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划评估视角的战略定位浅探论文_罗佳进

 中山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园规划管理所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0

摘要:东部组团“二区一镇”的空间分割发展模式是中山市东部组团统筹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其本质是缺乏整体战略定位。本文构建了一个规划评估矩阵,收集了110余个规划作为研究数据,从规划评估视角探索了一种可操作、可量化的战略定位分析方法。研究提出“现代化港湾创新生态城区”的整体战略定位,为东部组团空间统筹发展提供一种参考。

关键词:规划评估矩阵;战略定位;中山市东部组团

1.引言

2017年4月,中山市提出实施组团式发展战略破解“四个难以为继”(以传统专业镇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土地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镇(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难以为继;以现有城镇空间布局建设宜居城市难以为继),以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格局。

中山市组团式发展战略提出建设中心组团、东部组团、东北部组团、西北部组团、南部组团等五大组团。其中,东部组团由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南朗镇构成,重点对接深圳、港澳,着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科技、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中山市将实现与香港、澳门1小时通勤。随着深中通道的建成,中山市将横跨珠江直接与深圳发生联系,深度参与深圳的产业分工。这种区域大通道将直接影响中山市的区域发展格局,作为珠江口湾区西岸中部节点,东部组团已经成为中山市对接港澳、深圳的战略地区,也是中山市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主要空间资源。如何利用好东部组团的战略空间打造中山市创新发展的战略引擎,是中山市面临的战略性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首要的是深刻把握东部组团的战略定位,以战略定位引领未来发展,实现全市战略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东部组团打造战略引擎指明方向。

目前,区域发展形势已经发生变化,东部组团“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定位已经表现出与其发展使命的不相匹配性,不足以引领东部组团的未来发展。虽然,中山市对东部组团的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南朗镇分别提出了定位,但东部组团现状“二区一镇”的开发模式在空间上缺乏整体统筹,各功能片区建设缺乏联动,战略性发展地区空间预留不足,究其本质,是东部组团的整体定位仍不清晰。为此,中山市东部组团开展了系列研究和实践工作,相继启动和编制了多项规划,这些规划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各方诉求和中山市发展实际,为深刻把握东部组团的战略定位奠定了重要基础。诚然,规划评估是确定战略定位的重要环节,但如何全面客观快速有效地评估既有规划,尚缺乏统一的研究方法。因此,为了更有效利用既有规划的有效信息协助东部组团战略定位的确定,本文探索构建了一个规划评估矩阵,将分散在各类规划中的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并加以系统分析,以全面客观地评估既有规划,进而为东部组团战略定位的确定贡献一种思路。

2.规划背景

中山市东部组团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东部,包括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以及南朗镇“二区一镇”范围。总面积316平方公里。组团内的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镇区,南朗镇是全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走在前列的镇区之一。根据中山市“一中心四组团”的战略部署,东部组团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重要基地、文化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东部组团将成为中山市重要的产业发展平台(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重点对接深圳、香港、澳门等城市。东部组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发展区域,同时也是中山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锋部队、前沿阵地。新形势下,东部组团战略地位持续提升,是中山参与世界级湾区建设的核心抓手,也是中山对接周边区域城市,实现一体发展的桥头堡。

3.规划评估矩阵

3.1模型构建

(1)解析战略定位的作用,进而提炼出关键控制要素

首先,战略定位要反映某个地区的区域地位和作用,在规划中往往体现为区域格局的演变;其次,战略定位要反映某个地区的核心价值导向,在规划中往往体现为战略要素的配置;再者,战略定位也是某个地区特色的集中体现,在规划中往往体现为文化内涵的挖掘。因此,区域格局、战略要素、文化内涵将作为评估各类规划的关键控制要素。

(2)对既有规划进行分级分类,进而判断关键控制要素的分布及其相对重要性

首先,将既有规划分为国家、区域、市域、组团、分区五个层级,原则上层级越高相应的关键控制要素越重要,其具体权重可以根据专家打分法确定,也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判定,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其次,将既有规划分为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专题研究五大类别,原则上区域格局以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为主要研究对象,战略要素以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专题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文化内涵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其他规划为补充。

(3)将关键控制要素与规划分级分类进行耦合,构建规划评估矩阵

第一步,对关键控制要素进行关键词解构,把区域格局解构成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海峡两岸、珠江西岸等关键词;把战略要素解构成产业、交通、生态、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五大类相应的关键词,例如产业类关键词解构成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健康科技、文化旅游等关键词,具体方法结合十三五规划、总体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综合确定。其他几类战略要素关键词解构的方法类似;把文化内涵解构成侨乡文化、伟人文化、香山文化、文化交流、文化创意、创意设计、工业设计、艺术创作等关键词。

第二步,构建规划评估矩阵理论模型。详见表1。

第三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将各类规划中有关区域格局、战略要素、文化内涵的关键词提炼出来,通过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规划的层级,综合判定关键词的重要性。

关键词重要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Fi表示第i个关键词的相对重要性,wj表示第j个层级规划的权重,xjk表示第j个层级第k个规划第i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

3.2数据来源

通过部门走访等方式,收集了中山市东部组团有关规划110余项,其中区域规划2个、总体规划4个、专项规划35、控规55、研究类课题16个。区域规划为《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以网络报道内容为主。《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等其他规划均为已批复或初步方案或成果报批阶段。规划成果所处阶段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关键词重要性的评判。

4.研究结果

区域格局:粤港澳大湾区是新近规划出现等级最高、频次最多的区域关键词;海峡两岸是各类规划阐述文化交流出现最多的区域关键词;珠三角在以往规划出现的频次较多,但新近规划出现频次呈现减少趋势;珠江西岸在各类规划阐述区域产业协作的有关章节中频繁出现。其他区域关键词也呈现不同的等级、频次特征。

战略要素:产业关键词重要性排在前十的是创新、智能制造、高新技术、海洋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成果转化、现代商务、总部经济。交通关键词重要性排在前列的是城际铁路站、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中山港、枢纽、广珠轻轨等。生态关键词重要性排在前列的是生态安全、珠江口、五桂山、岭南水乡、生态水系、绿色发展、生态城区等。重大基础设施联通共享是基础设施关键词反映的核心思想,落位和管控是公共服务设施关键词最为强调的两个方向。

文化内涵:围绕孙中山,出现等级最高、频次最多的是伟人文化(也有规划称之为名人文化)、香山文化。同时,侨乡文化、地域文化出现频次也非常高。在文化发展方面,重要性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是文化旅游、文化交流、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

5.结论与建议

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山市东部组团的整体定位为“现代化港湾创新生态城区”。其中,火炬开发区定位为集聚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新智城、集聚国际要素的创新引擎。重点发展新能源、海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创新服务、创新金融等产业。翠亨新区定位为粤港澳创新创业湾区合作窗口、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重点发展现代商务、总部经济、创新金融、文化展示、文化交流、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产业。南朗镇定位为中山故里、乐活小镇,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产业。

论文作者:罗佳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基于规划评估视角的战略定位浅探论文_罗佳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