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应用于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姜小杰

彩超应用于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姜小杰

辽宁省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电诊科 辽宁沈阳 110024

摘要:目的 探讨彩超应用于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患者鉴别诊断过程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椎动脉狭窄患者20例作为对象,对20例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20例患者当中,单侧椎动脉内径显示均匀性偏细现象的患者有3例,患侧的椎动脉内径与健侧进行对比,具备明显差异(P<0.05)。检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异常现象患者有4例,单侧血管病变患者有2例,双侧病变的有3例,血流频谱异常的患者有3例,局部斑块所导致椎动脉狭窄的患者有2例,发育异常的有4例,单侧闭塞的患者有2例。结论 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症状疾病患者采用彩色动脉超声检测,在临床上具备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鉴别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疾病症状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彩超;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鉴别诊断

椎动脉狭窄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症,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恶心、呕吐与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临床症状较多且复杂,体征表现较少,很难做出相应的评估依据[1]。本次就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椎动脉狭窄患者20例作为对象,分析彩超应用于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患者鉴别诊断过程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椎动脉狭窄患者20例作为对象,2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8例,年龄均在20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8±3.2)岁。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短暂性眩晕、头痛与视物模糊等症状。此次研究排除感染、外伤所导致眩晕与头痛症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超检查,所采用的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将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7.5至10MHz,嘱咐受检患者仰卧,颈后垫枕头,在头后能够充分的暴露出患者颈前部位,将探头偏向检查侧对策,超声探头多使用5至10MHz,超声探头放置在颈根部的胸锁乳突的内侧位置,首先探查颈总动脉,之后再将探头向外侧进行移动,能够显示出椎动脉前段与起始部位,沿着患者长轴往上进行移动,能够显示出椎间段,通过多角度对患者动脉管壁、内膜与斑块、狭窄等情况进行观察,适当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流充盈状况进行观察,取样对脉冲多频谱图参数进行测量。取样的溶剂需要放置在血管的中央,取样的溶剂在管腔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位置,用超声束和血流的方向夹角要小于60度。针对椎动脉的远端与起始段模糊、颈部较短、肥胖患者,需要采取低频凹阵探头进行扫查,凸面的曲度虽然能够有效避免下颌骨与乳突的干扰,将其进行深度调节8厘米,能够有效的显示椎动脉外段远端与起始段的开口部分。

1.3观察指标

对20例患者的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情况进行观察,对彩超检测的情况进行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检查情况以(%)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例患者当中,单侧椎动脉内径显示均匀性偏细现象的患者有3例,患侧的椎动脉内径与健侧进行对比,患侧椎动脉内径平均值为(2.0±0.6)mm,健侧椎动脉内径平均值为(2.6±0.9)mm,患侧椎动脉内径平均值高于健侧,具备明显差异(t=2.48,P<0.05)。检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异常现象患者有4例,单侧血管病变患者有2例,双侧病变的有3例,血流频谱异常的患者有3例,局部斑块所导致椎动脉狭窄的患者有2例,发育异常的有4例,单侧闭塞的患者有2例。

3讨论

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等现象是临床较为常见病症。双侧椎动脉通过双侧锁骨下动脉的第一段发出,沿着前斜角肌内侧上行,同时向上穿越到第六颈椎到第一颈椎之间横突孔的位置,经过枕骨大孔进入到头颅部,于脑桥、延髓交界的位置汇合从而形成基底动脉,同时会出现分支对脑干与小脑等部位进行供应[3]。导致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变与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等症状[4]。

此次研究的20例患者当中,单侧椎动脉内径显示均匀性偏细现象的患者有3例,患侧的椎动脉内径与健侧进行对比,患侧椎动脉内径平均值为(2.0±0.6)mm,健侧椎动脉内径平均值为(2.6±0.9)mm,患侧椎动脉内径平均值高于健侧。此次研究的患者患侧椎动脉内径小于健侧椎动脉,椎动脉狭窄较为明显。

椎动脉狭窄超声特征:患侧椎动脉呈现不均匀性细窄,内径要小于0.2厘米,管壁的透声相对较差。CDFI显示患侧椎动脉彩色血流信号的充盈性较差,且呈现出不连续性细条状。对侧椎动脉增宽,内径是患侧的两倍以上,阻力指数比较低。椎动脉发育不良超声特征: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均是单侧,患侧的椎动脉呈现均匀且细窄,内径要小于0.2厘米,管壁较清晰,官腔的透声较好。CDFI显示患者患侧椎动脉彩色血流信号较为充盈,采血血流相对细窄,连续且整齐。对侧椎动脉有显著增宽的现象,内径是患侧两倍以上,内部彩色血流信号充盈,阻力指数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症状疾病患者采用彩色动脉超声检测,在临床上具备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鉴别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疾病症状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5],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彭红兵,武清菊,李俊青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特征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4):1449-1451.

[2]崔国慧,余大兵.颈部血管彩超对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75.

[3]李菲.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2014,20(4):727-728.

[4]彭红兵,武清菊,李俊青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特征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4):1449-1451.

[5]郭莹,王鑫.颈部血管彩超联合DSA评估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关联性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2):1617-1618.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12.023.

论文作者:姜小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  ;  ;  ;  ;  ;  ;  ;  

彩超应用于椎动脉狭窄、发育不良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姜小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