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中医院神经外科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 观察脑出血者术前出现血肿扩大,其微创手术后再出血概率以及 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于2015.7 ~2016.9期间收治的89例脑出血为研究对象,按头颅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脑血肿未扩大者)、观察组31例(脑血肿扩大),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再出血率,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术前两组血压出血量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为32.3,对比组为19.0%,组间相比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高 P<0.05。结论 术前脑血肿扩大者行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且再出血率较高。
关键词:再出血;微创手术;血肿扩大;脑出血;预后
脑出血时临床上危害性大、预后较差的一类急重症,其发病迅速、出血部位为脑实质,此病死亡致残率高,故如何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其预后,得到临床治疗医生的关注,手术是此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临床多以开颅手术来清除血肿、降低患者颅内压[1]。但其对人体创伤较大、手术风险较高,且无法有效对深部出血作用,故近几年临床对推崇使用微创手术,其不仅对人体损伤减少,还能有效减少继发性脑损伤、降压、缩短治疗时间及清除血肿[2]。但临床发现有部分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前会有学=血肿扩大情况,对于这类患者临床行微创手术治疗,患者预后情况以及再出血情况相关报道较少,故本次观察2015.7 ~2016.9期间31例脑血肿扩大的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情况,具体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部于2015.7 ~2016.9期间收治的89例脑出血为研究对象,按头颅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年龄54~69岁,平均年龄(60.7±3.5)岁,其中男30例,女28例;观察组31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60.9±3.6)岁,其中男16例,女15例,所有患者经头颅CT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无手术禁忌症,术前未使用止血药物,经检查无血液系统疾病、颅内血管畸形、心肺功能障碍,脑实质血肿基线体积在30ml以上,可配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资料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在以头颅CT定位出血部位后行微创手术,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麻醉后,常规消毒手术区域,以脑出血最大处中心点作为穿刺点,沿额部直行切开,使用颅骨钻钻孔,以十字切法切开硬脑膜,在血肿腔内放置引流管,连接外侧注射器抽吸血液,在暗红色血液流出约10-15ml 后,将切口缝合,留置引流管,将引流管与一次性闭式引流装置连接,并在引流管连接处注射尿激酶,待血肿引流全面时拔除引流管,所有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神经保护剂治疗。
1.3观察指标
两组均行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统计患者临床再出血率,其中神经功能以神经功能缺损(NDS)对患者手肌力、步行能力、手肌力、意识以及上肢、下肢肌力等进行评估,0-15分为轻度损伤,16-30分为中度损伤,31-45分为重度损伤。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以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或卡方检验,结果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
2结果
2.1患者神经功能评估
入院时患者神经功能组间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用药后强化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优于一般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者若不及时治疗24小时内患者死亡率近20%,目前临床认为脑出血损害机制主要为继发脑水肿、血凝块毒性作用以及血肿占位效应等,故早期有效清除血肿是减轻脑损伤、改善患者预后的重点。手术是目前脑出血患者快速降低颅内压、清除血肿的有效手段之一,且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其能有效避开患者血管区,减少对组织损伤,手术精确度高,能减少术后再出血情况,血肿清除彻底[3]。
一般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半小时后出血会停止,但仍有部分患者血肿不稳定者会再次出现活动性出血,导致血肿扩大,而血肿扩大会使颅脑血压上升,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于这类患者临床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目前报道较少[4]。本次研究中入院时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血肿扩大者术后神经损伤程度较高。这可能与脑血肿能释放毒性物质造成周围组织损伤有关,当患者血肿扩大时,其占位效应扩大导致神经压迫严重,同时血肿自身释放血红蛋白、凝血酶原增加,对周围组织造成直接损害,从而损伤患者神经功能[5]。血肿扩大会造成其周围脑血流量逐渐下降,且血肿越大血流下降程度越严重,而血流下降会导致周围组织缺血性损伤。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再出血率为32.3,对比组为19.0%,组间相比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高 P<0.05,结果提示血肿扩大者治疗后再出血率较高。这可能与血肿扩大者血压升高以及形态不规则有关,血肿扩大会导致患者颅内压升高,而持续性血压升高不利于血肿破裂处止血,同时观察组血肿形状多不规则,呈分页状或团块状,易出现血管破裂渗血,导致术后再出血发生[6]。
综上所述,术前脑血肿扩大者行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且再出血率较高。
参考文献
[1]孙晓东,贾继明.术前脑血肿扩大对脑出血微创手术预后再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63-64.
[2]邹兴军.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23(22):1868-1870.
[3]杨文明,丛明,张振兴,等.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4):360-361.
[4]王博.术前脑血肿扩大对脑出血微创手术预后再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84-85.
[5]李伟强,李胜华,毛晓莲,等.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5(12):42-43.
[6]王少博,张振平,邹志才,等.脑内微出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6):375-378.
论文作者:吴孝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再出论文; 微创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