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山
(大竹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51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采取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结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NFA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卒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细胞内的氧含量,从而使细胞对葡萄糖的提取率增高,改善神经递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神经功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079-02
脑卒中又名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为脑血管意外。也是一组起病急、血管源性、引起持续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脑梗塞和脑出血。其中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我国是脑卒中的第一大国,每年新发200万,死亡165万。在我国每12秒有1人发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采取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53~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7±4.38)岁;观察组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21例,年龄在5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3±4.2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降颅内压、调节酸碱平衡以及改善微循环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一次20~3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2~3周[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均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NFA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是从健康的小牛血清中提取的低分子量物质,其能够在很大方面替代人血清的临床效果。小牛血清去蛋白能够显著提高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另一方面,其还能促进高能磷酸的合成,从而提高细胞对于氧的利用程度。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期间氧化后代谢产物对脑组织不会产生伤害,从而提高能量代谢率,帮助恢复神经功能[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NFA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卒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细胞内的氧含量,从而使细胞对葡萄糖的提取率增高,改善神经递质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神经功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凯,杨珍珍,韩晟,郑丽英,田夏,刘雪丽,王淑梅,史录文.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1):9-14.
[2]周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100-101.
[3]刘艳明,陈芸.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0):5013-5014.
论文作者:陈安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血清论文; 患者论文; 小牛论文; 脑卒中论文; 注射液论文; 蛋白论文; 评分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