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晨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意义,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同时探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意义;问题;应对策略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施工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比较低、施工材料存在着隐患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研究总结,探讨应对策略,有效保证项目施工管理。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工程项目在施工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确保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标准质量要求的建筑工程项目才能充分得到人们的认可;施工现场存在多种交叉作业,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容易引发工程事故,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材料管理和使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工程造价,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高效运行。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施工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的现象,并且企业建立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的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无法准确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实施施工管理工作,而且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工序繁多复杂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和设备等,并且现场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懒散自由,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施工管理过程中,没有严格依据施工管理规范实施施工管理控制工作,例如:脚手架搭设过程中,高宽比太大,侧向支撑不足(整体失稳 / 整体倾倒);材料(管件,卡扣,跳板)缺陷,卡扣打滑;基础不稳;立柱、横杆间距太大;没有斜撑(没有侧向支撑;超过允许负荷;起重作业碰撞脚手架。这些不规范操作都可能会导致脚手架发生坍塌,对施工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发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解决突发问题,造成安全隐患和工程事故,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制约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有序开展。
2、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比较低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来自于基层,管理经验丰富,但是缺乏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还有一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是高等院校毕业的高材生,管理理论知识水平极高,但是缺乏现场实际管理经验,这两类管理人员都难以有效实施项目施工管理,不能充分保证施工管理发挥管理作用。与此同时,施工现场大多数施工人员均来自于农村,且年龄段偏向于中老年,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文化素质较低,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施工过程中不服从管理,不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操作。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整体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导致整个施工队伍缺乏高素质,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作用,使得无法保障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制约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严重影响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3、施工材料存在着隐患
建筑施工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保证。近年来,由于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工程事故不在少数,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材料在采购、使用和管理环节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采购材料时没有到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无法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材料管理过程中,没有按照材料性能不同,分门别类的进行对方,如现场钢筋、水泥没有进行有效遮挡,雨淋导致钢筋表面生锈,水泥变质结块等。材料使用时没有及时记录登记,导致施工材料出现不足或过多的情况发生,这些施工材料的不利因素都会影响项目施工管理,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不严,出现以劣质施工材料代替优质施工材料进行施工、偷工减料、该送二次检验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等现象的发生,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施工材料隐患,使得施工管理水平下降、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导致工程事故频频发生,阻碍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探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应对策略
1、规范施工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规范施工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组织领导机制,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明确、细化权责,把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领导身上,使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并规范施工管理工作,部门领导再将责任细化到本部门的各个人员身上,有效确施工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及时制定相应方案进行整改解决问题,可以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积极调动现场全体人员积极性,让大家都能积极地参与到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同时,要不断健全并完善规章制度,例如: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隐蔽工程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将资料报送监理部通知监理工程师检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及时通知甲方现场代表,甲方现场代表在接到通知后上报科长及分管副处长并对隐蔽工程进行抽检;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对隐蔽工程进行细致认真的检查,合格后在检查记录上签字,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检查发现隐蔽工程条件不合格的,要求承包人在一定期限内整改并复检直至合格。
2、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素质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应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使得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作用。加强对管理人员管理理论知识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培训工作,确保管理人员的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对施工现场实施管理工作,只有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施工管理意识,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在施工合同规定的日期内保质保量顺利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管理人员要有计划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管理相关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培训教育工作,保证施工人员严格遵守现场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严格依据操作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施工,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工程质量问题,确保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
3、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
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在施工材料采购时,要做到实地考察,采购人员要亲自到建筑材料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确保施工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经济合理;进场施工材料必须严格检查,材料要有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且该送检的材料要进行二次复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项目建设中;材料在堆放过程中要进行分类堆放;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减少损耗,减低工程造价。
四、结语:
总之,通过规范施工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素质、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等有效应对策略,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促进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保证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悦白.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
[2]曹志明.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城市建筑,2015(13).
[3]陈宏雷.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4(12).
论文作者:邢飞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