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
引言
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短缺,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用水量也呈逐年攀升的姿态,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紧缺、能耗大也会大大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节水任务重要而迫切。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应基于绿色节能的角度,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的基础上,考虑对水资源及能源的节约,这也是每一个给排水工作人员在设计时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当下建筑给排水设计现状
在城市化步伐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给排水作为建筑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水资利用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必须要从节能性、环保性角度出发,优化设计方案。但是显然从现下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和应用效果分析,还无法满足绿色节能要求。具体而言,建筑给排水设计包括给水设计和排水设计两个部分,首先在给水设计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超压问题,而若是给水系统长期处于超压状态,很容易导致管道渗漏,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此外现下的建筑给水系统中,卫生器具的密封性也比较差,冒水、漏水现象十分普遍,这都是不符合绿色节能设计的表现。其次在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管道配件连接渗漏问题十分严重,而导致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并未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同时设计选材不合理,这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强化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十分必要。
2建筑给排水造成资源浪费的原因
2.1管道和阀门的泄露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商场、办公单位、学校等公共场所甚至是道路两旁的供水管道或是供水阀门处有泄露现象。由于管道和阀门泄露,导致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常见也极易发生。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第一,供水管道本身、阀门以及其他相关的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在使用中损耗过快导致发生泄漏。第二,给排水系统使用时间过长,又没有按时的对其性能进行检验,一些发生严重腐蚀和破损的地方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久而久之导致发生泄漏。根据调查显示,只有三成的居民能够每年对水管和水阀进行检查和更换,而七成的居民从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甚至有些在发现水阀渗水之后也持无视的态度,这也是由于漏水渗水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的一个原因。第三,在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的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数据参数实施,工程整体质量不过关,导致泄露情况极易发生。
2.2超压出流现象
给排水管道内的静水水压过大,远远超过水流流出水龙头时候的水压,使水流在流出的时候有“喷涌而出”的势态,这种现象叫做超压出流。超压出流使流出水量远超过额定水量的最大值,它不但会对给排水系统水量的正常分配造成影响,还会造成相当程度的浪费。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不会留意到因超压出流而形成的对水资源的浪费。另外,超压出流现象中强大的水流压力对排水管道、水阀和水龙头都会形成损耗,减少相应零件的使用寿命导致排水管道系统渗漏的概率增加,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很过建筑在给排水施工的时候都会将水龙头直接安装成为节水水龙头,这样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但是如果不能够从设计源头上进行合理的降低水压设计,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超压出流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思路
3.1选择最合理的热水循环方式
导致热水干管循环造成损失的原因很多,例如施工方法不当或者管理不善甚至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而在工程设计阶段,选择什么样的热水循环方式,会直接影响无效冷水造成损失的大小。目前,我国的热水循环方式主要包括三种:立管+干管循环,支管+立管+干管循环以及干管循环三种,通过观察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以支管、立管、干管循环的方式进行热水循环浪费水量最少,但是成本相对较高,干管循环造成的水资源损失最为严重,立管、干管循环的方式则居于二者之间。在实际的操作中,出于整体经济效益的考虑及工程造价的限制,无法使全部的热水供应系统采用支管、立管、干管循环的设计。对于热水供应来说,选择立管、干管循环的方式对水资源的节约也有很明显的效果,而且相对来说容易做到。
3.2加强水表装置及控制供水部件质量
在居民生活小区中适当增加入户水表,以便分析用水及检测水量平衡,水量平衡检测就是用水部门对本部门的供水系统进行检测,依据出、入水量的平衡关系来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如果该检测与入户水表结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便于迅速采取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其次还应该严格控制供水部件的质量,建筑单位应该严格控制采购途径,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拒绝使用残次品或不能达到要求标准的配件,确保产品质量;政府部门则应该积极进行节水配件的推广,在确保民众能用水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水源价位,或合理制定居民用水定额制度措施,在用水量超出额定水量的情况下,增收“超量水费”,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
3.3雨水收集系统绿色节能设计
通常情况下,房屋建筑屋面雨水受污染程度较小,并且整体水质较好,因此是可以用于二次利用的,为此在雨水收集系统绿色节能设计中,可以通过设计室内外雨水管网收集雨水,然后通过分流井、雨水弃流控制井、复合流过滤井的使用,将雨水最终引入到清水池中,然后通过消毒处理措施,就可以利用变频供水装置,将雨水用于卫生间冲水、园林景观浇水及马路道路清洗,从而实现雨水二次利用的目的。此外由于现下房屋建筑,楼群平面位置很难布置过多的立管设备,为了更好的利用雨水,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笔者认为设计人员,可以依照《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技术规程》,在进行雨水收集系统绿色节能设计时,可以将雨水引入到沉淀池中,为了便于隐藏立管,根据虹吸式压力流系统,对天沟过水断面雨水斗流量设计确定,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天沟水深控制在0.2m左右,同时取沟纵坡度的1%为天沟水力坡度,而天沟宽度的选定,则可以雨水斗均匀入水为准,这样的雨水收集系统设计方式,可以更好收集利用自然雨水,从而实现雨水二次利用,弥补了城市水资源的不足,因此是绿色节能设计的重要体现[5]。雨水收集系统可以说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重点,通过在建筑屋顶设计绿化,并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的雨水用在小区的绿化建设中,同时,也可以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居民从马桶、刷车等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目前,绿色节能成为了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因此,应加强对建筑设计思路的创新。然而,从当前国内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及其应用效果看,依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姜玲玲,丁俊利.基于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2]戴巍.基于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4.
[3]叶伟香.基于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
[4]吴宪兰,兰亚梅.基于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5.
论文作者:丁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给排水论文; 雨水论文; 建筑论文; 水资源论文; 节能论文; 系统论文; 水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