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某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所花费的所有费用一般被称之为工程造价,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造价控制其实就是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决策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项目施工阶段等进行控制,其目的是为了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投资效益,提升工程整体的效益。而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在以往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投资的效益与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因此针对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招投标
1 造价控制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受到的影响
1.1 市场需求对造价控制影响
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能够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现阶段我国发达地区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对于工程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专业的施工单位需要有相关的资质和建设实力,我国对于施工单位建设资质的管理比较严格,所以导致较高级别的房地产施工承包商较少。因此,就造成了房地产建设工程行业中供求不平衡的状态。造成房价过高的原因除了土地资源的稀缺,还存在承包商因为选择过多随意提高投标报价。为了保障民生,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获得工程建设的利益,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建筑资质的监管和发放办理。但是在一些偏僻的矿业地区或者比较落后的山区,因为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国家和开发商很难进行这些地区的发展,也就造成了工程建设数量减少,市场需求量减小会导致当地承包商没有很多的选择,因而应对招标工程,会将自身的投标文件中做到所能承受范围内的最低报价。招投标过程本身就是各投标方的竞争过程,当面对较多的机会时,各投标方会抬高报价,当建设机会较少时,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也会相应的降低报价。
1.2 评标过程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评标阶段对造价控制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常见的正式招投标过程中,都有专业的多位评委进行投标文件的评价,从而选择更加合格的中标候选人。在评标阶段对造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评委的专业性,在以前的投标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业主方代表作为评标委员会的组成部分,这样存在的弊端就是业主的专业性不强,一味追求低价对造价控制有严重的误导。但是根据我国新出台的招投标法规定,各类不同的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必须包括专业的技术人员,还要有足够评标经验的人员等等。这样可以保证评标过程中造价控制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让各投标方能够在投标过程中得到公平的对待,让招标方能够选择更优质的承包商,从而保障了投标方和招标方的利益。第二个方面是评标方式方法对造价控制的影响,现阶段在我国工程类招投标中,常用的评标办法和标准是最低价评标中标法和综合技术性能、商务报价、资质文件综合考虑评标法。其中针对最低价中标法,评委只要根据各投标方的价格比较,让报价最低的单位中标即可,这样存在的弊端就是评委和投标方之间如果有私下的联系,会让投标价格泄露,影响招投标的公正性,甚至造成行贿受贿等犯罪行为。还可能造成以价格最低评选的单位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施工,也没有合格的资质保障工程的质量,对后期工程建设中工期与质量的保证都是一种挑战。综合评标法虽然最终选择的中标方可能不是价格最低的,但是通过对技术性能、施工资质、施工实力等多方面的考虑评价,会全面的保障工程的工期与质量。
1.3 各造价工作部门沟通问题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进行造价控制的部门有很多,例如工程投资预算部门,工程设计预算部门,工程施工预算部门,合同签订价格管理部门等。首先因为这些部门在做造价的过程中选定的标准不一致,导致了对工程造价做出的预算结果也不一致,影响了招标最高限价的设置。工程投资预算部门会更加考虑工程的利益性,工程设计预算部门更加考虑工程质量的保证,工程施工预算部门和合同签订价格管理部门更加考虑财务的资金流转情况。而且各部门分别是不同的管理单位甚至处于不同的公司,各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招投标过程中对于造价控制的质量降低,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运行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控制工程造价的策略
2.1 重视文件质量
在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中,保证投标文件的质量满足相关要求,要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从建设工程的施工周期、施工难度等角度出发,完成对建设工程的设计工作,并将这类信息标注到投标方案中。提高投标文件质量的措施如下:
2.1.1提高对基础性工作的把控力度
包括专用名词应用的准确性、词语搭配的准确性等,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保证文件的编写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并且对建设工程行业有精确了解,只有在满足这两个要求时,才能保证投标文件的书写精确性,提高投标的效率和成功率。
2.1.2为了提高工程造价的计算与审核精度
可采用双向乃至多向工作体系,提高工程造价的数值计算精度。在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中,要在完成整个建设工程3D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研究工程施工中应用的建材数量、建材价格及建材损耗等参数,完成最终的工程造价审核工作。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在完成3D建模的基础上,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核算与分析工作,应用BIM系统中的数据平台,完成对3D模型设计精度的研究工作,去除3D模型中存在的结构冲突项目,在此基础上向系统中导入各类材料信息和人力成本信息等,通过添加施工周期等管理轴,可以对整个模型进行分解,最终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工程造价核算工作,并将最终获取的数值写入到投标文件中。
2.2 制订控制价格
我国当前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围标和陪标,这两种问题的出现因素为:招投标工作的控制价格制订的不合理。在今后的招投标工作中,需要通过对控制价格的合理确定,最大限度地解决招投标中的问题。在招投标工作中,招标单位要深入了解建筑市场的各类信息,包括建材的波动价格、建筑的设计方案和思路等,同时应用BIM技术完成对工程造价的基础确定,将最终结果设定为招投标工作中的控制价格,在后续的评标工作中,以获取的控制价格为基准,与投标方案中的工程造价相比较,以确定该系统的运行质量,提高招投标工作的质量。
2.3 加强评标管理
在评标工作中,要保证评标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够满足相应的工作要求,使整个系统能够更好地运行和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一方面需要研究和分析评标人员的从业素养,包括对工程项目的分析能力、数据核算能力及对设计方案的了解和研究精度等,只有在能力满足评标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才允许参与到实际评标工作中。
另一方面,评标人员需要了解并认清系统中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对于当前我国建成的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方面,只有在工作人员对这类内容有深度了解的基础上,才可规避评标中的一些违规现象,保证评标工作的有效性。对于招投标工作中的一些复杂项目,包括设计图纸的细部处理质量、工程造价核算精度等,要在完成对这类项目深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投标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发现投标方案中的这类项目存在问题时,则可确定实际的投标方案存在问题,不可选用这类方案。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想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就必须重视招投标阶段的控制。具体来说,就是既要选择合适的施工的单位,有需要将双方的责任、义务以及权力等进行明确,保证施工过程或者结算时不会存在较大的争议,从而使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能够得到保障,实现造价控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姜智鹏.造价控制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的研究与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7,(S1):150-152.
[2]侯新馨.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25.
[3]彭长松.关于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问题探析[J].四川水泥,2016,(05):157.
论文作者:王 升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招投标论文; 造价论文; 评标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