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南大港农场对“两个根本转变”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场论文,南大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在未来的十五年中能否实现,事关全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农垦经济作为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两个转变也是能否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为此,在近几年的经济工作中,国有南大港农场为之努力探索与实践,积极摆脱体制老化、机制陈旧、经营粗放,主要靠量的增长求发展的弊端,不仅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而且促进农场的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从农场在“两个转变”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和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与广大读者进行探讨,以期起到他山之石作用。
一、探索与实践
国有南大港农场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已发展成为人口四万,职工1.9万的大农垦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其体制上的弊端便显露出来,如集中过多,统得过死,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经营上的自我封闭,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的结构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两个转变”以来,我们确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着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把改革与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使农场内所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基本思路。
围绕这一基本思路,我们积极进行了工作:首先是深化企业改革,选准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点。企业只有超越旧体制,两个根本转变才有可能,我们一是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二是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增强干部职工的压力感;三是彻底破除了干部的终身制和职工的铁饭碗。干部只作为管理者出现,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四是通过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主人翁意识;五是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机制的转变,带动了全场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各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其次是加快资产重组,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对存量资产进行重组,发展规模经济是实现“两个转变”的要求。针对农场内有的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较差的特点,我们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就国有企业在上海和长春的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确定的“抓大放小”方针,在全场实施“放开放活”工程。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逐步把那些形成规模的企业抓住搞活,因为这些企业不仅是农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还是支柱,而且对增加经济效益,容纳就业,维护稳定至关重要。进入1996年,采取租赁、兼并、一次性出售等办法,对全场25家经营观念陈旧、改革滞后、经济效益较差、亏损或微利的企业实行放开放活政策。实践证明,这一工作取得了明显效益,改变了过去机制呆滞,缺乏省略,管理粗放,后劲不足的问题。
第三是加快结构调整,向结构优化要效益。调整不合理的经济和产品结构,是实行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切入点。产业层次低,一般加工业能力过剩和基础产业落后及在产品结构上,高技术含量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少,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少,直接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不强的问题。农场对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明确的思路,确定在“九五”期间重点扶持立足于本场资源优势和在市场上畅销,具有竞争力的石化和机构制造等优势产业,力图通过适应性调整实现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优化,产品更新换代。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产品调整上,将按照市场需求确定目标,抓往对结构优化有重大影响的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产品,象目前机械厂已打出省外,闯入国外的机构铸造产品和工业公司的高压注水泵等产品,进行集中扶持,重点突破,扩展产业链,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新产业。
二、矛盾与问题
国有南大港农场为实现两个转变,在不断探索、开拓和改革的过程中,本着“早改早受益,晚改晚受益,不改就吃亏”的指导思想和“先干起来不争论,先推行后评论,先放开后规范”的工作方法,对农场实现转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经过几年的运转来看,农垦企业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两个转变,还需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矛盾与问题:
1、政企关系不协调。农场是集社会性、区域性、政企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但没有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对区域内的企业和社会性工作缺乏约束,难以管理,如对企业的开办,所要办理的营业执照就无权办理。对区域内的社会性工作也无权制定法规文件,即使制定了也是企业行为,出了问题无人作主。
2、社会负担沉重。从企业角度讲,作为纳税人每年上交国家税金近千万元,但从承担的社会政府工作方面,包括教育卫生、公检法司、城建土地环保、交通计划生育等开支,每年需1200多万元,这就是说农场一方面按企业为国家纳税,另一方面,农场的政府社会性开支还要由农场自身背着,造成了双重负担,这样的双重负担之重在其他国有企业里是不多见的,从而影响了农场的改革与发展。
三、措施与建议
面对上述的矛盾与问题,我们认为,农垦企业要尽快实现两个转变,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快农垦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步代,以便让更多的农垦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大振雄风。
1、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随着改革向深度广度发展,改革的重点工作已经转向制度创新,越来越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难点问题,新的形势对农场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场的改革开放只有跳出农垦系统的圈子,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农场的“两个转变”工作才能进入实质性的进程。因为农场的改革开放工作与其他国有企业相比没有什么特殊性,并不是这也不同于,那也不同于,而是既同于企业,又同于政府,只是具有综合性罢了。所以,各级农垦管理部门要本着农垦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做出部署,实行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实施各项改革方案,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地把农场的“两个转变”工作推向前进。
2、在农场设立管理区。这是因为农场在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后,已完全改变了原来意义上“农场”的实际涵义。现在的农场,虽然有着完完全全的地方政府的责任,却没有与之适应的最起码的政府职权,导致改革不配套,有些工作说到做不到,想办办不了,需要说明的是设立管理区时,必须考虑到农场的经济和社会工作,即现存的企业体制问题,可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否则会出现新“两层皮”现象,干扰农场的经济和社会工作。同时,对税收、财政、工商、土地、城建、交通、教育、卫生、公检法司等部门,上一级政府要赋予政府职能,给以享受同级政府的权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农场的经济发展,而且会促进农场社会各方面的工作,还会使农场和其他国营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更会使农场起到在周围乡村的示范作用。
3、建立县级财政体制。在农场设立县级财政体制不仅需要,而且应该。因为农场作为区域性企业,目前实际上是一个具备规模,功能齐全,五脏都有的社会企业。只有建立一级财政,才能将本不该企业负担的那部分费用剥离出来,才能实现农场和其他企业的平等竞争,从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加快农场的发展。
总之,在农垦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理顺各种关系,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和企业债务,农场才能更好地实现两个转变,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