构形成一种约束,增加骨料与钢筋的粘合,以延长其使用期限,防止出现裂缝。现在,这项技术已经逐步成熟。

预应力技术与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融合,可减小内部构件承受的拉应力,运用其抗压性的优势,但路面面临的情况是,路面上长期有车辆流动,产生的活荷载将直接作用于路面,且温度应力也会让路面的形状发生变化,逐渐发生形变,所以,后续用预应力技术处理混凝土时,会考虑的更加全面,并在混凝土结构中加入纵向预应力,避免路面出现横向的裂纹,或是施加横向预应力,减少纵向裂纹的出现。现在,该问题仍需要继续探索,特别是路面转弯处的施工,会受到离心力的影响,不利于预应力技术的使用。

其次,选择锚具。现使用的锚具有两种,第一种是机械锚固,用机械加工,在绞线的一端放置一个锚钉,在锚钉上缠上钢筋或钢丝线,用于固定绞线,其优势是连接方便,预应力损失较小;第二种是摩阻锚固,其是用摩擦产生的阻力固定钢绞线,锚具的形状为楔形,可增大和钢绞线的摩擦,完成锚固,其优势是可以大范围使用,但存在铰接困难、预应力损失较大等问题。

再次,设计预应力体系。公路桥梁施工需先通过预应力体系设计施工方案,其常用的体系有两个,分别是XYM与OVM。普通构件的设计是在顶板加入纵向的设计,再把钢筋用平竖弯直的方式排列,而顶板上完成锚固操作后,纵向的和荷载力将增加,减少了预应力的损失。该体系的布束特点是:预应力的输出达到最大,顶板的锚固工作结束后,需保证锚固工作的质量,体系内竖向的钢筋不可相互交叉,以保证结构的稳定。

最后,分析应用效果。体系的设计常常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根据预应力的布束分布,对不同位置的预应力进行核算,若某一处布束与要求不符,需重新布束。

2.2质量控制

对工程的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点:

预埋阶段:该阶段的操作调整钢绞线的形状,保证其质量。为了使构件的拉伸达到设计的要求,并有效控制后期的收缩与形状的变化,施工人员需优化张拉在预埋阶段的处理,控制质量[2]。

钢筋较为集中区域混凝土的振捣。锚具以及混凝土设备的安装多在钢筋较多的区域,给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振捣后密实度不足,内部的孔隙数量增多,降低了混凝土的性能,且如果钢筋的排列较为密集,只能用人工振捣,保证其符合规范,但人工振捣时,应避免钢筋棒胡乱插入,降低构件的抗拉性。

面筋的绑扎。预应力钢筋安装结束后,需把面筋处绑扎,并保证钢筋的稳定。即施工人员会先明确钢筋的定位以设置节点,找准张拉的端部,确保钢筋的绑扎符合要求。

控制压浆质量。随着振捣工作的结束,随即开始压浆,要求压浆时不可以掺入水分,避免混凝土流动,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外加剂、水泥等,并在工作开始前,清除预应管道内的杂物,保证管道的清洁。

结语

综上所述,为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需优化预应力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明确操作流程,规范施工操作,控制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为预应力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用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子豪,易海洋,何振.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2016,09:170.

[2]陈英书.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16,10:95.

论文作者:葛莉,施冬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思考论文_葛莉,施冬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