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计划迎接挑战&中国再保险发展研讨会综述_再保险论文

提前计划迎接挑战&中国再保险发展研讨会综述_再保险论文

未雨绸缪迎接挑战——中国再保险发展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雨绸缪论文,中国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正站在世界贸易组织的门前,等待大门开启那一刻的到来。作为受加入WTO影响较大的行业,保险业正在积极、审慎地分析现状和问题,勾画未来的发展蓝图。其中再保险业尤为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中国的再保险业一直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发展,一旦受到市场全面开放的冲击,将会引起比直接保险业更加剧烈的阵痛,更是因为它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个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局。近日,由中国保险报社、金融时报保险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再保险发展研讨会”,对再保险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再保险业任重道远

近年来,中国的再保险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保险业分散风险、稳健经营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保险监管部门一直采取法定分保的保护政策,支持再保险业务的发展,法定分保占据了再保险市场份额的88%以上。相关法律、法规对法定分保行为进行了规范,保证了它的顺利实施。2000年,中国再保险公司法定分保费收入135.41元,同比增长16.89%。与此同时,商业再保险在近几年有所增长,2000年,国内各保险公司完成商业分保分出业务19亿元,同比增长11%;商业再保险分入业务6.3亿元,同比增长57.5%。

但相对于直接保险市场,我国的再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仅有中国再保险公司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作为国有独资公司,代国家行使法定分保职能,同时办理商业再保险。其他直接保险公司虽然也可以经营相关的再保险业务,但尚不能与中国再保险公司形成竞争。再保险业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虽然商业再保险业务增长,但与直接保险公司所需要的再保险支持差距仍然很大,可以说人民币分保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除较大风险标的的再保险比较多之外,一般风险的分保问题多数没有解决。与国际商业分保业务相比,我国的商业再保险还处于劣势地位。

从市场需求和供给来看,相对于我国保险业的资本存量,我国直接保险公司的自留额偏高,在目前保险业资金不能充分运用的情况下,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导致保险公司风险增大。自留额高使我国再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说明我国的保险公司并没有充分利用再保险业务来分散风险和扩大承保能力。但反过来看,也说明我国的再保险潜在着巨大需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再保险发展的滞后,还与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目前我国再保险的商业化运作程度较低,不能很好地适应原保险业务发展的需要,再保险品种单一,新的再保险手段的运用程度较低,服务较为落后。低水平的再保险供给,难以满足原保险人日益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再保险需求,对再保险业务的增长形成约束。由于再保险业务本身具有很强的国际性特征,而且我国加入WTO后再保险的国际化趋势和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如果本国供给水平得不到有效改善,国内再保险的需求就会更多地向外寻求供给,造成国内再保险市场的停滞。

有机遇也有挑战

有专家认为,加入WTO,会给我国的再保险发展带来机遇。一是可以促进中国直接保险业的发展,从而使再保险需求旺盛,有利于培育再保险市场、加快发展;二是有利于中国再保险提升技术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三是使国内保险公司所承担的任何风险,都可以凝聚世界再保险的力量在全球分散。但是,加入WTO,就要遵循相关的“游戏规则”,我国现行的再保险保护政策有可能调整,这会直接影响到有关市场主体的经营战略。同时与国外再保险巨头相比,我国的再保险业整体上还缺乏国际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国内主体的总体实力差,力量分散,缺乏对大灾、巨灾和特殊风险的承保能力和风险分散技术;再保险主体资金实力不足;业务创新能力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缺乏,风险管理技术和精算技术落后;商业性分保的市场份额低,国内大部分商业分保业务都流失到国外市场;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再保险业务人才稀缺。因此,加入WTO也将给我国的再保险业造成不利影响: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再保险主体有可能受到强烈冲击。

迎接挑战赢得胜利

充分发展再保险业有利于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要迎接加入WTO的挑战,中国再保险业就必须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利用宝贵的过渡期,充分发展再保险市场,壮大市场主体的竞争实力。这已是业界人士的共识。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中国再保险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实务界和保险研究机构的代表,纷纷发表见解。他们认为:

尽快建立、培育符合市场规则和保险发展要求的再保险市场是重要的。现有的市场主体可以通过体制改革,提高竞争能力,大力发展商业分保。在适当时机增加竞争主体,发展再保险中介,以形成完整的、开放性的再保险市场体系;

在借鉴国际经验、符合国际惯例的同时,探索一条走中国式发展再保险事业的道路,是明智、务实的选择。在中国保监会的领导下,以国家再保险公司为主导,国内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开展国内市场、为国内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保障,逐步开发国际市场,建立多层次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再保险体制;

努力提升我国再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再保险公司应坚持市场化取向,切实转变观念,调整业务结构,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增加有效供给。增强资金实力,提高资金运用收益水平,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打造出自己的“航空母舰”;

再保险业关系到我国经济金融安全,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给予灵活的、适度的保护是必要的。要落实优先国内分保的政策取向。在法定分保的存续期内,有关法律的规定应得到严肃执行;

加强再保险市场风险防范,建立有效的再保险监管制度。制定再保险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对偿付能力和财务状况的监管,建立再保险信用评级制度,并加强对再保险中介的监管。

正像有的代表说的那样,加入WTO后,我们要面对的是整个世界。那么中国的再保险业能否在面对世界之后,赢得这个世界呢?关心的人们翘首以盼。

标签:;  ;  

提前计划迎接挑战&中国再保险发展研讨会综述_再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