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论文_翟瑞霞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论文_翟瑞霞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第一职业技术高中 翟瑞霞

摘要:中职教学中机械专业的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向社会的需求岗位中输送大量的具有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的人才。《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专业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会影响导致整体的机械知识学习水平。由于课程的内容难度较高,教材的编订上也缺乏创意,学生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学习中,缺乏学习兴趣。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本文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机械专业;学习兴趣激发;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引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中职教学机械专业中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课本的内容中概念性描述较多,需要记忆的公式也经常在课程某一章节集中出现。在对学生的课程学习难度调查中,显示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较高.学生通常在学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出现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存在挫败感等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展开主动学习。

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式

1、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预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得到激发,与学习内容的难度高之间也存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应用多种方式,降低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应用预习的方式,就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难度有效的分解,降低整体的学习难度。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微课的形似,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学习重点,括概念以及公式的部分进行讲解。由于微课中兴趣引导效果较好,教师可以结合其中公式应用的真实场景向学生进行展示。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困难进行总结,应用书面作业的形式提交。通过审批这些作业,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学习理解的集中困难点有所了解,从而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难点的教学,提升学生对重点与难点内容的理解。

2、应用更为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其中存在的概念以及公式的内容较多,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概念与公式理解,从而打好机械知识学习的基础[1]。因此,在课堂教学的阶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概念与公式。例如,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自己预习中存在的理解性问题进行集中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深化吸收预习阶段的知识信息。

另外,《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许多概念性内容与实际的操作实践都具有关系,用操作实践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应用概念知识结合现实中的行为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实际尺寸与极限尺寸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相应的实物资料,通过对比的方式,直接的理解实际尺寸与极限尺寸。这种类型的实践操作性课程,也可通过长期的教育渗透进行。例如,在学生进入到实际操作的环境中之后,教师在每节课中都需要对重点的概念信息进行说明与解释,应用中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对概念知识建立更为深刻的印象[2]。

3、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能力

中职阶段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往往具有失败的学习经验,多学生存在对娱乐兴趣高于学习的问题。面对这些现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娱乐的需求进行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虚拟操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小组的研究内容进行自由的自我操作练习.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往往是在能够较为深刻的了解其中知识原理的基础上。在小组中进行操作的尝试以及演示,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了现实中的平台[3]。

二、教师在教学行为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完成教师的角色转化

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中,提倡学生的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因此在教学的工作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例如,问题的提出需要应用双向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学习中,概念性的内容较为广泛,用问题探讨的形式,学生能够对概念的理解更为透彻。

2、提供职业范式

职业教育中,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职业行为学习、职业精神塑造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职业精神的相关引导进行重视,并且向学生说明实际中机械专业优秀毕业学生的从业经历,从而激发学生斗志。

结束语: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兴趣引导的工作,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而产生学习动机,教师不仅需要做好教学规划工作,同时还要运用多种不同方式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职学校《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35(02):66-68.

[2]易娟.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方法初探[J]. 职业,2016(11):95-96.

[3]张维良.《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 科技信息,2012(01):508+475.

论文作者:翟瑞霞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论文_翟瑞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