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下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以老年人为例论文_吴晓晓1,周旗2,刘天3

弱势群体下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以老年人为例论文_吴晓晓1,周旗2,刘天3

(荆楚理工学院 448000)

摘要:现在,我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街上随处可见的老年人,还有即将迈入老年年龄段的人,人因为年纪大了,抵抗力变差,身体方面也越发的力不从心,行走速度也越来越缓慢。在去外面活动的时候,因为没有很多老年人可以使用的公共设施,就会给老人带来很多障碍,影响出行的心情,造成心理上的落差。本文主要阐述以老年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在公共设施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老年人;弱势群体;公共设施设计

前言

因为老龄化时代即将到来,社会上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相反的是关于老年人为设计的公共设施却并不多见,现在陈列摆放的公共设施都是面向全体的通用化设计,用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要。所以,现在需要针对于老年人为设计的公共设施,用来满足老年人出行的需求,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

1 弱势群体分析

顾名思义,弱势群体就是由于身体、心理、生活等方便出现问题而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有心无力的事情。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照顾老年人的身体,现在弱势群体这个方面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帮助和保障,例如:外出时见到的无障碍通道、为身体不方便的人专门准备的卫生间、可听可见帮助提示性功能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很多产品,现在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来。

1.1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老人在外出时,由于身体不便仍然会有很多力不从心的地方。由于年纪的逐渐增大,步伐慢慢变得缓慢,也越来越离不开拐杖或者家属的陪护。例如在老人过马路时,老人行走的速度在0.88米/秒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里,老人通过不了人行横道。一个身体矫健的成年人在预定的绿灯时间内也要紧赶慢赶的快速通过,更别说老年人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毕竟交通十字路口都是人多车杂的,想赶快过去却力不从心,路口车流量大本来就不安全,超了绿灯的时间要车子等才能过去,内心难免有些窘迫...

在我们外出的环境中,针对于弱势群体的公共设施设计出现的原来越多。这些设施的出现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性作用。但是,现如今我国针对于弱势群体建立的公共设施并不是很多,现在存在的公共设施系统性并不强。而且也不太好找,数量也不多,只有针对于重大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的公共设施。

1.2当代老年人的使用心理趋势

1.2.1简单明了

老年人对于公共设施的使用外观的要求是简单明了,有清晰的使用功能提示,能够很快的学会并使用。同时,也要让老人看着舒心,让老年人喜欢。让老人看着摸着就有很好的用户体验,感觉到亲切愉快感。

1.2.2使用方便

在使用功能方面也要做到使用方便,功能按钮分布合理,放在可轻松碰到的地方,使用功能简单化,去除一些繁琐的程序,以最直观最简洁的形态呈现在老人面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老年人日常行为习惯分析

一般来说大部分老年人有正常行走能力但行走速度慢,老年人出门一般聚集在人口较多的地方。出门的时候一般会拿帮助行走的工具,例如:拄拐。有支撑能力但不稳定,需要慢慢走腿脚不灵活,行动较慢。在手里提着东西的情况下,在坡下坡、路面不平、楼梯、狭窄处等地方,行走会比较困难吃力,也比较容易发生危险,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我们要相当注意才能预防这些事件的发生。这就需要外力的辅助性帮助通行,只有做到了真正为老年人考虑,从他们的迫切需求点出发,才能设计出真正对老年人有帮助的公共设施产品。

2 公共设施设计

2.1公共设施设计现状

公共设施设计在人们的出行娱乐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能够在人们出行的时候给人帮助、提供休息,又可以达到美观的作用。在老年人日常活动频率比较多的地方并没有针对于老年人为设计的设施,大多都是从全体出发的通用设计,以用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要。所以更多的老年人会携带特制的座椅、板凳出行,以来满足自己的出行需要。

2.2公共设施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的公共设施在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般体现在:第一,公共设施的设计种类比较简单,没有很大的辨识度;第二,人性化设计还大大欠缺,现在存在的更多的是通用化设计,没有很好的照顾到弱势群体。其次,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方便占用弱势群体的地方、专为弱势群体准备的电梯等;第三,现有的公共设施互相没有很大的关联性,设施与设施之间没有整体性。因为老年人数量的增多,社会对老年人公共设施这一块也越来越重视。关于老人公共设施设计的设计可以参考下面几个观点:注重人性化设计、使用功能的设计、产品的安全保障性、产品之间的相互平衡性。由此来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安全幸福感。

3 影响弱势群体与公共设施交互的主要因素

3.1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下降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腿脚也越来越不方便,动作也不如成年人敏捷。在日常的出行中,老年人由于自身的原因,动作比较慢,在使用公共设施的过程一般来说会有些吃力,会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该设施的使用。

3.2感官能力退化

老年人因为眼睛看不清,听不清楚周围环境的声音,人就变得迟钝了,这极大影响着老年人生活的质量,虽然现在有老花镜和助听器,可是,在日常的活动生活中,还是会有很多的不便之处。人的身体上的变化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设施环境来提高生活的质量。在老人与公共设施接触的同时,我们要做到安全、使用自尊、使用幸福。

4 公共设施设计对弱势群体产生的影响

4.1人体工程学原理在公共设施中的应用

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和人体工程学相关的东西。正因为人体工程学的应用,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方便。如果没有这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产品,我们的生活恐怕不堪设想。在公共设施设计中,例如:上下的楼梯高度、坡度不合理,就会让我们的行动变得很吃力;各种设施的高度摆放不合理,就会让我们的动作不顺手。人体工程学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2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人性化原则

因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现在人们对公共设施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越来越看重,公共设施是在人们生活、工作、娱乐中的服务型工具。正是因为生活中缺少不了公共设施,所以公共设施中为用户的需求而出发的设计准则就有着很大的影响意义。顾名思义,人性化设计就是在了解人们的需求的情况下,设计出产品以供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需要,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因此,设计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元素,让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公共设施产品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在设计关于老年人的公共设施的时候,作为设计师,我们要更加谨慎负责,从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出于对用户的需求,设计出可以帮助用户的产品,让用户的各种行为方式变得更加的便利舒适,这就做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3交互设计在公共设施设计上对老年人的应用

在对于关于老年人的公共设施设计上,交互设计尤为重要。交互设计重点在于人与产品的联系,老年人使用公共设施时的用户感受以及功能性的帮助。

5 结语

在如今发展以及未来的社会,我国所占老年人的比重会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数量多了,随之,这就需要更多可以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公共设施产品,老年人出行的方便、舒心,也就提高了生活质量、生活幸福感、更高层次的便利、安全的出行环境。做到老人出行便利、安全,家人放心,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提高。

虽然现在为老年人设计的公共设施产品还不健全,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以后,在公共设施环境不断优化完善的基础上,设计的重点会转向针对于老年人为主体的弱势群体身上。使老年人公共设施更加方便,真正的解决老年人的问题。

论文作者:吴晓晓1,周旗2,刘天3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弱势群体下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以老年人为例论文_吴晓晓1,周旗2,刘天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