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蒋华

慢性心衰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蒋华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13000

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被认为是心脏病的最后“通路”[1]。慢性心衰(chronic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渐进性致残和致命综合征,有“三高”之称,高住院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2]。

患者心衰后心搏出量减少,心肌缺血,很容易出现气短、心悸、疲倦、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活动无耐力等症状,日常活动受到限制,患者大部分时间被迫卧床休息,睡眠节律和结构发生改变,致使夜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并且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些药物具有潜在的干扰睡眠的作用。本文对2014年3月—2015年4月对我科52例慢性心衰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睡眠障碍情况使用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心内科2014年3月—2015年4月对我科52例慢性心衰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心功能:Ⅱ级22例、Ⅲ级21例、Ⅳ级9。纳入标准:确诊为慢性心衰,本次住院>3 d,并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提出的分级方案,心功能Ⅱ-Ⅳ级,且意识清楚,能进行正常交流。排除标准:有严重精神疾病,严重慢性肺脏疾病及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

1.2方法 护理人员通过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有关制度、工作人员,消除陌生感;指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改善睡眠的护理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引起不良心理刺激的事件,并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和条件,如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患者应用利尿剂时,尽量安排上午应用,避免因多次排尿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1.3 睡眠质量评定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3] 评定患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该量表由18个自评条目构成,划分为7个成份,分别是主观睡眠质量、入睡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催眠药物使用、R间功能障碍。该量表采用四级评分法,即每个因子按0-3等级记分,总因子分由各因子分累积所得,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0分记为无睡眠障碍,1分记为轻度睡眠障碍,2分记为中度睡眠障碍,3分记为重度睡眠障碍。

2 结果

本文对患者睡眠障碍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显示52例患者中,入睡困难(以1h为界限)为18例,占34.62%;早醒为17例,占32.69%;觉醒次数(以3次为限)为9例,占17.31%;醒后再次入眠所需时间长(以1h为界限)为5例,占9.61%。

3 影响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分析

3.1 环境 主要表现为对病房感到不适应,病床﹑枕头不适,灯光,病房温湿度过高过低等。

3.2 年龄 有研究显示,增龄将导致动脉弹性下降和内皮细胞损害等血管结构功能发生改变[4],心功能各参数指标趋于异常,在病理状态下年龄对心肌造成的影响可能使左室功能更容易受到损害。年龄一方面引起昼夜睡眠-觉醒节律功能下降,另一方面增龄使得昼夜静息-活动节律发生改变,夜间活动次数和静息活动节律振幅显著降低。

3.3 心理 心内科住院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病魔困扰,经常面临同病房的其他患者由于病情恶化致使身体残疾,甚至死亡的情况,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压力,对疾病产生了恐惧,对治疗产生了怀疑,不断反复的病情也使他们焦虑不安[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药物 部分药物可影响睡眠,现已知影响睡眠的心血管药物有治疗高血压病的可乐定,利血平,治疗心律失常的苯妥英钠,奎尼丁,β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等,以及含咖啡因的感冒药,止咳药都可以引起失眠。

4 护理干预

4.1 做好入院宣教工作 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详细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温湿度适宜,病床之间设床帘,病房的灯用不同的开关分开控制。

4.2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住院患者有获得疾病发作时的自救和自我护理知识的需求,家属晚上要陪床,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确保患者有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增强患者心理安全感。患者经常处于疾病相关症状带来的痛苦中,例如疼痛、心慌、闷喘、胸前紧缩感等等,护士应尽力安抚情绪,协助患者控制症状,减轻痛苦。

4.3 合理用药 护士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对睡眠质量有影响的药物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积极处理,保证必要的睡眠。患者夜间上厕所过多可能与饮水过多、输液、使用利尿剂及疾病本身有关。可以通过协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建议患者夜间避免过多饮水,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夜间治疗,或者将治疗调整到22:00 之前集中进行,保证患者的充分休息。

4.4 密切关注患者的心功能变化 心功能分级是影响患者总体健康功能损失程度较大的危险因素,有报道认为心功能3和4级是患者1年病死率的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心功能分级与抑郁得分、社会活动能力和生产劳动能力皆呈负相关,心功能3-4级比1-2级发生抑郁的比例高约5-7倍[6]。心功能对患者健康功能的影响是极其显著的,心功能越差的患者,心肌受损和相应的症状体征越严重,躯体活动和自理能力越低下,心理压力越大,进而使得各维度的健康功能都处于最弱的状态。

4.5 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 对患者进行睡眠健康教育讲座(包括睡眠卫生知识、心理疗法、用药原则等)实施系统的睡眠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睡眠行为矫正-纠正患者不良睡眠习惯、刺激控制程序-建立持久的睡眠-觉醒时间、遵守作息制度、按时起床、白天不睡觉、做到睡前尽量不服药或每周不超过1-2次。

5 讨论

良好的睡眠对健康人具有解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作用,对心衰患者除上述作用外,还能有效防止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猝死等事件的发生。慢性心衰的患者,常年受疾病干扰,患者睡眠质量低于健康人。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正确评估,制定护理措施,提高该类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胡敏,刁惠民,赵威丽,等.心内科住院患者失眠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2013,38(1):50-51.

[2]Podrid PJ'Myerburg RJ.Epidemiology and stratification of risk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J].Clin Cardiol,2005,28(11 suppl 1):13-11.

[3]胡经文,冯玲凤,阮慧琴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3):2-24.

[4]张延平,心功能各参数指标与年龄增长的关系[J].吉林医学,2007,28(17):1900-1901.

[5]何桂芳.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9(3):18-19.

[6]胡丽玲,赵红英,张红梅,等.家庭支持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40-42.

论文作者:蒋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慢性心衰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