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生产力分布的演变_海口论文

海南生产力分布的演变_海口论文

海南生产力布局的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南论文,生产力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海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和地理单元,其生产力布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剖析海南生产力布局的演变,从宏观上进行生产力合理布局,对于生产力系统的各个因素在空间上优化配置,促进海南经济特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南生产力布局的历史回顾

海南,自西汉(公元前110年)设郡置县以来的2000多年间, 经济开发虽然经历了从沿海局部地区到环岛沿海地带再到中部山区的渐进的漫长过程,但从历史的全过程看,这种开发只是自然开发,从未规划过。因此,直到海南解放,海南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在全岛可开发的3774万亩农业用地中,开发不足500万亩。几乎没有什么工业, 丰富的矿产资源仅开采了少许的铁矿。这种典型的农业经济社会,生产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原始,部门残缺不齐,在生产力布局上打下了深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烙印。

从1950年海南解放到建省前的1987年,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与调整,海南的经济、文化和其他事业都有了一定的基础,生产力布局相应地发生了某些变化。首先,从主要产业看,工农业的布局有所改变。一是在工业方面,逐步建立了制糖、制胶、制盐、化工、化肥、罐头食品、农机、水泥、冶金、电子、机械、森工、矿山开采、电力、纺织等工业部门。二是在农业方面,扩大了以热作和水产为主的多种经营。其次,从地区分布看,生产力布局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变化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海口府城地区较之其他市县,生产力相对集中,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高。二是星罗棋布的100多个国营农场、 国营林场和华侨农场的建立和发展,为海南热带作物经济的发展起了示范作用,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力布局。三是60—70年代从备战出发进行的“小三线”建设,使五指山区小工业从无到有,改变了农业长期唱“独角戏”的状况。

然而,从海南整个生产力布局看,具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区域化不明显。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和条块分割的体制下,海南生产力布局呈现出均衡分散状态,即片面追求“小而全”,重复布点,产业结构趋同化,经济区域不明显。第二,工业化程度低。海南解放时,旧中国留给海南的工业企业少得可怜,工业基础极为落后。到建省前的1987年,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逐步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初级工业体系。但由于原来的基础差,起步晚,且受交通、能源、资金、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加上海南历来以农业为主,建国后几十年着重发展橡胶为主的热作农业,强化了农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使海南变成一个孤立的半封闭的农业区域,其工业生产在全国来比较,只相当于一般地区的水平,跟发达的县都比不上。第三,城市化进展缓慢。在海南,由于长期突出农业,形成了人口和经济活动以土地的利用开发为转移的分散状况,加上工业投资有限,城市化进展缓慢,长期处在城市依附农村的状态,阻碍了海南经济的发展。

总之,从海南生产力布局考察,海南经济的发展,必须有一个生产力布局的区域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没有一个合理的区域规划,工业就无从科学地布局而难以实现工业化;没有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将是一句空话。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大特区, 为海南生产力布局的区域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海南生产力布局的现状及其特点

(一)建省7年, 是海南经济发展史上最快的时期,也是海南生产力布局开始了根本性转变的时期。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

第一,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海南建省办大特区,首先要在3.4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开发建设,其次再向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军, 生产力是否能合理布局已成为关系海南经济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根据海南的国土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区域分布规律,确定合理的经济区域布局。

建省之初,国内外有关的专家学者对海南生产力布局几乎形成了共识,就是以现有的和未来的港口城市为中心,同时顾及矿藏资源颁和交通等关联因素,把海南确定为5个经济区域:(1)以海口为中心,包括海口、琼山、澄迈、定安、屯昌5个市县的北部经济区;(2)以加积或清澜为中心,包括文昌、琼海、万宁三市县及琼中大部分的东部经济区;(3)以三亚为中心,包括三亚、通什、陵水、保亭、 乐东五市县的南部经济区;(4)现在以那大、将来以洋浦为中心,包括儋州、临高、 白沙三市县和琼中一部分的西北经济区;(5)以八所为中心, 包括东方、昌江两县的西南经济区。海南建省几年来,由于注意摆脱了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和均衡分散模式的影响,生产力布局基本按照以上5 个经济区域有重点地进行。如海南省“八五”期间安排的35个重点建设项目,属于全岛性的项目7个,占全部重点工程项目比重的20%。余下的28 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19个在北部经济区,占68%。 这对海南经济的发展极和增长点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2 )重工业项目布点在西南经济区。其主要有海南天然气化肥厂、海南钢铁厂、海南昌江水泥厂等5个项目,占18%。(3)东部、南部和西北部三大经济区, 仅安排属于打基础的项目。如东部的岛东电缆工程;南部的凤凰国际机场和亚龙湾旅游开发区;西北部的洋浦港二期工程。这4个项目只占14%。

第二,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海南建省几年来,生产力得到发展,物质技术基础得到增强,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1)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上新台阶。 到1993年底,海南连续5年实现工业产值、销售收入、税利、出口创汇和上缴利润同步增长。1993年, 海南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达到100.26亿元,并第一次超过海南农业总产值。1994年与1987 年相比,工业总产值由21.5亿元上升到117.9亿元,增长30.2倍,年均增长22%。(2)扩大了工业生产部门,增加许多新产品和拳头产品。建省前, 海南最大的行业是食品工业。1990年,新兴的化学纤维已成为仅次于食品的第二大行业,接着是电子、医药、橡胶品和纺织。海南现已形成20多个门类3000多个产品的工业体系,逐步向外向型、效益型、 技术型转化。食糖、盐、铁矿石等老产品持续增长;锆英石、金红石、电视机、电冰箱、音响、马自达小汽车、人造大理石、彩轴砖等一批新产品给企业增加了活力;椰子汁、肠胃康冲剂、维生素E等新开创的拳头产品在市场见俏,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3)先后上马一批大型项目,改变了原有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的状况。几年来,海南加重了对工业的投资,上马了一批投资额大、技术和设备起点高的现代化工业企业项目。有些正在加紧施工,有的正在开工投建,有些正在进行筹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如1994年全省重点工程24个项目,大部分是交通、 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大型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6亿元,比上年增长80%。重点工程投资强度、建设进度、工程质量、竣工投产率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些大型企业的建成投产,将使海南工业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奠定工业成为海南经济主导地位的基础。(4 )一些市县的工业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海口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1992年工业产值16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近1/4。除海口外,不少市县的工业化程度取得较快的进展。如文昌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缆厂、机械厂为主的电工企业系列;以食品厂、罐头厂为主的食品加工系列;以铝箔纸厂、印刷厂、纸箱厂为主的印刷包装系列;以针织公司、纺织公司、制衣厂为主的纺织工业系列;以钛精选厂、石英砂精选厂为主的矿产加工系列;以饲料厂为主的饲料加工系列;还有乡镇企业系列,并正朝着企业集团化的方向迈进。

第三,城市化建设初见成效。

海南城市化步伐,建省以来出现新的突破:首先,增设市的建制,分布趋向合理。海南建省前,全辖区有1个自治州、3个市、 16个县和1个办事处。建省以后,中央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并将琼海县改为琼海市,儋县改为儋州市,琼山县改为琼山市。现在,全省有6 个市(其中2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13个县和1个办事处, 形成了北有海口、琼山市、东有琼海市、西有儋州市、南有三亚市和中有通什市的格局,分布趋向合理,这对海南生产力布局将发挥积极作用。其次,编制总体规划,注重整体功能。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是加快城市化步伐的前提。为此,建省几年来,全省先后组织力量编制、修编和审批了海口、三亚等10多个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同时,组织编制和审批了洋浦等40多个开发区的规划。这标志着海南的城市化建设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再次,加大市政投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建市于1926年的海口市,直到建省前的60年间,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在建省后短短几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一是加快新城区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8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二是抓紧旧城区改造,完成了62条马路和300多条大街小巷的扩建、整治和搬迁; 三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通讯、园林、供水和环境卫生等都取得可喜的变化。与此同时,三亚、琼海、琼山、儋州等市县的市容镇貌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二)海南生产力布局的特点

1.以港口或以港口城市为中心。

海南四面环海,出岛运输以海运为主。如1992年,全省进出货物的96%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沿海地区经济开发的重要模式是港口、城市、工业三位一体。城以港兴,港为城用,临海工业既是现代港口城市产生的动力,也是港口城市的发展产物,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促进。港口是联系原料、市场的枢纽;沿海工业作为港口城市的产生动力或服务系统,其发展推动着港口城市经济腹地的不断扩张,形成辐射性较强的沿海开发带。经济发达岛国的成功之举,皆因沿海工业的发达所致。海南沿海工业的升级不仅会促进沿海城镇的形成及其功能的完善,还将带动全岛工业的崛起,促进中部地带经济发展。因此,以港口城市为中心建立经济区域,成为海南生产力布局的合理选择。

2.经济区域有作为经济支柱的优势产业。

所谓优势产业,是指同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相比较,生产条件更加优越,产品完全成本更低,质量更高,市场条件更好的产业。海南西南部经济区、不仅有海南目前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八所港,有西环铁路的中心枢纽站,有被誉为“开发海南岛西部的金钥匙”的大广坝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还有闻名遐迩的石碌铁矿、东方盐场、南海油气资源等。它必将成为海南的重化工基地、钢铁基地和能源基地。优势产业,一目了然。

3.围绕优势产业,经济区域发展相关的产业群。

围绕优势产业的投入产出链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群,其中包括为优势产业提供产前服务的产业和为优势产业的产品及其副产品的加工以及销售运输提供服务的产业。据资料表明,美国夏威夷2/3的财富来自旅游业,年收入已超过百亿美元,其余1/3的财富也主要靠和旅游业相关的加工业。三亚市及南部经济区,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优势产业必然为旅游业。围绕优势产业,三亚市应成为以旅游为龙头,集旅游、购物、会议、疗养、海上运动和交通运输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旅游中心和发达的空运和海运口岸城市。

总之,海南5个经济区域的生产力分布格局, 无论从资源状况还是从非资源性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来看,基本上是吻合的,这是海南生产力宏观布局的一大特点。

三、海南生产力布局的时序和走向

海南5个经济区域的形成,是生产力空间布局的结果。然而, 海南的开发建设,必须遵循成熟一片、开发一片、收益一片的模式进行,这就涉及到生产力发展的时序问题。从整体上看,海南的开发建设,就是一个从沿海到内陆,从城镇到乡村,有重点、分步骤、多层次地推进的过程。根据地理位置、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特点及文化传统、心理习俗等等综合条件,海南的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建设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5个经济区域的主要港口和港口城市, 是海南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建设的重点和第一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海口、三亚、洋浦、八所和清澜应成为海南近期发展的主要目标。

海口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充分发挥其中心作用,突出开放型、外向型的特点,努力把海口建成现代化国际性的热带滨海大都市。到本世纪末,海口市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资源配置基本市场化;实现外向型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经济高速增长;长流组团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新城区的框架大体完成;生态环境达到国际标准,生活环境洁静、和谐、舒适,社会环境文明、健康、安全、稳定,城市卫生迈入国家卫生城市行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三亚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广阔。建省几年来,三亚市的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各项工作步上新台阶。到2000年,三亚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1%以上,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力争赶上全国发达地区水平,初步建成具有热带风光和滨海特色的国际性的新兴旅游城市,以崭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

洋浦经济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目前吸收外资成片开发的最大项目,是海南开放的“重中之重”。1993年9月9日,洋浦正式封关,实行封闭式隔离管理。这是海南经济开发史上一个里程碑,它对整个海南省改革开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洋浦开发区将本着“与世界经济接轨,按国际惯例办事”的原则,实施比我国现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更加优惠的各项政策,把洋浦建成以技术先进的工业为主导, 第三产业相应发展, 城市规模40万人(其中常驻人口25万,暂住人口15万),年产值200亿元以上,具有热带海滨特色的重化工业和建材工业基地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位于海南西南部的八所港是海南较大的港口,拥有多个万吨级泊位和5000吨级泊位码头。八所开发区分为13个小区,采取地方政府出地、客商出资、合作开发的办法,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钢铁、建材、电子、机械、食品、橡胶制品等产业,使之成为重工业为主,轻工、贸易为辅的工业体系。同时以港口为依托,东北部沿海向新街方向发展科技文化综合区;南路沿海发展重工业区;罗带河以南、铁路以东发展无污染的综合轻工业区;沿海两个海岸带辟为新区,作为远期城市发展用地,使布局具有开发特点。至2005年,八所将发展成为海南西南部工业产值47亿元,人口25万,以重工业为主体、综合发展的工业海港城市。

始建于清朝的清澜港,是海南东北部水运货物的唯一集散地,处在西太平洋南中国海域国际水运航道的战略要冲地位,与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各国往来极为便利,素有“琼州之肘腋”之称。清澜开发区规模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用地1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近期5万人, 中期(本世纪末)为8万人,远期(2005年)控制为15万人。 其近期开发以旧城和港口为依托,以起步区为核心逐步向外发展,做到开发一片,收效一片,逐步把清澜港建成现代化程度高,集、疏、运条件好,岸线利用合理,城市轮廓鲜明的港口城市;建成布局合理、工作方便、劳动密集、轻工为主、无污染、节水型加工业城市;建成具有先进服务水平,文、卫、贸、旅发达,市政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

以上5个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建设的重点的确定, 是由于它们具有较之海南其它港口或市县独特的优越条件,处在海南其它市县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海南近期应以海口等5个港口或城市为启动点, 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抓出成效,进而逐步扩大对全省的开发辐射面。

(二)沿海市县是海南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建设的第二个层次。

在抓好海口、三亚、洋浦等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建设重点的同时,加速海岸线地区和近海海域及其岛屿的开发进程,使沿海市县具有先发优势,形成较大的经济开发密度,成为全省人口承担能力较大的地区。沿海市县占全省市县的2/3,这些地区交通方便,信息灵通,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科技力量较强,在历史上早就与国外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这种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内地市县所不能替代的。它表明,在抓好重点开发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同时,必须实施沿海(沿边)发展战略,从四周向五指山区推进。因此,要发挥沿海市县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作用及其港口的枢纽功能。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创办外引内联企业,对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市县转移;另一方面,把沿海市县和内地市县的部分原料、产品加工增值后出口,打进国际市场,增加进口替代和出口创汇能力,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沿海市县的优势,而且可以带动内地市县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海南经济的腾飞与繁荣。

(三)内地市县,是海南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建设的第三个层次。

第三层次的划分,主要是因为历史上海南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呈现出由沿海到五指山腹地逐渐下降的状况。海南建省办特区,标志着海南开始了从长期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不仅在资金投入上存在着有限的资金与全面开发建设的矛盾,而且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及工作方法上都有一个准备与适应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海南的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建设不可能四面出击,全岛开花,而必然要有重点、有步骤、有层次地逐步推进。这样也便于培养人才,积累经验,不断前进。

然而,对这种把内地市县作为海南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建设中第三层次的格局,内地市县的干部群众可能会既表示理解,又表现出某种忧虑,担心本来存在的地区差距会由于实行某些倾斜政策而进一步拉大。但应该看到,当前存在的地区差距,是发展中的问题,应当在发展中解决。为了防止差距过分拉大,既不能人为地去抑制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不应当拔苗助长,把后进地区的经济增长一下子提得很高。而是要消除体制上的弊端,减少政策上的不合理倾斜,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鼓励地区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横向联合,使地区之间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以上三个层次的划分,是从宏观上把握海南省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建设的构想,体现了生产力布局的时序性和开发建设的步骤性。在20世纪最后10年和21世纪最初10年的跨世纪的20年间,应在1990年的基础上,用10年时间(1991~2000年)重点布局和开发第一层次;在1995年的基础上,用10年时间(1996~2005年 )重点布局和开发第二层次; 在2000年的基础上,用10年时间(2001~2010年)重点布局和开发第三层次。开发第三层次成功之时,便是海南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日。

当然,在各个层次中,一般又具有各自的重点,如第一层次中以海口、三亚和洋浦为重点中的重点,尽快形成北有海口、南有三亚、西有洋浦的态势;第二层次以东部海岸线和有港口依托的市县为重点,并保持良好的开发势头;而第三层次中则以公路干线地区为重点,超常规、跳跃式地发展。总之,三个层次都应抓好重点,以点带面,把生产力布局和开发建设推向深入。可以设想,到下世纪2010年的时候,海南的生产力布局将是经济区域各具特色,相互作用,协调发展;工业化总体布局科学,区域规模合理、项目布点恰当;城市化继续推进,港口城市中心职能日益增强的格局,符合海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标签:;  ;  ;  ;  

海南生产力分布的演变_海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