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宋烨锋1,胡艳虹2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宋烨锋1,胡艳虹2

1、武汉广电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30000;2、武汉地铁集团 430000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笔者主要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于当今我国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做了相关的分析工作,并提出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信息化;技术管理

1 前言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信息化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我国建筑业的信息管理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上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但是不论从技术标准和技术水准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旧有不少的差距。

2 对于建筑业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管理的过程,信息化在施工上面的应用,包括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质量的管理以及相应的施工进度的管理等等。就目前的技术来说,实现建筑管理的信息化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但是如果实行了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就能够大幅度提高相应的技术管理水平。

2.1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企业要想发展的更好,就必须要做好相应的预算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对于整个生产活动的控制也要到位,项目的管理技术离不开信息化时代对于技术的标准和要求。对于企业管理有关的数据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建立企业核心数据应用的数据库,做好企业相关的战略地带的规划。

2.2 建筑工程的信息化是企业对于信息化组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信息化能够建立企业的信息资源相关的管理系统,从而达到基础性的标准符合相关企业的需求。企业信息管理的要点一定是系统化与规范化。企业的信息管理要遵循的原则是相关的数据进行融合的原理。从而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对于数据的整合和管理,对项目的项目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以及保障,以便对于人员的调配和资源的管理进行科学的调整。

2.3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成本

信息化在现在的企业管理中,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在政府材料的采购环节,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等等都可以提高交易双方对于交易整体的透明度。买卖双方对于交易的质量和价格都要有着清醒的认识,长期的买卖合作对于双方的深入的了解有很大好处。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的采购的花费是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在合乎规则的条件下,能够对于价格进行有效的控制。建筑的信息化对于企业项目的正常的合同管理和预算管理有着相对标准的控制。对于项目的成本会有比较客观的把控,同时对于预算的管理可以引导整个施工进行进度规划,避免出现进度的延误。

3 建筑管理现代化在我国推行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建筑企业在管理中推行了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拥有自己的网上办公系统,很多的办公软件在日常的管理中得到相应的应用,但是建筑企业在施工阶段的信息化管理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3.1 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局限性

在大的建筑企业里面,内部局域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多的部门和分公司能够依靠局域网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共享。但是中小企业对于信息的管理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企业管理中对于信息系统的新的开发力度和其中的应用重视的程度是不够的。在多数企业里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自动化办公和信息的检索上,一般来讲,企业的管理层对于信息管理的应用是比较先进的。信息化的核心是对于流程的规范作用,以及对于项目进行实时的监控,对于项目成本的把控作用,但是就其本质而言,项目的信息技术只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工具,对于企业内部的规范和制度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

3.2 对于信息化管理统一标准的缺失

就现在来说,对于相关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的标准,我们国家暂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行业中的相关的内部信息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交流,资源的整合力度也不是很大。在相关的企业的内部,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化标准的规范,部门信息在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不能达到很好的贯彻。信息化的思想在部门之间不能够相对有效的得到联系。这样就导致了一些重复的数据和工作,项目的管理不能够很好的得到贯彻。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其数据的质量。

3.3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不同的地区或者不同的企业里面,信息化发展的程度是并不一致的。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但是中西部地区不是很发达的地方对于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就相应的比较薄弱。就内部的行业而言,一些行业的信息化应用的比较广泛,比如说建筑企业,但是一些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就比较落后,比如说市政公路方面的应用。信息化管路需要对于地区的不平衡性进行相应的考虑。

4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的举措

对于管理的软件来说,外国的软件相对来说是比较昂贵的,国产的相关的行业软件是不成熟的,外国的软件没有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改版,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形,软件的汉化工作做得并不成熟。国内企业的管理软件在运营和维护方面都有着不小的缺陷。

4.1 相关部门要做好政策的引导

推动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最有效的手段是政府的推动,政府应该制定一些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政策,并且出台措施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推广进行相关的保障。国家对于建筑企业的信息化要制定专门的引导措施和计划,提升现有的管理水平,制定出符合相关企业的信息化的编码和有效的工具体系。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承包商和资料的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整合,实现资源的有效的利用和指导,推动整个行业进行相关的整合,推动企业在相关的法律过程中实现相应的规范化的制度和保障。这样就能够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能够对于企业的网络技术进行相关的应用。要对于企业的信息管理人才进行相应的培养工作,进行业务上的专业的培训和管理。如果有资本支持的话,要聘请专门的咨询和顾问公司对公司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制度进行重点的设计和进行相关的优化。应该对现有的科研单位的资源进行广泛的了解和应用,进行敏捷式的开发和管理工作。

4.2 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要进行重点的构建

建筑企业要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角度的控制,这涉及到相关的合同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因此要建立一个多平台的管理体系,进行多方的合作,对于信息管理的交换要进行相对的补充。要实现企业的平台化的管理措施。在项目进行研发的过程,要对相关的定额以及成本进行管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些情形带来的影响,成为不可或缺的相关的要素。应该将这些要素有机的进行结合起来,突破相关的应用的局限性,实行每个相应模块的联合的监控,要对于项目各方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

4.3 对于国产管理软件要进行有序的开发和利用

应该适当的加快相关的管理软件和信息管理水平的开发和利用。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要注重对于工程相关的进度的把控,同时对于整个系统的相关的操作性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同时对于这个项目的实际成本与核算成本进行比对,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关的策略,对于集团的标准以及管理要进行统一。

5 总结

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的推动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信息的交换与分享有了更好的平台,能够极大的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以及项目管理的效率,不断地提高项目施工的质量。要不断的推动信息化的改革使得我国的建筑界与国际工程界的接轨。

参考文献:

[1]黄爱东.厦门安置房建设模式比较研究[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01).

[2]陈小民.某乡镇旧城拆迁安置项目管理及其创新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2013(05).

[3]黄永发. 拆迁安置房小区物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城乡建设,2015(12).

[4]乔达宏.关于妥善解决重点项目拆迁安置房“落地难”问题———以广州市番禺区重点项目拆迁安置房为例[J]. 中华民居,2014(07)

论文作者:宋烨锋1,胡艳虹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宋烨锋1,胡艳虹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