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中西医联用疗法用于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设计对象为80例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介入栓塞术治疗,研究组添加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并发症,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联用疗法,有效改善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介入栓塞术;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中药治疗
前言
脑动脉瘤属于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低,因较大压力作用于脑动脉血管壁出现膨出而引发。脑动脉瘤患者受到先天性脑动脉壁缺陷或者脑动脉内压升高等影响,增大内腔局限性,极易使蛛网膜下腔形成出血,伴随多种症状,如颈部疼痛、腰背部疼痛、神经症状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迅猛,介入治疗逐渐应用成熟,在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的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有研究指出,对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更佳,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中西医联用疗法用于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设计对象为80例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8例与22例;年龄在4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43±3.71);脑动脉瘤直径为0.4-2.7cm,平均为(1.52±0.43)cm;Hunt与Hess分级为I级、II级、III级、IV级分别为18例、12例、8例与2例。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45例与55例;年龄在48~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1±3.57);脑动脉瘤直径为0.5-2.9cm,平均为(1.61±0.52)cm;Hunt与Hess分级为I级、II级、III级、IV级分别为17例、14例、7例与2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中,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介入栓塞术治疗:
行全身肝素化操作,2小时,术中肝纳素使用剂量为1.25g/h,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Onyx胶或弹簧圈行栓塞治疗,操作步骤为:取导管置入同侧股动脉,结合DSA诊断结果确定操作角度,以路径图为指引,取塑形后微导管置入动脉瘤内,前端处于1/3处,结合瘤体实际情况,取弹簧圈填塞,在结束以后松弛导管,根据微导管造影结果,观察瘤体的远端血管分支情况,使用NaCl溶液(0.9%)冲洗导管,取二甲基亚砜使用注射器缓慢注入导管,将Onyx-18 胶吸取并注入瘤体内部,出现反流后需停止推注,使用造影确认栓塞致密性,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术后取沙袋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24h内保持卧床制动。
1.2.2研究组
研究组添加中药治疗:
在参照组基础上,取双侧足曲池穴、三里穴静脉注射丹红,每天1次,每次2ml,持续治疗10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与并发症,进行分析。
神经功能评分:运用NIHSS量表分别评估护理前后,内容包括意识、语言、水平凝视等,共0-45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分别对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进行运算,神经功能评分表示方法为表示(t检验);并发症表示方法为“n/n%”(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如表1所示,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动脉瘤为临床少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脑动脉主干或分叉处[2],主要由于该部位动脉壁基层先天发育缺陷,且血液冲击大,在长期的血流压力与冲击作用下,使脑动脉动脉壁的薄弱点朝外突出,并扩张,最终形成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患者若发生脑血管痉挛与脑动脉瘤破裂,大大提高了致残率与死亡率。脑动脉瘤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特征为血管破裂[2],有研究数据数据表明,该病发病率为2%左右,其中0.5%左右着因破裂而引发死亡。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不断创新,血管介入术应用成熟,在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中得到广泛应用。介入栓塞术利用栓塞材料与微导管堵塞血管,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3],不会牵拉神经,可有效保护神经,从而使血管破裂后有关症状减少,有效控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效果显著。有学者指出,尽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良好效果,但其风险仍然存在,且不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丹红注射液属于忠药剂型,常用于淤血闭痹阻证的治疗,成分为红花、丹参,具活血通络、祛瘀通脉之功效。有研究指出,丹红注射液具有脑缺损行损伤与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功效改善,且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有研究指出,丹红注射液可减少与预防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改善脑出血患者治疗与预后。此外,取组三里穴与明阳明经穴,具温中益气、通经活络之功效,在足三里穴与曲池穴取丹红注射液注射,可促进通络祛瘀功效发挥,进而保护神经功能。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对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联用疗法,有效改善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彬源,陈桂增,李少鹏,等.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5):121-123.
[2]王春凤.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108例[J].河南中医,2017,37(3):436-438.
[3]姜瑜.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与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261-262.
论文作者:王富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动脉瘤论文; 后脑论文; 患者论文; 栓塞论文; 导管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