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非西亚变局看霸权主义新表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非论文,霸权主义论文,西亚论文,变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11)05-0087-04
近一年来,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北非西亚国家国内局势发生剧烈动荡,并产生巨大国际影响,乃至出现连锁反应。在整个变局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值得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
在全球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建立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贯奉行的战略方针。在西亚北非的变局中,这种表现就更加赤裸裸,更加肆无忌惮,更加迫不及待。
西亚北非的变局以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为代表,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结局。原突尼斯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尤其是西方的强大攻势和软硬兼施,被迫退出政治舞台,流亡国外。由于西方国家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目的,就没有采取军事干涉和其他严厉措施,该国局势也相对平静。埃及由于穆巴拉克长期执政积累了一些矛盾和民怨,出现了反政府的集会和游行示威。但就当时的形势来看,不足以推翻穆巴拉克政府。穆巴拉克之所以下台,主要是西方施压的结果。在对待穆巴拉克政府的问题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曾一度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其原因就在于,埃及的政治体制、民主状况虽然不符合其标准和要求,但穆巴拉克长期奉行亲美的外交方针,同情和支持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坚定的盟友之一。如果穆巴拉克下台,新政府改变其外交方针,那么以色列就失去了一个坚定的盟友,美国的中东政策也会遭受冲击。因此,国内外学者,包括一些西方政要都曾预见美国会对穆巴拉克网开一面,手下留情,但出乎这些人的意料,美国步步紧逼、毫不手软,乃至穆巴拉克宣布辞职之后,立即遭到软禁,并面临着公开的审判。可见,美国宁可牺牲老朋友,冒着以色列国际处境恶化、中东局势发生逆转的风险,也要推翻所谓的“专制”政权,实现其西化这些国家的目标。美国抛弃穆巴拉克还有另一层风险,即其他的亲美国家会因此感到兔死狐悲,失去对美国的信任,改变一贯的亲美方针。美国明知这一点仍对穆巴拉克下手,可见其决心之大。与突尼斯和埃及不同,利比亚卡扎菲政府既长期实行“专制”,又强烈反美反西方。所以西方国家铲除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几乎毫无顾忌。
美国出兵阿富汗是为了反恐,出兵伊拉克的借口是其政府支持恐怖组织、研制和储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之相比,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涉,除了保护平民这一自欺欺人的借口之外,几乎没有、大概也不想找什么其他理由。它高举“自由”、“民主”“人权”的大旗,公开支持利比亚的反对派,其目的就是推翻卡扎菲政府。有人说,西方国家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是为了占有和控制利比亚的石油。这一看法有道理。因为利比亚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其石油质量非常好。而卡扎菲又桀骜不驯,难以控制。西方国家无疑急于垄断利比亚的石油,将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然而,西方国家的举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利比亚的石油,甚至可以说主要不是为了利比亚的石油。因为,在利比亚局势动荡之前,利比亚就同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建立了稳定的石油贸易关系,一直向这些国家提供石油,从未间断。况且,西方国家可以从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盛产石油的国家源源不断地得到石油。这些通往西欧的石油运输通道,甚至比来自利比亚更为便捷。至于美国,国内外的石油供应充足,并不专门指望利比亚的石油。美国、西欧、日本经济低迷,尚未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势必影响利比亚石油的生产和出口,导致世界油价过快上涨,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事实上,伴随着利比亚局势的动荡和西方国家的军事干预行动,世界油价一路飙升,各相关国家叫苦不迭。既然如此,西方国家为什么不息事宁人,尽快平息利比亚局势,而冒着巨大的风险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涉呢?原因只有一个,这就是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民主改造”,尤其是彻底铲除像卡扎菲政府这样的“专制”政权,已成为西方国家对外关系和国际战略的首要因素。西方国家把北非西亚的动荡和变局称作“阿拉伯之春”,将支持和推动“阿拉伯之春”作为国际战略的重点,2011年5月19日,奥巴马发表第二次中东政策演讲,明确表示要推动中东变革,支持相关国家向民主过渡。5月底的G8会议也表示,将投入400亿美元援助“阿拉伯之春”国家。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这种表现,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因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是各种各样的,强力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必然导致世界的长期动荡。
西方国家在北非西亚的干涉行动最初以美法为核心,美国指挥协调,法国冲锋陷阵。但美国政府迫于国内的压力,想从利比亚军事行动中抽身,把军事行动的指挥权交给北约。
“北约”是西方国家对抗苏联、进行冷战的战争工具。苏东剧变、华沙条约解散,它已失去存在的理由。尽管西方国家仍然坚持冷战思维,保留了该组织,但其性质、作用和战略目标的定位比较模糊。它甚至被看作一个维护地区安全的组织。它曾干预科索沃局势,大规模轰炸南联盟,但其活动主要还是集中在欧洲。阿富汗战争是一个转机。美国出兵阿富汗完成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后,就把继续进行反恐战争和维护阿富汗安全的一部分责任移交给了北约。这是冷战后北约第一次走出欧洲,在亚洲进行军事活动。由于阿富汗战争主要是美国在打,北约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突出。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则不同,美国转变参与方式后,它几乎完全由北约进行指挥和协调。这一事态意义重大,或许是一个风向标:北约在西方国家的全球干涉行动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一个以美国为主导、以北约为平台的全球干涉机制已现端倪。
美国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开始非常积极,锋芒毕露,不仅派出了大批的先进战机进行狂轰滥炸,而且或明或暗地表示将派遣地面部队直接参与推翻卡扎菲的军事行动。但后来为什么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呢?从国际上看,美国已经开辟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经过数年的征战,劳民伤财。现在经济不景气,再开辟第三个战场负担会过重。从国内来看,2012年大选临近,奥巴马将竞选连任。当初,奥巴马上台时就承诺改变小布什的国际战略,尽早结束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已逐步从这两个战场上撤军,如果在这关键时刻,再开辟利比亚战场,势必失去选民的信任。奥巴马绝不愿意因利比亚问题影响自己的政治前程。同时,其对立面共和党乃至本党内都有反对的声音。有的议员就公开表示,奥巴马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没有经过国会授权,要起诉奥巴马。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奥巴马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把北约推向前台。
这种新的干涉模式是美国对外战略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美国的战略传统来看,它始终不渝地谋求霸权主义,力图建立由其主宰的单边世界。但同时它又非常注重同盟关系和集体干涉行动,很少单独行动。朝鲜战争时期,它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动员了一大批盟国参战。出兵阿富汗也得到了联合国的授权,有北约和不少西方国家参与。但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仅有中、俄这样的非同盟关系的国家,即使法国、德国等西方大国也往往不能同美国保持高度一致。出兵伊拉克不仅没得到联合国的授权,而且遭到中、俄、法、德等国家的抵制和反对。这就使美国在推行其全球战略,进行全球军事干涉时感觉缺少一个重要的平台。尽管美国同不少西方国家签订了单边的和多边的军事协定,建立了一些军事合作组织,但只有北约这样的组织才能承担起美国赋予它的使命。这就是冷战后,北约不仅没有解散,而且还在一直东扩的根本原因。出于同样的原因,法国在脱离北约几十年后,重新返回北约。可以预见,新北约还会继续扩大,或许有朝一日会吸收其他地区的西方国家参加,将被美国精心打造成进行全球干涉的重要平台。这样,在许多情况下,美国就可以打着集体干涉的旗号,避开联合国直接采取军事行动。一些非北约成员国乃至中东阿拉伯国家也派出战机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干涉行动,或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援助。这是冷战后出现的一个新的发展态势,应当引起密切关注。
然而,利比亚战争又暴露了北约外强中干的一面。在对利比亚的军事干涉行动中,西方国家也有分歧。例如德国就不赞成干涉、也不出动军事力量。北约28个成员国,真正直接参与军事行动的不足10个。北约只赞成对利比亚进行空袭,不同意法、英等国派遣地面部队的主张。2011年6月下旬,意大利政府与北约盟国唱反调,提出暂停轰炸利比亚,以向该国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北约在军事上虽然占压倒优势,但战争拖延了数月仍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人们开始质疑它的能力,有人甚至认为它已沦为“空洞联盟”,仅仅是少数几个国家为了某个行动拼凑起来的“临时联盟”。这说明美国设计的全球干涉机制还面临考验,到底能走多远,尚需拭目以待。
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国家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国际干涉行动。其中包括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和肢解,出兵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权,出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并活捉和处死萨达姆等人,直到干涉利比亚。他们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吸取了一些教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干涉做法。这就是以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为核心,以推翻“专制”政权代之以西方认可的政府为目标,以军事打击为主要威慑方式,综合利用军事、经济、情报、外交、传媒、信息网络、司法等各种手段。这些手段在以往的干涉行动中都使用过,但在对北非西亚变局尤其是对利比亚的干涉中,又有所发展。
在当今世界,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金砖国家等新兴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因此,美国运用经济手段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能力相对弱化。与此同时,由于一系列战争的刺激,其军事实力则不断增强。2010年美国的军费开支是北约其他成员国总和的两倍多,是俄罗斯的17倍,是中国的9倍。因此,它越来越依靠军事手段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利比亚反政府活动开始规模并不大,远远没有危及卡扎菲政权的存在。但西方国家见有机可乘,便迅速干涉,不仅明确表态支持反对派,要卡扎菲下台,而且发动大规模的空袭,摧毁了利比亚政府的防空力量以及其他军事设施,大大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训练反政府军,为其提供情报、资金、物资等多方面的支援,致使反对派迅速发展,站稳了脚跟,形成以班加西为据点的强大反政府组织。可以看出反政府武装力量是西方国家一手扶持起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英法政府已决定派遣武装直升机进驻利比亚,以便在战场上更准确、更迅速地打击利比亚政府军,朝着直接参战又迈出一步。
冷战后,西方国家几次大规模的军事干涉行动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杀鸡用宰牛刀”。不管对手强弱,都务求在战场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力争以“零伤亡”取得全胜。为此不惜动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使用最先进的战争手段,从而把军事干涉行动变成先进武器装备、新战略战术的试验和演习。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导弹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在利比亚战场上,英、法最先进的战机“阵风”、“旋风”、“台风”和法国最先进的航母纷纷亮相。美国也派出了最先进的无人战机,精确打击乃至直接命中卡扎菲的家庭聚会场所。
除了直接的军事打击,西方国家综合利用经济、情报、外交、国际司法等手段密切配合、协调作战,对卡扎菲政府进行全方位的“合击”。经济上,对利比亚进行全面制裁,冻结了卡扎菲家族及其政要的海外资产,封锁利比亚政府的石油出口,实行武器及其他战略物资的禁运,力图困死卡扎菲政权。以中情局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情报工作无孔不入,做到了兵马未动,情报先行。大量的情报人员已渗透到利比亚境内,收集更加准确的情报,以引导空袭,救助遇险的飞行员,指导和培训反政府武装力量,锁定卡扎菲及其政要的住地,是整个军事行动重要的环节。它们分化瓦解卡扎菲政府,策反其政要。法、意、欧盟、美等先后承认反政府的“全国过渡委员会”,并同其互设办事处,以最大限度孤立卡扎菲政府。西方媒体也不甘寂寞,极力夸大卡扎菲政府的困难和分崩离析的处境,为反政府势力摇旗呐喊,出谋划策;并大力宣扬西方进行军事干涉的正义性、合法性以“引导”社会舆论,争取民心,孤立卡扎菲政府。因此,在整个北非西亚变局中,尤其是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西方世界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国际法院实际上也被西方国家所掌握。随着军事打击的深入,国际法院适时地对卡扎菲及其政权的核心人物发出了逮捕令,以发挥威慑作用。可以看出,西方国家非常巧妙地运用了硬实力和软实力,形成了软硬实力相互结合的干涉机制,从而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具危险性和杀伤力。
与其他几次大规模的军事干涉不同,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大规模的空袭出手很快,而且不断升级,但在派遣地面部队直接参战的问题上则相当谨慎。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都迅速出动了大规模的地面部队。虽然能够“立竿见影”实现直接的战略目标,但也深深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短期内难以自拔。因此,他们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变得更为谨慎,特别是美国表现得比较圆滑,把法国和北约推向前台,自己躲到幕后。
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军事干涉,显示了国际形势和我国战略环境的新变化,向我们提出了重要的警示。
第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一步处于强势,世界多极化趋势面临严峻挑战
在对利比亚的军事干涉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可以说为所欲为,毫无顾忌。由于中、俄两国都没有投反对票,联合国安理会顺利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但决议明确规定设立禁飞区是为了保护平民。而事实上军事干涉行动大大超出了决议授权范围。空袭不仅规模巨大,摧毁了利比亚的空军和防空力量,而且反复攻击政府军的军事设施、政府的办公地点,乃至卡扎菲家族的私人住所,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目的根本不是什么保护平民,而是摧毁利比亚政府军,支持反政府武装力量,最终推翻卡扎菲政权。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做法并没有遭到世界各国的强烈批评和反对。俄罗斯一直反对外国军事干涉利比亚,但在2011年5月27日G8的闭幕会议上,其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态度也发生转变,要求卡扎菲“走人”。卡扎非已陷入空前孤立。上述情况的出现,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一步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冷战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以及国际大战略方面是一致的,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其他国家奉行多边主义的矛盾。而对北非西亚变局的态度尤其是对利比亚的国际干涉,则显示出西方大国之间的“团结一致”。正如2011年奥巴马访英期间所说“美欧依然领导世界”,西方国家“仍是全球活动的催化剂”。这说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美国同多数西方国家有可能协调立场,共同行动,一致“对外”。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又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集体单边主义。与美国的单一单边主义相比,这种集体单边主义相对松散、不稳固。它以美国为首,以其他几个西方大国为核心,但每次行动的参与者并不完全固定。一个国家是否参与行动,既取决于其政治价值取向,更取决于该国的国家利益。就此而言,集体单边主义行动也可以解释为多边临时联盟行动。
第二,弱小国家主权和安全更加难以保障
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国家一直宣扬人权高于主权,为其干涉他国的内政,尤其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内政,进行直接军事干涉提供法理依据。美国在发动伊拉克战争前,提出“民主改造论”,主张通过外科手术式的军事打击铲除世界各地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中反美独裁政权,扶植亲美政府,建立西方式的政治制度,从根本上防止反美力量的生存和发展。伊拉克是其第一个目标。同时它还扬言对伊朗、朝鲜等所谓“无赖”国家进行类似的打击。对利比亚的军事干涉无疑是这一国际战略的延续和发展。与伊拉克战争相比,对利比亚的军事干涉更具有“民主改造”的色彩。
迄今为止,各国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具体民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国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政治制度和具体民主形式,不能把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具体民主形式当作惟一正确的,更不能使用武力把这种政治制度和具体民主形式强加于人。况且关于政治制度和具体民主形式的好坏,既没有为各国认可的统一评判标准,也不存在为各国认可的统一评判机构。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具体民主形式的好坏,完全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说了算,这本身就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无大小强弱,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其他国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包括维护民主、人权的借口,加以侵犯和破坏。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根本保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借口维护民主、人权任意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疑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破坏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第三,北非西亚局势将更加动荡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取得了军事胜利,铲除了反美政权,但那里的局势却更加动荡混乱。尤其是恐怖组织及其恐怖袭击活动四处蔓延,已大规模渗透到巴基斯坦等国,严重威胁其和平和安宁。对于利比亚的军事干涉,势必留下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利比亚以及北非西亚,也不可避免地为国际恐怖组织和恐怖袭击活动提供新的活动舞台。事实上,国际恐怖组织已经渗透到利比亚,大大加强了在北非西亚的活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家的变局,无疑会对该地区产生更加复杂的影响,也会引起相关国家国内局势的连锁反应。而该地区既是世界最大的产油地,又是重要的经济、交通、军事战略要地,其局势的动荡无疑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乃至国际局势演变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第四,国际军备竞赛将进一步加剧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利比亚的军事干涉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处于强势地位,严重地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了保卫自身的主权和安全,各国必然会进一步加强战备以抵御外来干涉。俄罗斯已明确表示,近期内将投巨资更新武器装备,加速实现国防现代化,并针对美国的反导系统和其他先进的武器,加快研制进行反制的武器装备。同时,俄罗斯表示,将重新审视其核战略,决不放弃并进一步加强核威慑力量。一些军事力量相对较弱的国家在国际压力下,一度软化了发展核武器的立场,但现在也悄悄地改变政策。伊朗和朝鲜等国明显担心会遭受利比亚式的军事打击,更不会轻易放弃发展核武器。因此,不仅一般的军备竞赛会进一步加剧,而且核武器的试验和发展也会出现更加复杂的态势。
标签:霸权主义论文; 卡扎菲论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穆巴拉克论文; 利比亚战争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北约成员国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国际局势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 军事论文; 世界现代史论文; 石油论文; 国际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