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论文_瞿仕超

论述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论文_瞿仕超

瞿仕超 四川省丹棱县双桥镇小学校 612200

【摘要】在新课标的带领下,我国小学教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形式都开始发生了变化,小学课程的教学逐渐趋向于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的科学教学课堂上,老师们需要摒弃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合理的运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内容,完成科学教学的任务,共同促进老师和学生们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014-01

引言:教学方式会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起到极为重要的中介效用,所以选择何种教学方式开展科学教学活动之分的重要,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教学方式去引导并组织学生们学习并探究科学知识,培养并提升学生们自身的科学素养,制定并完善小学科学的教学制度以及教学方式,使得老师们可以更为轻易的完成各类教学工作任务,激发出学生们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以及热情。

1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两点问题,首先即是教师的意识问题,大部分教师片面的认为科学学科属副科,缺少对其的重点关注,其次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努力取得结果。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科学思维,培养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增强自身思维水平以及活动能力。但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得出结论,考试成绩比较好应该给予高度评价,对于没得出结果的学生无论中间探究过程是否认真努力评价都不高。

2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

2.1开展教学竞赛活动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小学学校都会开设科学教学这门学科,但是这门学科的教学地位却比较低下,和一些语文等学科相比,其属于边缘性的学科。另外,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对于该学科的重视程度比较小,没有正确的意识到小学科学课程开展的重要性,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课前备课的状态,同时还会降低课堂教学的热情,很多课堂教学都会停留在任务的完成层面,没有深入性的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对此,小学教学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的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使得老师们都可以参与到其活动之中,采用该种竞争形式来不断的激励老师,完成各项课前补充的备课工作。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要认真的进行备课,并在课程结束后,合理的布置相对应的教学作业,同时完成各项批阅工作,老师们应当注重对课堂教学成果的研究,为其后续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不断的优化并创新教学方式。此外,老师们还应当阐明教学方式以及措施,老师们互相之间要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它的老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方式,全方位的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水平。

2.2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实践活动

科学课程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要在自我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升。所以教师也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来进行科学探索,使得学生树立起相应的科学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温度的测量”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温度的测量,怎样认识实验用具,怎样操作实验用具,并且如何进行有效地实验数据记录等。在教师演示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在每一个步骤所选用的道具,以及操作的动作是怎样的。当学生自己亲自进行演示时,一定会与教师的操作步骤和动作存在偏差,比如把温度计放到烧杯中时温度计的置放方式和置放位置都需要保持一个标准的状态,而学生在操作时可能会忽视这些细节,导致实验的结果也会和教师的结果有着一定的出入。因此,教师这个时候就要强调学生们的出错点,更正他们的操作方法。学生在经过教师的指点后就会明白自己实验的错误点,并且形成自己的认识,再次操作实验,加深印象,从而学习到温度测量的正确方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操作、纠正,最后学习到正确的方法,对这一课的知识掌握到位。

2.3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体验快乐

实验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迎合了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们在实验中的参与度。例如在小学科学“校园的树木”这个课题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搜寻校园内不同树木的情况。比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让他们负责收集不同树木种类的树叶、树皮,然后把收集到的树叶和树皮进行分类和整理,确定好哪些是属于大树的,哪些属于小树或者小草类的。最后教师教学生用放大镜等工具来对这些树叶和树皮进行观察,并且记录好这些树叶和树皮的外形特征,比如树叶的叶子长度、叶子的茎向、叶子的厚度,还比如树皮的厚度等方面都是可以记录下来的内容。教师还可以把学生身边常常见到的动物作为实验的对象,例如小学科学中“寻访小动物”这个课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校园中的动物,比如“金鱼”、“蚂蚁”、“蚯蚓”、“蜗牛”等都是可以容易见到的动物。学生们自己拿着放大镜和其他工具进行探索体现了小孩子融入大自然的状态,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也能够体会到实验观察带来的快乐,增加了对科学的喜爱之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更多动手,想为学生做演示实验的机会,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一种好方法。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是在实验课之前,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以确保演示实验成功。

2.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从外界得知信息的主要途径。观察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发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观察力。例如,在教学液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时,教师让每位学生动手操作。具体步骤则是分别用烧杯称取100mL的水与酒精。然后让学生将其同时放入另一个大烧杯中进行混合摇匀,随即让每位学生说出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时就会发现混合后的体积不是200mL,而是少于200mL。随后教师告知是因为两者的密度不同,所以混合后的体积不是200mL。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后续的科学学习。

结语:

总体来说,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与大自然紧密结合的学科。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所以学习科学的过程也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索自然,学习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赵国英.课程教育研究.2018(50)

[2]探究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J].徐弘昌.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

[3]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朱玉猛.课程教育研究.2018(10).

论文作者:瞿仕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论述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论文_瞿仕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