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拱宸桥地区旧城改造工程指挥部 310000
摘要:旧城改造的出发点是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生态环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其目的是打造有利社会和谐发展的宜居城市,但由于我们所处阶段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旧城改造仍是一个不断化解多种矛盾而渐进的过程,本文就旧城建设中规划设计的几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旧城改造;规划;设计
1.旧城改造规划的意义
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从根本上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既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又表示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状况。旧城改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通过旧城区改造,将中心城区的工业、仓库外迁出去,尤其是污染重、达不到环境要求的工厂企业要坚决搬迁甚至关闭,腾出土地用于发展金融、商贸、娱乐、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增加了中心地区土地资源的价值;另外,对于地价高的中心城区,在改造进程中城市建筑应向地下、地面、高空三维空间发展,通过提高土地的容积率,降低建筑物的密度,增加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的面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2.旧城建设中规划设计存在问题
2.1传统历史风貌及城市特色的破坏
旧城大多有悠久的历史,有独特的人文社会环境和城市历史风貌。彻底拆除重建就把城市原来的文化遗存、传统风貌以及地方风情一扫而光,割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同时,多数城市为追求现代化城市景观,没有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形态进行改造和建设,照搬一些经典建筑“拿来主义”,出现了大量与其他城市相似的建筑,“千城一面”,极大地损害了城市自身的特色和传统历史风貌,毁掉了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脉络。
2.2旧城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滞后
在旧城改造的实践中,政府基于城市形象和改善居民环境状况考虑而受益较少,往往把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搭车交给开发商一并承担,而开发商在近期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少承担或不承担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仍显欠缺,如公园建设、河道治理、文体设施等的投入都明显不足,一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区域仍然旧房破屋成片,脏乱差现象严重。
2.3旧城治安的难点、盲点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中村的改造因其不可回避性而成为必然,由于利益的驱使和确需住房(较少)的需要,城中村的规划管理既是城市建设的最大难点又是干群矛盾对立的突发点。利益驱使下的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致使这些城中村现状容积率过高,可用“暗无天日”来形容,并且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相当部分的居民因危险而自己不住用于出租,这就使得城中村的居民成份极复杂,又无法通过技防设施有效监控。使城中村成为违法犯罪的多发地,文明社区建设的难点。
3.旧城建设中规划设计基本思路
3.1旧城建设中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
对于每个新建设的旧城来讲,首先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如城镇的选址、功能区域的划分、旧城设施及其建设项目的安排等都要进行详细的考证。在这个过程中:
(1)要收集地形、气象、水文、地质和地震情况;
(2)要收集所在地区的资源、动力和交通条件情况;
(3)要弄清人口布局及近、远期规划人口与有关方面协调发展情况;
(4)要收集周围的生态环境、大气状况、水源污染程度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合理部署,改造与再开发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强调的是改造,但同时也应当重视其再生性。这种改造才是有最佳的方式。其实就是常说的修旧如旧和功能更新。这种改造实际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即保护和再生。保护,当然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对旧城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保护,包括对其价值的突出保护,如:建筑结构、文化内容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对建筑历史价值的正确评估上的保护,也就是围绕整旧城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来构建对保护的外部条件,但是这种保护不是建立在一味的保持原状的基础上,而是需要对进行持续发展的保护。
再开发,保护的基础上对建筑或者建筑群进行改造这就是再开发的过程,如果说前面的保护解决的是改造中遇到的矛盾,而再生就是满足功能化升级对旧城的需求,因此这种再生是对旧城的功能性改造,以此改变旧城功能落后的情况,以保证其适应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
3.3功能与内涵统一
在保护和改造中实际上就是将旧城的功能和文化内涵的统一。这种保护首先是精神层面的需求,即将旧城中经过评估而确定需要保护的部分保留下来,这种保护实际上满足的是城市的精神内涵的需求,即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情节的满足。另外,就是功能性的提升,即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赋予旧城以全新的功能,此时需要的是从宏观的角度看待旧城,从经济和功能性上提升整个保护区域的服务功能,这样才能完成对整个旧城的真正的保护。
4.旧城建设中规划设计注意的几个方面
4.1发掘旧城区历史文化价值,凸显更新改造地方特色
旧城改造必须准确定位。准确定位就是要把一个城市改造成怎样的城市,如山水城市、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等等。;旧城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还能发掘地区潜在的魅力,增加群众的社会凝聚力以及自豪感。同时,历史文化遗产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例如促进旅游业及系列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应形成城市文化特色的评价体系,保护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并作为城市的特色进行适度开发,成为城市发展的特色。应该因地制宜的选择旧城改造开发模式,不应一味照搬照抄,导致旧城改造进程难以实施,改造效果不尽人意。应综合考虑各地块规模、区位及商业价值、历史价值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
4.2要重视城市规划,通盘考虑区域配套建设
旧城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必须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城区更新改造建设。通过规划研究确定改造理念、明确改造范围、设定文物保护界限。引入城市经营的观念,从土地评估、土地分级着手,对土地增值、土地市场进行测算,进行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然后通过规划编制协调解决空间布局、用地调整、交通、绿化、景观、市政、文物保护等问题,确保规划的切实可行。提升规划的法律效应,在旧城区更新改造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指标落实改造进程。设立旧城区更新改造管理部门,监督和反馈规划的实施情况。
4.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改造
在旧城改造的实施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城市整体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变,最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中对旧城的改造,不能进行一味的保护,而应对其文化的内涵进行开发,即突出其特色,这样才能使其在城市发展的需求中体现其价值,这才能更好的保护,只注重保护而不注重开发是不利用对旧城的保护和改造的。
此时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旧城的文化独特性进行重新的包装和宣传,使之成为一个城市的历史缩影,并发展其旅游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持续性保护。我国的一些旅游城市就是因为其历史和独特而成为了地区品牌。旧城改造完全可以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将旧城改造变得更加有意义。
5.结语
总之,旧城改造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涉及诸多的学科领域。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努力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才能加快旧城改造的步伐,促进历史古迹和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延涛.对当前城市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5(16):162-163.
[2]蒋德球.城市规划体系中文化规划的引入[J].江西建材,2016(02):56-57.
论文作者:张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旧城论文; 城市论文; 功能论文; 城区论文; 的是论文; 价值论文; 历史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