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湛萍
广东省化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
关键词:兴趣、多媒体、多元评价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今天,构建幸福社会已经成为共识,幸福不但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更是中职教育的追求。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是在初中阶段被学校和教师"边缘化"的群体。他们身上存在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厌学情绪浓、自卑心理强等问题,常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扰乱课堂纪律、打架等违纪现象,课堂教学难度大,学生学得苦闷,教育教学效果低,造成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强,未能达到中职的培养目标。在这种状况下,教师没有成就感,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甚至职业枯竭感,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改革中职课堂,构建"幸福课堂",让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让师生在教学过程共同成长、体验幸福,享受幸福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构建中职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潜心读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一)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二)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三)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
二、"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三)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三、科学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一精神力量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多媒体语文教学根据自身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参与热情。再加上适时适度的点拨,学生对探究学习内容充满着兴趣,就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语文教学既有生动的一面,又有枯燥的一面,教师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可见可听、可知可感的形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性地造就语文教学艺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它更直观新颖,更能有效利用音像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之后,才会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激发起其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愿望,唤起他们探索的欲望。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大,教学内容充实形象,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获得信息,掌握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就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四、语文教学评价应淡化分数,注重多元评价。
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考核评价应淡化分数,主要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应用性能力四方面评价。重视对阅读积累的过程评价,重视参与写作的态度、方法和情感的评价,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与实践评价,重视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与测试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态度,关注参与实践的表现,关注日常课堂活动表现、作业表现,尽可能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与支持,以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通过多元化评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
总之,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论文作者:董湛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学生论文; 文本论文; 课堂论文; 高效论文; 课文论文; 语文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