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标准化工作;企业管理;重要性
引言
在我国各项经济稳步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贸易数量众多,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需要进行标准化改革,只有企业内部逐渐采用标准化工作模式,才能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更加稳健。企业加强标准化工作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
1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是公司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是国家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和节约原材料的有效途径,是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的桥梁,是消除贸易障碍、促进贸易发展的通行证。
2标准化工作在企业管理措施
2.1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
提升企业标准化能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的意识问题。结合长期指导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的方法有:(1)自上而下的方法。由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及落实标准化工作,在企业内部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员工的标准化理念和能力。该方法适用的前提是企业领导重视。(2)自下而上的方法。企业生产、管理部门有着广泛的标准化需求,有着较好的标准化工作基础,向管理部门和企业决策者提出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对标准化的认识。(3)外部推动的方法。借助标准化科研机构的外力,采用培训、会议等方式提高企业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当企业决策者、管理层重视,员工标准化意识显著提高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标准化方法是企业取得成效的保障。
2.2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
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其它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标准、规程、守则、操作卡等都是企业技术标准的表现形式;管理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技术标准的重要措施,它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单位、部门岗位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到产品质量的管理上,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工作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重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制定的标准,是以人或人群的工作为对象,对工作范围、责任、权限以及工作质量等所做的规定。
2.3树立标准化管理的超前意识
(1)加强培训:针对公司决策层、管理层、标准化专业人员、兼职人员开展培训,重点培训企业标准化基本知识,公司业务名录的梳理、文件清理方法、《体系表》的编制方法等。(2)梳理体系文件:按照“纵向条线到底、横向岗位到边”的原则,收集清理企业内部现行的相关文件,收集识别来自企业外部与标准体系相关并作为执行依据的各类文件。(3)标准运行遵循“简单一复杂一简单”管理规律,前者是无序的“简单”阶段,后者是有序的“简单”阶段,中间的“复杂”阶段是不可逾越的。随着管理的深入,企业先后推行三标一体化管理、NOSA 安健环管理等,各管理体系文件较多,标准之间的接口难免交叉、重叠和矛盾。久而久之,使管理变得相对复杂。随着多标合一的推行,在咨询公司的指导和配合下,去除了若干不增值流程.优化、简化了管理流程,绘制了所有管理流程图附在标准的后面.达到了有序的“简单”阶段。(4)全面启用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标准化审批、查询等功能。建立了安健环信息系统,有效监督体系的有效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由内向型标准向内外结合性转变
在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须对企业进行转型,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同等重视,由内向型转为内外结合型。首先,必须采用国际化标准,对于国外的其他先进标准,应当学会汲取其中的精华成分,充分掌握国际化准则,可以有效地减少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贸易壁垒,从而更好的打入国际市场。其次,在产品质量标准上,应与国际接轨,统一进行安全认证,从而能够保证出口的产品质量有保证,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目前有一种很先进的技术,那便是条码技术,通过数字组成商品的条码,而每一个条码都可以清楚的识别出产品的来源,对于产国和企业都可以得到清晰的认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时,通常会用条码来当做产品的“身份证”。但是,由于我国的条码制度还不完善,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并没有条码标志,严重影响了我国商品在国外的销售,从而在国际市场交易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损失。
2.5管理标准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目的和作用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是构建以制度治企的现代企业治理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需健全优化企业管理体系,以满足政府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强制要求,以及其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需求。(1)建筑企业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原则实现业务全覆盖。标准化管理体系应实现企业内部所有重复性的经营管理活动全覆盖。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起点至终点,每一类价值活动中程序性、重复性的管理活动均应明确标准要求。有效整合各类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化管理体系需注重内外部各类管理体系的有机整合。按照“四类三级”标准体系要求,融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国家标准,以及企业内部各类制度文件,形成统一完备的企业管理体系。满足各类认证、监管及市场准入制度要求,实现与企业具体业务深度融合。持续改进优化。标准化管理体系按照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的管理循环呈现阶梯式上升状态,具有开放性特征。能够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及企业业务发展持续迭代升级,形成企业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撑。(2)以标准化体系固化流程管理成果企业标准体系是基于部门职能和业务流程的完整、协调、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每一类业务流程内部的管理活动均组合成完整协同的有机体系,形成企业高效运行的管理基础。以业务流程为纲,梳理各流程关键节点及主要事项,对每一类流程中重复性、程序性事项的管理要求、制度文件、流程表单进行提炼整合。按照基本价值活动及支持性价值活动,从企业、项目、岗位三个层次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与标准要求,如质量管理标准、客户服务标准、商务管理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等。同时,寻找各类标准的内在联系,构建有机协同的标准体系。
2.6培养标准化队伍
在高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不被时代的浪潮淹没,必须把握技术发展的风口,努力吸引当代的技术人才,因为高素质人才才是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财富。培养一支标准化队伍,是企业实现标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要注重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根据工作人员自身的特点,实行梯度开发,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标准化队伍,使人困倦这些高素质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结语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可以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加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创新,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面对新事物的挑战,积极把握机遇,切实加强管理创新的力度,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梅 . 如何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探讨 [J]. 沪天化科技,2014(02).
[2]颜铭,张雅娟.浅析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提升[J].四川水力发电,2013(06):209-213.
论文作者:马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企业论文; 标准论文; 管理体系论文; 标准化工作论文; 体系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 方法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