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外科 300222
摘要:目的 研究总结康复护理方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内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观察指标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突然、患者预后多伴有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缺失[1]。本文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方案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内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的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4例:男33例、女21例,中位年龄55岁;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中位年龄56岁。所有患者来院后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排除意识障碍、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按时查房,保持病房安静、卫生,指导患者按时用药和参与院内检查。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内容。患者术后24h可辅助患者摆放肢体、指导吞咽,进行肢体被动活动。患者病情稳定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辅助并指导患者坐位、站位、慢行、手指功能、语言表达能力、穿衣服、洗漱等行为活动。患者进行康复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康复时间长,容易厌倦和放弃康复练习,护理人员鼓励家属和患者,并倾听患者诉求。患者出院时,叮嘱患者家属在院外要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沟通,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1.3 观察指标
运动能力:使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价量表,满分66分,得分越高运动能力越好;神经功能缺损:使用NIHSS神经功能损伤评价量表,满分50分,得分越高神经损伤越严重。生活自理能力:使用Barthel评分量表,满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所有实验结果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记录,进行T检验。统计结果中,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运动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运动能力评分23.8±2.7 分;对照组运动能力评分24.6±2.3 分。干预后研究组运动能力评分61.2±2.4 分;对照组运动能力评分32.2±2.8 分。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t=1.66);干预后研究组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57.79)。
2.2 神经功能缺损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28.8±6.5 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29.1±6.2 分。干预前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12.0±3.2 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18.2±3.6 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t=0.25);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9.46)。
2.3 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生活自理能力得分30.2±9.8 分;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得分 31.1±9.9 分。干预前研究组生活自理能力得分62.7±10.2 分;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得分42.8±9.4 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t=0.47);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0.54)。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引发脑部血管循环障碍,出现急性、局部性神经缺血、缺氧的脑部疾病[2]。脑出血又叫做脑卒中,发病突然、预后不良,患者发病后抢救及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面瘫、运动性失语等,如果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安全[3、4]。脑出血患者后遗症是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形式,给患者今后生活以及家庭增加很大负担。临床中有研究指出,脑出血患者早期接受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中枢神经功能,利于患者康复[5]。
康复护理是将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内容融入护理工作中[6]。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部分代偿和重建性能,在早期大脑可塑性强、部分神经突触在正确刺激后可重新连接,所以,脑出血患者尽早进行康复护理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通过反复康复护理锻炼,重建的神经突触代替损伤的神经实现中枢神经功能恢复[7]。
本文对比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接受传统护理和康复护理的预后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运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自理能力没有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护理是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安排训练内容,早期先进行肢体摆放、吞咽等简单动作,刺激患者反射弧和神经,患者病情到稳定期时逐步增加康复训练的复杂程度、训练时间和动作的精细程度,加大对神经的刺激,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刺激神经突触建立新的神经网络。在康复护理过程中,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交流,锻炼患者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有助于患者表情的展示,缓解患者面瘫。其他报道中还使用理疗、针灸、中草药等同时作用[8],本文康复护理内容中未加入上述康复条件。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会伴发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语言、行为、吞咽能力和生活能力等训练,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桂田.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探讨[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4):262-262.
[2]高琴芬. 分阶段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2015,1(1):36-38.
[3]杨水平.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23):92-94.
[4]张菊红,朱缙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90-91.
[5]赵丽娟. 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7):1325-1326.
[6]冯艳艳. 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4):91-92.
[7]褚小丽,艳梅,张茜,等.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应激水平及康复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5):107-110.
[8]陈君霞,王慧梅,刘杨君,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8):146-149.
论文作者:朱立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能力论文; 对照组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得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