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问题:全面测量的困惑_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转型问题:总量测量的困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量论文,测量论文,困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3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07)05-0001-07

马克思的价值转型是指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九章中指出,由于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不同生产部门中占统治地位的利润率,本来是极不相同的”①。但是,“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②。这时,商品的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马克思认为,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型过程只是发生了再分配,而没有创造或毁灭任何东西,所以“马克思对于他的转型解答中的总量做出了两个断言:1.价值的总和等于价格的总和;2.剩余价值的总和等于利润的总和”③。

然而,在马克思的转型模型中,只是将产出品的价值转型为生产价格,而投入品的价值却未做任何转化。如果将投入品和产出品都以生产价格计算,那么,马克思关于两个总量相等的断言还能同时成立吗?如果两个总量不等,是否就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呢?对于这些问题,西方学者争论了一百多年。本文认为,总量测量标准的改变才是转型问题的关键所在。转型问题本身并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而只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一、转型问题

马克思是用一个五部门模型来说明转型问题的。假设经济体系中有五个生产部门,这五个生产部门的产品都不会进入其他产品的生产过程。投在每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总量均为100单位,且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如表1所示:

在剩余价值率为100%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这五个生产部门产品各自的价值。然而,实际中,资本家并不会按产品的价值而是按它们的生产价格出售这些产品。因为,资本家之间追求最大利润的竞争会使资本在不同的生产部门间发生流动和转投,从而剩余价值总量会在不同生产部门间重新分配,直到各部门所获得的利润均等为止。这个平均的利润加到各部门产品的成本价格上即得到产品的生产价格。一方面,产品的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产品的生产价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1+平均利润率)。两者并不总是相等的。那些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部门中,生产价格高于产品价值。相反,那些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部门中,生产价格会低于产品的价值。但是,马克思认为,这些生产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的情况会相互抵消,两对总量相等必然能够成立。

在马克思初始的转型模型中,投入品的价值并没有转型为生产价格。如果将投入品和产出品均以生产价格计算,马克思关于“两个总量相等”的结论还能成立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一些经济学家们将马克思的五部门模型转化为一个简化的循环流转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型。在经济中存在着三个部门:部门Ⅰ生产资本品(供下期生产使用),部门Ⅱ生产生活品(供工人消费),部门Ⅲ生产奢侈品(供资本家消费)。

方程组中包括四个未知数(x、y、z和r),共五个方程。显然,方程组是过度决定的,无法确定唯一解。从而,马克思的转型过程存在着逻辑上的问题。

1907年,德国统计学家博特基维茨首次使用数学方法对转型问题加以论证,试图解决其逻辑上的问题。博特基维茨认为,黄金是第三部门(即奢侈品部门)生产出来的,它又是可以作为货币的商品,不存在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型的问题。所以,第三部门的价格-价值比率可设为1,即z=1。用z=1代替上述方程体系中的(4)、(5)式,方程组可求出唯一解。

温特尼茨认为,博特基维茨的转型方法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他关于z=1的假设是没有任何理论根据的。而且,博特基维茨的解只能使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并不能保证总价格等于总价值。“马克思体系中最能够体现其精髓的命题是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④ 所以,温特尼茨抛弃了z=1的假设,而用

温特尼茨的解自然会使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但总利润通常会偏离总剩余价值。

在赛顿看来,虽然以上这三种假设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从这些不变性假设中挑选出一个来,我们还缺乏客观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问题可以说是不存在完全的确定性。”⑥“既然在这三个假设之间进行选择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那么最好是寻找一个特殊的关于价值体系的假设,这个假设会使以上三个假设中的一个或几个同时共存。”⑦ 赛顿的做法是先把经济划分为几个部门,每个部门中的每种产品都可以分配在几种或一切可能的用途。在此基础上,经济体系可以表示为一组类似于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式的方程:

为了便于表现马克思转型过程中的“两个相等”,赛顿将上述方程组简化为人们熟知的三大部类:

赛顿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可能是所有模型中最令人满意的,因为它使我们可以同时满足三个不变性的假设。……这个模型既能保证转型问题完全的确定性,又能体现马克思关于解的所有的特点”。⑧

然而,我们不能不指出,赛顿对于转型问题的解依然是建立在特殊的假定前提下的,他的解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以上是西方学者试图通过添加假设条件来为转型问题求解所做出的努力。遗憾的是,这些努力是徒劳的,因为他们所选取的假设条件或者没有现实意义,或者不能得出两对总量相等的结论。正如米克所说,“在任何似乎合理的假设条件下,……如果投入的价值和产出的价值都转化成生产价格,那么要使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同时又使总生产价格等于总价值,这是根本不可能的”。⑨

二、原因分析:测量标准的改变

转型问题来自于异质品的加总和统一利润率的假设,即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意味着异质品模型,当采用统一利润率的假设使投入也按照生产价格来计量时,马克思关于两个总量相等的结论将不能保持。这种转型问题的逻辑悖论可以用资本理论争论或斯拉法的模型去说明。由于利润率r等于剩余价值对总资本的比率,即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前,总量的测量标准是劳动时间,它独立于收入分配。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后,总量的测量标准是货币价格,它随收入分配的变动而变动。测量标准的变化使得转型前后两个总量不能保持相等。

1.加总问题。在单一产品模型中,投入和产出是同质的,从而总量的计量可以完全不涉及价值而用实物表示出来。当然,这时总量的计量也可以理解为价值量,只不过相对价格是1。无论利润率如何变动,总量的大小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利润增加(或减少)多少,工资会同比例地减少(或增加)多少。

但是在异质品模型中,加总却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对于这一问题处理上的欠缺导致了一些经济理论中的逻辑悖论。总量生产函数中的“资本计量”的悖论便是一例。

这就要求资本的数量独立于利润率而预先得到确定。然而,实际中由于资本品是不同质的,无法进行实物的加总,只能用价值量来计量。以价值计量的资本量本身又是利润率的函数,因为当利润率变动的时候,相对价格会发生变化,这会引起对资本价值的重新估值。这就造成,已知利润率(r)求资本(k),再通过资本(k)求利润率(r)的循环论证。资本计量的悖论极大地动摇了新古典理论的基础,其症结在于收入分配的变动(r)影响相对价格从而影响到资本的价值量。对于同一价值量,当收入分配发生变动的时候,可以得出一系列不同的值,从而总量的计量失去意义,这就是总量计量的困惑。

马克思的价值转型问题也存在着类似的逻辑悖论。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仅仅是剩余价值再分配的过程。当剩余价值按统一的利润率重新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的时候,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这种再分配丝毫不会改变剩余价值的大小,从而两个总量相等的结论必然能够成立。事实上,当总量以生产价格计量的时候,收入分配的变动会以影响相对价格的方式影响到总量的大小。而另一方面,以劳动时间计量的总量是不会随收入分配而变动的。这样,两个总量便不能一致。

无论是新古典资本计量的悖论还是马克思的价值转型问题,其根源均在于收入分配是否会影响到相对价格。这也是按价格加总异质品的障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我们需要像总资本、总收入、工资和利润这样的一系列总量来说明宏观经济的运行。马克思从价值到生产价格转型的意义也在于此。通过转型可以提供一套资本主义的总量关系,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然而,在实际中,产品是异质的,无法进行实物的加总,只能以相对价格为权数加总成价值总量。这就会遇到总量的计量受收入分配变动的影响这一难题。

事实上,异质品加总的这一难题很早就已被发现。李嘉图一直寻找“不变的价值标准”,就是想解决这一难题。他试图找到一种计量总量的方法,使得总量的大小不再随收入分配而发生变动。然而,李嘉图最终也未能解决这一问题。斯拉法“从李嘉图的‘中数’概念得到启示,从‘平衡商品’逐步推导出一种‘标准商品’,这种商品生产的比例和它们参加生产资料总量的比例是相同的,因而纯产品对生产资料数量的比率也是相同的,并且标准商品各层生产资料的生产都存在相同的比例。在这种规定下,标准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的价格,在工资变动时所受到上升或下降的影响,只会产生于正在和它比较的商品的生产特殊性,而不会产生于它自身。这样,标准商品就成为一种不变的价值尺度,它在工资变动时可以作为其他商品具有不同‘比例’而产生价格变动的测量器。同时,因为各种产品与生产资料的比例是相同的,利润率是统一的,它还表明利润率的改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除非商品具有不同的‘比例’”⑩。

斯拉法通过构造一种标准商品和标准体系提出了转型问题的解,即我们可以通过标准体系把异质品模型转化为单一产品模型或资本有机构成相等的模型,从而使资本品投入的价值不随利润率变动。实际上,由于利润率是外生的,从而只要我们选择的外生的利润率使价格计量的资本-劳动比率等于价值计量的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则两个总量将是相等的。

2.统一的利润率。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前,“由于投在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不同的有机构成,也就是说,由于等量资本按可变部分在一定量总资本中占有不同的百分比而推动极不等量的劳动,等量资本也就占有极不等量的剩余劳动,或者说,生产极不等量的剩余价值。根据这一点,不同生产资料部门中占统治地位的利润率,本来是极不相同的。(11)”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之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使资源重新在各部门之间进行配置,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的利润,社会各生产部门最终将拥有一个统一的利润率。

统一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要求,有了统一的利润率,异质的产品才可以加总成工资、利润、总收入等一系列总量。由统一利润率所加总形成的宏观总量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事实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统计变量都不是对实物量的加总或财富的统计,而只是按资本主义经济所产生的统一利润率进行的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

统一利润率的出现使总量的计量标准发生了改变,即从以劳动时间计量转为以货币价格计量,这个过程就是转型过程。两种总量计量标准衡量的总量大小不能达成一致,这个问题就是转型问题。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中不会有“统一的利润率”,因为它只研究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该体系只需要一套由技术关系所决定的相对价格而不需要任何总量,这套相对价格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仅取决于人们的偏好和要素的稀缺性。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必须包含“统一的利润率”,因为它研究特定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宏观经济运行。只有按统一利润率加总而成的总资本、总收入、工资和利润等等一系列宏观总量才能表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

三、意义:社会关系的体现

在古典和新古典两种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社会关系和技术关系分别占据着统治地位。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紧密相连。技术关系是以生产函数为基础,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和要素的稀缺性决定投入-产出系数,进行资源配置,技术关系与任何的社会制度无关。古典传统的经济理论以社会关系为基础,采用剩余分析方法进行总量分析。新古典传统的经济理论以技术关系为基础,采用边际分析方法得出一套相对价格。

马克思继承了古典学派以社会关系为核心的剩余理论,建立了一种完全排除技术关系的理论体系来说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明确指出,他所要探求的并不是生产的一般形式,而是在特定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关系。这就与新古典以技术关系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理论对立起来。那么,资本主义现实中,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是社会关系决定的呢,还是技术关系决定的呢?

“就我们所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言,无论是宏观经济中的有效需求、货币与资本市场问题,还是企业的组织和市场结构问题,都与经济制度有关或本身就是经济制度问题,即使是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这些似乎是最接近新古典技术分析的领域,也不能排除经济制度的分析”。(12)

1958年,著名学者尼古拉斯·卡尔多根据对资本主义经济100多年统计资料的研究,提出了六种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事实。“这6种事实包括:生产和劳动生产率的稳定增长速度,不断增长的资本与劳动比率,资本的稳定利润率,长时期稳定的资本产出比率,收入中利润的份额与产出中投资的份额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允许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与各社会之间总产出的增长速度有差别”。(13) 这就是著名的“卡尔多程式化事实”。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卡尔多程式化事实”表明,在长期,经济增长率和生产率以及工资率的增长是稳定的,虽然资本-劳动比率持续增长,但资本-产出比率和利润率以及收入分配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比率是基本不变的。如此稳定的经济规律要用新古典以技术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函数来解释只能把它归因于中性的技术进步。然而,众所周知,现实中的技术进步是随时间加速的,不会呈现出中性特征。

事实上,卡尔多程式化事实的关键在于所有国民收入核算统计中的宏观变量都是以货币量值表示的价值量,与实物计量完全无关。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也明确表明价值与使用价值完全无关,来自于剩余价值的利润也与技术无关,所有的价值量只是取决于社会关系,即资本主义社会特定的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在总产出、资本、工资和利润这些价值量值与技术无关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他的“宏观经济学”。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转型问题,“其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即生产价格取决于价值和剩余价值总量,虽然生产价格与劳动价值论在相对价格的决定上存在着区别,但这种由统一利润率所决定的总量并不依赖于相对价格或任何技术关系,而只取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一点对于理解转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14)

转型过程中的逻辑矛盾来自于总量测量标准的改变,一边是以劳动时间为计量标准,而另一边是以加入统一利润率后的价格为计量标准,在价格受统一利润率影响的条件下,按照后一种标准计量的总量必然发生变动,从而不能保证“两个总量”同时相等。(15) 但是,转型过程中的这个逻辑上的问题“并不能损害马克思的结论,即所有的总量与技术或相对价格是无关的,换句话说,在单一产品或各个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相同模型中两个总量不依赖于技术关系的结论,在异质品模型中同样是成立的,虽然不能保持两个总量相等”。(16)

四、结论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竞争使社会各生产部门最终将拥有一个“统一的利润率”。统一利润率的形成导致总量的计量标准发生了转化,即从劳动时间转化为货币价格。问题在于,以货币价格计量的总量本身会随统一利润率变动而变动。这样,以两种标准计量的同一总量将不再相等。这就是马克思“转型问题”的根本原因。但是,由于统一利润率的出现而导致的这一逻辑悖论并不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否定。马克思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分析,明确表明按统一利润率加总的总量只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而与任何技术关系无关。这也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中“社会关系”这一基本出发点。

注释: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7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7页。

③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和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43页。

④Winternitz,J.1948.Values and Prices:A Solution of the So-called Transformation Problem.The Economic Journal 58( 230) ,pp279.

⑤Meek,R.L.1956.Some Not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The Economic Journal 66( 261) ,pp103.

⑥Seton,F.1957.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4( 3) ,pp153.

⑦Seton,F.1957.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4( 3) ,pp155.

⑧Seton,F.1957.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4( 3) ,pp156.

⑨Meek,R.L.1956.Some Not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The Economic Journal 66( 261) ,pp98.

⑩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5页。

(1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7页。

(12)柳欣、郭金兴、王彩玲:《资本理论与货币理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13)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和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78页。

(14)(16)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6页、第397页。

(15)单一产品模型和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都相等的情况除外。

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7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转换问题:全面测量的困惑_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