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策略在初中语文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科学运用论文_邓卫国

分层策略在初中语文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科学运用论文_邓卫国

东莞市东晋实验学校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 要】:所有教学活动都将学生作为主体,若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定会对教学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轻视学生差异是弱化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不同学生应用同样的教学方法,为了满足学生学习与成长需求,分层教学得到有效应用。在本文中,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策略的重要性,探究了分层策略在初中语文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科学运用。

关键词:分层策略;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科学运用

分层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应用,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差异做到足够尊重,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不同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1.核心概念与目标

1.1核心概念

1.1.1分层策略

分层策略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练习进行教学。

1.1.2初中语文知识

初中语文知识是指初中语文教材涵盖的语言文字知识、文学文体知识、语文运用知识等,本课题研究选用的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确保项目有效实施,本课题所探究的“初中语文知识”重点指向: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方面。

1.1.3基于分层策略的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研究

基于分层策略的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研究是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分层教学、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初中语文写作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1.2目标

首先,运用分层策略,践行素质教育。

其次,激发学生兴趣,有效落实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分层教学、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初中语文写作分层教学,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构建基于分层策略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开发相关的系列校本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视频、典型课例和论文等。

再次,带动我校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研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教学发展。

2.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策略的重要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互动,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包括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等,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参差不齐。分层策略的应用,可以反映差异性教学。

(1)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教师如果对每一个学生都应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必定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得不到有效完成。通过分层策略的应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使其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中[1]。

(2)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其难易度的合理设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难易度不合理,必定会对语文教学的开展产生消极作用,无法保证其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分层策略的应用,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重要依据,学生层次包括成绩优秀的学生、成绩中等的学生和学困生,制定同其相符合的目标,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在学生实现最大程度发展的时候,便可以保证整体语文教学工作获得最大效果。

(3)在语文学习方面,部分学生获取良好学习成绩的难度比较大,分层策略对这部分学生的转换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提升其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需要对初中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做到足够关注和重视。通过分层策略应用,教师可以为这部分学生制定基础性难度的目标,并且制定同一难度的检测和作业等,促使这部分学生寻找到正确目标定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提供重要帮助[2]。

3.分层策略在初中语文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科学运用

分层策略这种教学改革模式具备较强有效性,要在初中语文具体教学实践中发挥其最大作用和影响,教师必须同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结合。

(1)将教学目标分层,发挥正确引导作用。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教学目标占据重要位置,是其方向,教师需要进行目标分层,根据不同层面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与之相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3]。

举例来说,在开展《背影》教学时,教师将教学目标分成三部分:第一,通过简洁语言的应用对课文内容进行概述;第二,“月台送别”这一片段极其感人,对其进行深刻体会,同时与文章片段结合,对其感人之处进行分析;第三,在完成该文章的学习之后,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向父母表达。三个目标分别针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困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应用分层目标时,明显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和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对同他们相符合的教学目标进行制定,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

(2)将学习内容分层,可以保证其功能和作用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可以分层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将同一段落或者内容作为对象,提出不同问题。

举例来说,在进行《晏子使楚》教学时,教师向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相应层次的问题。第一,在文章末尾,楚王笑着说“寡人反取病焉”,同文章内容相结合,分析楚王为什么自取其辱。第二,同文章内容相结合,分析晏子和楚王的为人。第三,通过简洁的语言对整篇文章内容进行概述。教学内容分层反映出学生的差异,可以促使全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对语文学困生被边缘化问题进行有效避免。

(3)将考核测试分层,可以反映出差异要求。语文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之后分析其学习活动。教可以通过检测方式的应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定,在检测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各个层面的学生作为对象。针对此,教师应用分层策略,检测中所用的试卷分成A卷和B卷,成绩优秀的学生和中等的学生应用A卷,成绩差的学生应用B卷,B卷有其特殊性,不只单独设置,并且其内容是基础性的。

举例来说,在一次测验中,A卷文言文所选择的是《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有着较强综合性的题目: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醉翁亭记》中提出“太守乐也”,同文章内容相结合,分析两篇文言文作者的“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B卷的文言文选择了《陈涉世家》节选部分,概述陈胜吴广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通过该方式的应用,可以为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在能力检测方面,分层考核检测也需要有所体现,并且有效落实教学中的多种要求,主要包括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都需要对其进行分层,保证其科学性,将不同层面的学生作为对象,设置与其相适应的教学要求,促使学生将分层目标作为重要依据,将学习活动安排好。

(4)对分层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多多给与学生鼓励和表扬,充分应用激励手段,从而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当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的时候,需要有效控制激励次数。与此同时,学生之间有着较大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分别对激励的底线进行设置,尽最大可能让更多学生受到激励。

举例来说,在进行《故乡》教学的时候,教师讲到闰土的变化时,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对文章进行详细分析,为中年闰土画自画像,其中一名成绩差的学生态度非常认真,同时在进行沟通的时候观察到闰土银项圈发生的变化,教师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激励和表扬。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优秀,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需要将表扬的底线提升,学生要获得表扬,必须突破自身的难点。比如《苏州园林》的教学,当对摹状貌进行分析的时候,其中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发现了相关内容,那便是记叙文中的描写同说明文中的摹状貌有着比较大的差别,还举例对其进行说明,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这名同学表扬。通过分层激励模式的应用,全班所有层面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有效调动,当教师表扬其中一名学生的时候,其他学生也得到了相应的激励。

4.分层走班教学

该教学模式指的是,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于科目的兴趣作为依据,同任课教师的想法相结合,调动其自主性,完成教学班的选择,同时或者交叉在不同班级中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到自己所选择的班级上课,同时不改变原有的行政班。

实际来说,分层走班教学是一种分层教学模式,并且范围较大,具备突出特征,主要是教师需要将各个层次的学生作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明确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由此使学困生可以更容易掌握知识,并且促使优秀学生知识面的拓展。

例如,我校目前八年级只有三个教学行政班,我们平时都是按照教学行政班进行教学,但是某个教学内容,可以实行分层走班,把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分层,基础好的A班,基础中等的B班,基础薄弱的C班,分三个老师有针对性地备课,在某一节课,同时上课。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策略的作用包括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整体语文教学效果、促使语文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发生转化。该模式在初中语文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科学运用包括教学目标分层、学习内容分层、考核测试分层、表扬和鼓励分层。在初中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不只需要对该策略的应用做到足够重视,还需要着眼重难点进行科学运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保证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易培培.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模式的效用[J].文学教育(下),2017(11):112-113.

[2]沈静静.分层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科学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1):34-36.

[3]林韶智.浅析分层模式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7(10):63.

[4]袁敏.分层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2017(09):108-109.

论文作者:邓卫国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分层策略在初中语文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科学运用论文_邓卫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