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演化特征及发展对策分析_集聚效应论文

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演化特征及发展对策分析_集聚效应论文

农业产业集群概念辨析、演化特点与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产业集群论文,概念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75(2015)04-0575-05

       DOI:10.13872/j.1000-0275.2015.0093

       产业集群是社会化分工不断深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空间现象。农业作为一种基础性产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其产业形态也在不断演变。国内外研究及其现实发展表明,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态,对于农业转型发展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模式以及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特点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思路与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模式及其比较

       1.1 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

       农业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关于产业集群,并不存在一个一致性的概念,诸多经济学家分别对此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引用比较多的产业集群概念是Poter[1]1998年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概念,指出产业集群是一组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同处在某一相关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关于农业产业集群,国外一般把它与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和农业企业集群等结合起来研究,Kulshreshtha和Thompson[2]认为农业产业集群由农场投入制造子集群、农业生产子集群和食品加工子集群组成。竹中久仁雄提出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农业食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以及农业流通业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而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大体侧重于三个方面。

       一是侧重于农业产业的空间布局。如宋玉兰和陈彤[4]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群体。二是侧重于经营主体的相互联系。如许素琼[5]认为,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指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农业流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中介组织等不同利益群体,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供产销联动的要求,形成并延长产业链,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利益共同体。三是侧重于产业组织的网络关系。如向会娟和曹明宏[6]将农业产业集群定义为“以农业活动为中心,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柔性集聚,为共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密集合作网络”。此外,还有从分工理论[7],社会资本理论[8]等角度给出定义的。

       以上有关农业产业集群含义的研究表明,尽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定义农业产业集群,但概括起来,我们可以将农业产业集群看成是一种具有资源依赖性、区域空间性、产业集聚性、组织(主体)合作性、优势互补性、连接网络性的农业有机群落。

       1.2 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模式

       现实中的农业产业集群体现为多种模式。向会娟和曹明宏[6]以及蔡吉跃[9]认为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分别是农业高科技园导向型模式、核心企业导向型模式和市场导向型模式。王艳荣[10]以安徽省为例,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可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合作组织协调型、市场依托型和科技支撑型。王海杰和李延朋[11]则以农业产业集群中农产品生产价值链中的“投入—产出”关系为线索,将农业产业集群概括为聚合型、发散型、网络型和平行链型。李菁和揭筱纹[12]将农业产业集群划分为资源禀赋的集约化种植产业集群模式、产业关联的多元化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和资源共享的物流园区运销产业集群模式。

       由此可见,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很难有个统一的见解,因为一种事物或现象从不同角度看,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是大相径庭的。所谓“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他人可以参照的基本样式,然而这种样式的表象描述却与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性与发展阶段有关。从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产业集群的本质特性来看,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应该从集群中相关主体在空间的集聚度和关联度两个维度来界定。集聚度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中程度和该产业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汇聚程度;关联度则指集群中相关主体的相似度和交易联系度。由此,可以得出农业产业集群的四种模式,一是“集聚度和关联度两高”模式,如基于主导产业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二是“集聚度和关联度两低”模式,如依托于高科技发展的海南农垦现代农业科技产业集聚圈;三是“集聚度高、关联度低”模式,如由市场带动的山东农业物流产业集群;四是“集聚度低和关联度高”模式,如共享基础设施而形成众多产业的广西贵港产业园。采用这一判别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对现实中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态进行科学的判定,以找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提升的具体方向。

       1.3 农业产业集群与非农产业集群的异同

       如前所述,农业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类型或延伸,因而它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共性特点,如产业和要素在空间的集聚性和专业性,主体与主体的相互关联性与合作性,空间与平台资源的共享性和规模经济性。集群的形成既有内生性源动力,又离不开外生性推动力,集群的发展呈现动态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的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和拉动效应等等。但是,与非农产业集群相比,农业产业集群有其独特性。

       1.3.1 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自然资源依赖性农作物的生长严重依赖于地域、土壤、气候、光热、水文等自然资源,决定着农产品的产量、质量、成本和收益,进而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所以,自然资源禀赋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孕育的“原生基因”[13]。

       1.3.2 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根植性农业本身就有很强的地域性,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长期积累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着农民的耕作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态与方向,而且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关系所建立的农村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息与技术在区域内的传播,形成其他产业集群所不具备的强大协同效应。

       1.3.3 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内在发展必然性农业不仅是其他产业的基础产业,而且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教育等多种功能,决定了农业不仅可以实现农业内部的产前、产中与产后的连接,也可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同时,农业的家庭经营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客观上要求农户之间走向联合,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组织基础。

       1.3.4 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外在发展依赖性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比较利益相对低,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共性。因此,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发展初期,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既要创造集群发展的硬环境,如基础设施的完善,又要营造适合集群发展的软环境,如金融、财政等相关政策的扶持。随着集群的发展壮大,政府转变角色,为集群发展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通过制度创新,如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集群持续稳定发展。

       2 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特点和制约因素

       2.1 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

       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是特定的农业先天禀赋、农业产业“根植性”和“衍生性”、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等因素有机结合的结果,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4]。根据演化经济学理论和生物进化论,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2.1.1 农业产业集群孕育与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大量分散小规模农户集聚在特定区域为形成起点。同质性农户生产相类似的农产品,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农户之间合作程度较低,以横向水平集聚为主。集聚度较高,关联度较低,但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呈现区域化布局特点鲜明,产业优势明显的农业块状经济和农业产业集群雏形。

       2.1.2 农业产业集群成长与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也是农业产业集群多元发展阶段。随着农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组织化程度和纵向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相关企业、机构开始进入,集群内农业企业、合作社和服务机构衍生,专业化分工加深,形成一种竞争、合作与创新的激励机制,集群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促使农业技术创新速度加快,服务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集群内外各组织主体之间的纵向、横向的协作关系更加紧密,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不断提高,出现了以不同类型农产品生产、加工甚至服务为主导的不同类型农业集群,集群边界进一步拓展,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纵、横交错的链网,资源优势互补和各组织主体的协同合作体。

       2.1.3 农业产业集群成熟与稳定阶段 基于地域特色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文化条件特性,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外部企业进入速度减慢,集群内各主体之间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配套完整、服务齐全的农业产业链价值体系,更注重区域品牌效应和全球战略,农业产业集群开始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同时,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开始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促使农业产业集群向更高级方向发展。

       2.2 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的特点

       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与特点既与一般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与特点有关,又与农业产业集群的自身特点相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2.2.1 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既与农业产业的自然属性有关,又与农业产业的经济属性有关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因此,农业产业集群既是一定区域内基于区域自然禀赋基础上,受内、外动力机制作用逐步演化而成的产业群落,因而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禀赋与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产量、成本,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基于区域特色资源禀赋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在一定空间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一体化。世界上一些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集群,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法国的葡萄酒产业集群以及我国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集群等,不仅是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的结果,而且也是产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的结果。

       2.2.2 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既与农业的技术进步有关,又与农业的制度创新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集群产生于“历史的偶然”[15],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当中。农业产业集群更是如此,农村中具有一定头脑和技能的“能人”,往往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在这些“能人”的带领下,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的不断扩散,逐渐形成特色的产业集群。但农业产业集聚的“能人”效应也会产生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化就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而且需要制度创新,使农业产业集群获得新的活力与竞争力,向更高级的产业集群演化。促使农业产业集群向现代化产业集群演化的技术进步主要与农业的标准化技术、规模化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密切相关,而促使农业产业集群向现代化产业集群演化的制度创新,则与产业集群发展有关的土地产权制度、产业组织制度、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制度、产业化与规模化经营制度及区域社会资本、现代交易方式与制度的创新和利用密切相关。

       2.2.3 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既与农业的比较优势有关,又与农业的发展阶段有关 任何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都与该产业集群在特定区域的比较优势有关。这种比较优势通常体现在集群要素成本、集群内专业化分工与合作、集群空间区位等方面。就农业产业集群而言,其比较优势还体现在区域农业生态资源的适宜性和持续可获得性。除此之外,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还与农业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与一般工业产业具有比较明显的生命周期不同,农业生产或产品尽管具有生命周期,但农业却是个永恒的产业。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离不开农业这一产业,当然,农业的永恒性并不意味着农业发展是静止的,而是可变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既与消费需求与市场竞争有关,又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有关,在“以粮为纲”时期,众多农户集中在一起进行粮食生产的大跃进,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形成产业分工联系,就谈不上产业集群。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不仅出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创新,形成种养加、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协同效应,同时还促使政府、中介组织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链网的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如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群、山东金乡大蒜产业集群等,无不与当地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纵观国外美国葡萄酒产业集群、荷兰花卉产业集群,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农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既是农业发展的内在必然,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2.3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的集群化程度仍不高。表现在农业产业集群的单体规模和经营者规模普遍偏小,层次比较低,虽然有些地区出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块状经济”,但基本都是同类型和同功能的主体集聚与关联,而不是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集聚与关联;此外,上游产品的农业产业集群较为普遍,而纵向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集群相对不多。总体而言,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区域集群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3.1 没有建成推进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农业布局体系 不能形成区域化的农业布局体系主要与我国农业宏观战略和区域行政壁垒有关。前者主要与粮食安全战略相关,由于要建立稳定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我国不仅粮食主产区要保证粮食供给,而且粮食主销区也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这就对粮食主销区的非粮食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带来了空间上的制约。而区域行政壁垒则与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过度干预有关,如采取地方保护政策,追求区域农产品自给化,使得一些地区的农业比较优势和区域市场化难以形成,进而制约区域农业集群的充分发展。

       2.3.2 没有建成适应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新型农业营运体系 新型农业营运体系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是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营运主体,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社会化为一体的农业营运体系。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的营运格局,依然是年龄相对老化的小农小规模经营为主;至于农业组织化,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但却是数量多,规模小;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能适应现代农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使得农业产业集群难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集聚、关联以及纵向一体化的发展。

       2.3.3 没有建成支撑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这本应是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时机,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流转制度还不完善,比如,仅有农户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并且流转期限往往不长,导致经营者行为不确定,土地转入农户难以长远打算和长期投入,进而影响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此外,由于我国金融制度的非农化偏向,使得农业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受资金制约,影响了农业产业集群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3 推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农业产业集群的涵义、演化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推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充分认识农业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特殊性,既要遵循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农业产业的自然特性、再生产特性和农户经营特性,从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的实际出发。以新型农民为主体、现代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创新为动力,通过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集成创新,着力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和关联度,推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

       3.1 加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支持力度

       一是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将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十三五”规划中,提升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打造集信息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品牌打造、风险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集群服务平台,降低集群内各类主体营运成本,提高集群内专业化分工水平。三是尽快出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专项支持计划,或者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主导产业支持计划和项目中。四是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基础上,设立不同区域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示范区,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区域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相互协调、互促共进的发展路径。

       3.2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营运体系

       一是通过农业区域规划体系的完善,建立农业主体经营适度规模化和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相结合的集群产业布局体系。二是通过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建立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的集群产品市场体系。三是通过产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建立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于一体、政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集群农业多元化服务体系。四是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农业政策完善,建立土地流转制度、金融保险制度和政府扶持政策相契合的集群发展制度体系。

       3.3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培育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是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各类涉农经营主体相互关联、分工与协作的联合体,这意味着,集群经营主体状况对集群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一要建立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教育培训体系,突出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与职业农民的培训。二要优化农业产业集群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环境,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和农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创业。

       3.4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目前,我国对农业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总体上处在初期阶段。为此,理论工作者和政府研究机构应不断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重点研究:①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动态机制问题,尤其是关注其演化过程中的服务体系、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的影响;②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问题;③农业产业集群的横向关系与纵向关系问题;④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关联度及其相互关系;⑤农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重点与制度设计问题;⑥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价值链变化、利益分享与风险分担问题;⑦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问题;⑧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四化”关系及其互动问题等的研究。

       陆萍,陈晓慧.农业产业集群概念辨析、演化特点与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4):575-579.

       Lu P,Chen X H.Concept analysis,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s[J].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015,36(4):575-579.

       收稿日期:2014-06-24,修回日期:2015-04-24

标签:;  ;  ;  ;  ;  

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演化特征及发展对策分析_集聚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