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和《天鹅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柴可夫斯基论文,天鹅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天鹅湖》自从1877年在莫斯科首次公演以来,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是一部最受欢迎、备受推崇的古典芭蕾,尤其是它的音乐和故事情节最为人们所称道。而它的音乐则是和音乐史上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柴可夫斯基。
早在这部芭蕾诞生的前几年,“天鹅湖”作为儿童所喜爱的故事就已经在柴可夫斯基的姐姐阿列克山德拉·达维多娃的家人和朋友们中流传着。后来,莫斯科帝国剧院院长伏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毕季切夫组织人力编排以这个故事为题材的四幕芭蕾,台本好象出自毕季切夫和一个叫瓦西里·盖尔泽的舞蹈演员之手,柴可夫斯基据此谱写出了乐曲,尤里斯·雷辛格负责编舞。
最早的节目单上没有写谁是故事的作者,但人们很清楚,这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间故事,而且颇有点儿浪漫史诗的味道。把这样一个民故事改编成芭蕾大概是受了早期的两部芭蕾《仙女》和《吉赛尔》的影响,这后两部芭蕾都在表现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男人们在追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理想化的爱情。
那一年,柴可夫斯基35岁,他性格内向,还有些郁郁寡欢。这时,他已经写过三首交响曲、一首B降调钢琴协奏曲和四部歌剧,其中有《水神》和voyevoda。柴可夫斯基在创作《天鹅湖》时从这两部歌剧中借用了一些音乐思想。1875年,他在写给他的同行作曲家尼古拉依·雷姆斯基—哥萨可夫的信中说,他接受毕季切夫的委托而创作《天鹅湖》,一部分原因是他需要钱,同时他也想在芭蕾音乐方面练练手。
这在当时是很不寻常的。因为芭蕾的音乐通常由剧院的专职作曲家来提供,他们往往根据芭蕾大师的编舞需要来改编乐曲。而剧院以外的作曲家则无法接受这种作法。柴可夫斯基创作《天鹅湖》实际上并没有准备“改造”芭蕾音乐,而主要是为了构思音乐,将芭蕾这种艺术形式处理的如同一部很强烈、很有想象力的音乐作品一样的成功,比如,音调和音色的对比应该与人物和情景相联系,相同的主旋律要反复演奏并转调。
首场演出时音乐出了问题,但那不是曲子本身的问题,而是演奏不佳和指挥不当。柴可夫斯基亲自修改,并在第三幕增加了一段俄罗斯舞蹈。别鲁佳·卡马科娃是第一个跳女主角的女芭蕾演员,但演到第四场时,改由老演员安娜·索贝什堪斯卡亚担任主角,她加进了一段彼季帕根据明库斯的音乐专为她编的双人舞。柴可夫斯基对此十分不满,他根据已设计好的舞步谱写他自己的音乐(出版时作为附录加在全曲之后,有时作为一个片段单独表演,如巴兰钦后来据此所创作的《柴可夫斯基双人舞》)。
对于最早的这部《天鹅湖》,大家公认雷辛格的编舞实在欠佳,有的甚至认为十分糟糕。但对整个《天鹅湖》的演出是成功还是失败,却众说纷纭。曾经为该剧谱写过钢琴曲的尼科莱·卡什金认为:《天鹅湖》是成功的,虽然不是特别辉煌。它一直演到布景破旧不堪。”可有人说,那是因为约瑟夫·汉森后来对它重新编了舞。
不管第一个版本的《天鹅湖》的演出是成功还是失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它的故事和音乐是吸引人的,第一次涉足芭蕾音乐创作的柴可夫斯基为后人不断地修改、改编《天鹅湖》打下了基础。
《天鹅湖》从1877年首演到1883年六年中共演了41场,到柴可夫斯基逝世之前停止了演出;尽管有迹象表明,有人试图紧步《睡美人》(1890年)和《胡桃夹子》(1892年)的成功而复排《天鹅湖》,但毕竟没有成为事实。1894年,列夫·伊万诺夫新排出一段“湖畔第二幕”,在圣彼得堡纪念柴可夫斯基晚会上演出,大获成功。紧接着,第二年即1895年初,彼季帕(第一、三幕)和伊万诺夫(第二幕:湖畔)俩人合作,编排出了一出新的《天鹅湖》整剧——这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部新版《天鹅湖》,它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天鹅湖》版本。
柴可夫斯基的弟弟帮助修改了台本,并同意对音乐作某些改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把第一幕的音乐挪到第三幕,即现在人们所熟知的“黑天鹅双人舞”(在这里,扮演奥杰塔和奥吉丽亚的新人皮瑞娜·莱格纳尼展示了三十二个单足立地旋转,她1892年在伦敦一家剧院演出“阿兰金”时首次获得此项成就),其它一些音乐段落被删掉,而增加了三首被瑞卡多·德里格改编成管弦乐的钢琴乐曲。
原苏联《天鹅湖》演出版本毫无例外都来源于彼季帕—伊万诺夫版本,而各个芭蕾舞团在上演时又都毫无例外地做一些修改。在俄罗斯以外,《天鹅湖》整剧(除第二幕本身以外)第一次上演是1907年在布拉格国家剧院。而被人们常常所忘记的是,四年以后即1911年,佳吉列夫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在伦敦的考文特公园即皇家歌剧院演出了一部二幕版本的《天鹅湖》,这个版本是福金根据彼季帕—伊万诺夫版本改编的,由玛蒂尔达·克申辛斯卡和尼金斯基主演。美国人第一次看到《天鹅湖》整剧是1911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由莫斯科大剧院上演,米哈尔·莫德金排演,版本还是福金的那个改编本。
不过,1895年以后,最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天鹅湖》演出是1934年9月20日,地点是英国的撒德勒·威尔士剧院,由刚刚成立的威克—威尔士芭蕾舞团上演,版本是尼古拉斯·谢尔盖叶夫从他在圣彼得堡工作期间笔记本中所记录的彼季帕—伊万诺夫版本,由阿利希亚·玛科娃和罗拍特·赫尔普曼主演。这次上演的《天鹅湖》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成为当时的撒德勒·威尔士即后来的皇家芭蕾舞团所有《天鹅湖》版本的基础,而且还成为日后欧洲、美洲、日本以及远东地区绝大多数《天鹅湖》版本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