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天涯区卫生院口腔内科 海南三亚 572029
【摘 要】目的:对口腔内科患者的病种构成情况、各病种的发病变化趋势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对在我院进行口腔内科疾病治疗的3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针对发病年龄、性别、病种及各病种的构成特点、变化趋势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总数为366例,大多数住院患者年龄集中在20-40岁之间,疾病类型主要分为根尖周病、牙周炎、牙髓炎等。结论:根尖周病、牙周炎、牙髓炎是口腔内科治疗的主要三类疾病;科学合理的治疗和预防在口腔内科疾病的控制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牙周病;口腔内科疾病;回顾性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the diseases of the or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trend of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diseases,and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Methods:in January 2015 and December 2015 of 366 patients with oral diseases,med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clinical data were reviewed,the onset age,gender,disease and the diseas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change trend wer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366 cases,majority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aged between 20-40 years of age,type of disease is divided for apical periodontal disease,periodontitis,pulpitis. Conclusion:periapical disease,periodontitis,pulpitis is oral medicine treatment of three main diseases;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in the control of oral disease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periodontal disease;oral disease;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retrospective analysis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水平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口腔内科疾病谱亦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对口腔内科疾病的研究与分析工作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行口腔内科疾病治疗的3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病种构成情况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弄清口腔内科疾病患者疾病趋势,为指导本地区口腔内科疾病的预防及医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进行口腔内科疾病治疗的3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这366例患者在进行本次研究时,意识清楚,可以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项研究。
1.2调查问卷
在研究过程中总共发放了366份问卷,收回问卷数与发放数相同,共获得366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100%。问卷调查主要是以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病史等基本信息为主,同时对患者的发病部位、发病类型等基本情况也要做详细记录。仔细研究患者的基本信息后,对收集上来的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整理观察报告。
1.3年龄分段
将患者分为10个年龄段,分别为:0-10岁、11-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1-90岁、90岁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不同性别患者疾病的分布情况
在接受研究分析的36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9例,女性患者177例,年龄8-96岁之间,平均年龄39. 66±2.65岁。其中,男性患者的年龄在8岁-96岁之间,平均年龄35.31±2.32岁;女性患者的年龄在8岁-96岁之间,平均年龄34.13±2.34岁。通过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并且男性的患病人数高于女性的患病人数。(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口腔内科疾病患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1-50岁之间,且31-40岁是患病高峰年龄段。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学者的报道相吻合,也进一步证明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所以,在对口腔内科疾病进行筛查时,中青年群体要更加注意。然而,根据最近一些相关学者的报道发现,近些年老年口腔内科疾病患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原因主要为人们对于自我保健和自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越来越重视。这就使得人们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本研究显示根尖周病和牙周病患病较多,主要原因是由牙源性引起。造成牙源性感染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的因素为:饭后没有清洗干净义齿,使得细菌在牙周大龄繁殖;患者没有养成良好的漱口习惯,口腔卫生意识淡薄,口腔卫生健康状况不好。
近年来,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病地区和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口腔内科疾病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口腔医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研究口腔内科疾病的疾病组成情况以及流行病学特点,疾病谱分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国内外许多口腔医学以及外科医学学者对所在地区的口腔疾病进行了较多的疾病谱分析。基本认为,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口腔内科疾病以根尖周病、牙周炎、牙髓炎和龋齿为主。与本研究相一致,这些也提示我们在进行口腔内科疾病的防治时,对牙周炎等疾病的综合防治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牙周炎的治疗,采取全口洁牙是先导一环,要保证牙齿是干净卫生的,而当患者的病情已经较为严重的时候,根据病变程度给予平整根面、根分又搔刮术,袋内冲洗上药。在治疗中,要注意复诊换药工作,换药时用适量的灭滴灵溶液冲洗牙周袋1~2次。在治疗中,要配合杀菌漱口水的及时补充,保证患者口腔洁净,建议患者在治疗后做好复查工作,必要时可以结合龈下刮治,以缓解病情。如果患者准备行牙周手术,首先观察患者的炎性症状是否已经好转,在没有炎性病灶的基础上,方可行手术治疗,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然后根据牙周袋的深度进行具体的手术。
参考文献:
[1] 吴子忠,林光军.1090例老年口腔住院患者患病情况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6,4(l):28-30.
[2]唐栋.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加派丽奥局部应用综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0,(08):31-32.
[3]张延琳,吴惠华,曹颖光,李明,胡立桉.Profile机用根管器械治疗磨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03):160-248.
[4]谢红帼,彭澜,黎琼,张青,卢骁鹏.冷侧方加压法与热牙胶充填法对隐裂牙伴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比较[J].安徽医药,2013,(06):978-979.
[5] 刘洪臣.老年口腔医学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l(l):2-4.
[6] 刘洪臣,储冰峰,王东胜,等.老年口腔医学学科的建立及其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华老年口腔医志,2006,4(4):230-232.
[7] 邱蔚六,刘正,老年口腔医学[M]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8] 邱蔚六.21世纪的口腔颌面外科[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30(5):261-262.
论文作者:刘兆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口腔论文; 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疾病论文; 牙周炎论文; 年龄论文; 老年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